西 南 政 法 大 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法理学 (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法学是“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的是()A.古希腊思想家B.洛克C.古罗马思想家D.马克思2.19世纪西方分析法学派代表人物奥斯丁的主要代表作是()A.《法理学的范围》B.《论当代在立法和法学方面的使命》C.《法律的概念》D.《论法的精神》3.具有较好的预防功能的法是()A.程序法B.判例法C.不成文法D.成文法4.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而做出、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是()A.具体法律行为B.中性行为C.抽象法律行为D.消极法律行为5.英美法系对法律的基本分类()A.公法和私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程序法与实体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6.大陆法系的主要法律渊源是()A.判例B.法学家的学说C.习惯D.制定法7.《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入、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该规定对自由限制体现的是()A.伤害原则B.父爱原则C.法律道德主义D.冒犯原则8.亚里士多德对正义的著名划分是()A.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B.个人正义与制度正义C.形式正义与具体正义D.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9.法律在实践中被遵守、被执行和被适用指的是()A.法律效果B.法律效力C.法律实效D.法律效益10.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正确表述是()A.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B.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C.法律规则的完整结构必须体现在一个条文中D.一个法律条文不能内含几个法律规则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法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等著作中。
A.《政治学》B.《理想国》C.《政治家篇》D.《法律篇》2.法律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有()A.法律创新要以社会生活为来源B.法律创新一定要使新法和旧法一刀两断C.法律创新要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D.法律创新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3.以下关于法律概念的正确表述是()A.日常术语不能成为法律概念B.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必须借助于法律概念来进行C.法律概念就是指法律中的专门术语D.法律概念较日常生活运用的概念更具确定性4.以下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或地区是()A.中国台湾B.香港特别行政区C.日本D.法国5.以下关于法律意识的正确表述是()A.法律意识就是法律心理B.法律思想体系不属于法律意识C.法律意识是法律创立和完善的重要思想依据D.法律意识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有重要作用6.法学家对法律所作的解释是()A.非正式解释B.学理解释C.无权解释D.任意解释7.司法权具有的特点是()A.终局性B.中立性C.主动性D.独立性8.有关法律与政治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法律对于政治有相对的独立性B.政治权力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C.法律可以促进政治的发展D.政治问题也可能通过法律来解决9.有关法制和法治关系的正确表述是()A.法制是法治是前提B.实现了法制就是实现了法治C.法制属于人治,法治是法律的统治D.法制属工具操作范畴,而法治属政治理想范畴10.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具体表现在()A.表达利益要求B.平衡利益冲突C.消除利益冲突D.重整利益格局三、判断分析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0分。
) 1.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2.自由的每一种形式都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
只要某一种自由成了问题,那么整个自由都成问题。
3.法律现代化是全球化的法律完全取代民族性的法律的过程4.不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就不具备法律意识四、简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2.法治的含义五、论述题 (本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1.试论“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本题20分)2.试论执政党政策和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本题20分)六、材料题(本题30分)一个女人“绑架”了一座城市2007年10月7日下午5时左右,广州一女子爬上花都区花山镇平西村的一座高压电塔,到深夜仍未肯下来。
救援人员为救下女子,当晚决定停电救人。
据称,此次事件令花都在4个小时损失60万度电,停掉了三条关键电力“通道”中的两条,该女子脚下这个城市的灯火一片一片地为她而熄灭,大约半个花都的行政区域内,路灯大片大片地熄灭,交通信号灯失灵,城市的霓虹灯瞬间消失,该范围的工厂不得不停工,市民们也不得不点起了蜡烛。
这次停电直接损失近40万元,间接损失不计其数。
参与营救的许多人直到后来才从报纸上获知了这个搅动了整座城市的女人的姓名。
她叫廖固求,湖南安化人,39岁,是一个16岁男孩和3岁女孩的母亲。
问题:请用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对该事件作600字以上的评论。
考试科目:专业基础A (150分)刑法总论部分(50分)一、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犯罪行为,应依据我国刑法属地管辖原则管辖的有()A.中国公民乘坐中国民航客机在飞行至公海上空时实施犯B.外国公民乙在中国境外打猎时子弹飞进中国境内致中国公民受重伤C.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领域外犯罪D.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客机进入中国领海上空后在飞机内实施犯罪2.下列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A.我国现行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当然要求C.刑法生效前实施的犯罪行为,如在现行刑法中其法定刑与行为时的法律规定相同,应当适用现行刑法的规定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适用行为时的刑事法律3.关于犯罪客体,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犯罪的同类客体是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B.犯罪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受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C.每一种犯罪的直接客体都是不同的D.犯罪客体就是为犯罪行为侵犯的为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4.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才负刑事责任B.单位组织抗税,既不能对单位也不能对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C.单位犯罪,均应实行双罚制D.个人为进行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单位实施犯罪,不以单位犯罪论处5.下列情形中,应进行数罪并罚的有()A.甲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执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一起贪污罪行B.乙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5年,在缓刑考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一起贪污罪行C.丙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盗窃罪D.丁三次分别收受他人财物3万元、5万元、4万元二、辨析题 (本题7分。
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继续犯是犯罪行为完成以后,犯罪行为已经停止但不法状仍然继续存在的犯罪。
三、论述题 (本题10分。
)论述刑法中的国家工作人员。
四、案例题(本题18分。
)甲、乙共谋杀害丙,决定由甲购买两把匕首,还商定行动时为防止丙听到动静后逃走,甲从前门进去,乙从后门进去。
2007年8月17日行动当晚,甲因为家中来客耽误一个小时。
乙先到现场,未等甲来,即一个人进入丙家,黑暗中将睡在乙床上的人用甲购买的匕首刺死。
甲到现场时,杀人行为已经结束。
乙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后,还供述了其参与实施的另外一起公安机关久侦未破的抢劫案件,并经查证属实。
经公安机关做甲父母的工作,甲在外逃一段时间后,被其父母找到并强行将其绑至公安机关。
到案后,甲如实供述了策划过程,并一直辩解自己的行为不是故意杀人既遂,而只是故意杀人的预备。
另经审理查明:(1)被刺死的人不是丙而是丁,丙当晚因为出关而请丁照看门户,致丁被误杀。
(2)乙2004年8月18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
(3)甲出生于1989年7月15日,精神正常。
乙出生于1986年1月15日,精神正常。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2)甲、乙原本想杀害丙但实际上杀死了丁,如何认定其行为性质?为什么?应当用什么刑法理论解决这一问题?(3)甲、乙各具有哪些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4)甲的辩解能否成立?为什么?民法总论(50)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2、我国现行民法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仅局限于继承领域。
3、法人越超目的范围的行为原则上是无效的。
4、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抵销的,诉讼时效中断。
二、简述题(10分)法人的行为能力与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有何区别?三、论述题(15分)论公序良俗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15分)2006年10月3日,乙在甲的服装店里看中一套标价2000元的西服,正欲与甲砍价,恰逢有人找甲,甲当着乙的面嘱托在店内玩耍的朋友丙说:“请帮我看管一下店,我马上回来。
”甲出去后,乙提出其有事不能久等,要求丙尽快将西服卖给他,丙提出要等待甲回来。
后来丙见乙要走,于是答应代替甲出售该套西服。
双方经过协商以1800元的价格出售给乙。
甲回来后,得知西服以1800元的价格被出售,觉得卖亏了,立即找到乙要求退款并取回西服。
乙以丙构成表见代理为由予以拒绝,双方为吃发生争议。
请根据上述案件事实回答下列回答并说明理由:1.丙是否得到甲的委托授权出售店内的服装?2.丙出售西服的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3.甲要求退款并取回西服是否有理由?刑事诉讼法学总则部分(5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1.应当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其回避问题的人员包括()A.检察长B.副检察长C.公安局局长D.派出所所长2.对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人,公民可以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A.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B.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C.被害人指认他犯罪的D.通缉在案的3.被取保候审的人和被监视居住的人都应当遵守的规定包括()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B.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D.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4.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包括()A.外国人B.正在被劳动教养的人C.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D.人民团体推荐的人5.下列机关中,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侦查权的机关包括()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二、判断分析题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10分。
) 1.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数名被告人的口供能够相互印证,但没有其他证据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只能是刑事被告人本人。
三、简述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7分,共15分。
)1.如何理解和掌握“有逮捕必要”?2.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有哪些?四、材料题(本题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