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要求措施(最终版 )
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要求措施(最终版 )
佩戴呼吸器,现场检测
8
上下炉顶、夹层、炉底
摔伤、撞伤
两人以上,安全帽规
9
汽包排污、炉底排污
烫伤
站在安全部位,
10
水泵房巡检
摔伤
行走安全通道
11
炉底排渣
烫烧伤
两人以上作业,护品齐全,
12
活动联箱巡检
机械伤害
站在安全部位,专人监护。
13
炉区照明不足
撞伤、摔伤
及时检查完善区域照明
14
天车下行走、逗留
坠物伤人
3
噪音
职业伤害
使用耳塞
4
粉尘
职业伤害
戴防尘口罩
5
劳护用品穿戴不全
人身伤害
穿戴好相应劳护用品
6
现场有杂物
绊倒、摔伤
及时清理现场杂物
7
地面有油污、积水
滑倒、摔伤
清理地面油污及积水
8
起动设备未提醒
轧机夹伤
启动设备检查并听从指挥
9
启动设备未鸣笛冒然启动
夹伤
启动设备鸣笛并检查
10
轧机未停检检查
轧机夹伤
必须待轧机停稳后进行检查
31
钢坯来料、堆垛、退库、上料
钢坯垛间穿行、上下
摔伤、撞伤
护品齐全,现场确认
32
吊物下穿行、停留
物体打击
安全确认,及时避让
33
钢坯夹散料
物体打击
安全确认,站在安全位置指挥
34
车辆间穿行、上下
车辆伤害、摔伤
安全确认,加强联络
35
翻钢
物体打击、挤伤
安全确认,正确操作
36
处理热送卡钢
高温钢坯
烫烧伤
护品齐全、按规操作
15
制动板钢窜出
飞钢伤人
严禁轧钢时,在制动板处逗留及行走
16
粗轧作业
氧化铁皮飞溅
烫伤
吹扫氧化铁皮
17
压放料站位不当
摔伤烫伤
压放料时应挡钢压放料
18
地面积水过多
摔伤
及时清理地面积水
19
使用气割
乙炔、氧气表损坏,阀门连接出漏气
火灾 爆炸
勤检查,及时更换和紧固
20
乙炔、氧气带漏气,枪有缺陷
火灾 爆炸 烧伤
掀翻盖板伤人
过钢时远离过钢辊道
29
堆拉关系调整混乱
飞钢伤人
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30
轧机调整未停止过钢
飞钢伤人
在轧机停止时进行轧机调整
31
压放料没挡钢
飞钢 伤人
严禁不挡钢压放料
32
中精轧拆装轧辊、换槽
机旁操作失误,液压马达压放料
夹伤
按规操作或听从指挥,及时取下马达上的压料工具,并进行确认
33
进出口导卫安装不合适或松动
轧钢厂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措施
共辨识出作业活动110项,危险因素400项
制定预防控制措施452项
审核: 编制: 日期:
轧钢厂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措施表
作业区名称:加热作业区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的事故
防控制措施
1
开炉点火、停炉作业
煤气管道置换不合格,点火失败
煤气中毒、爆炸
置换后检测并做防爆试验合格
注意观察,严格按规操作
45
检修、清渣、误动作
机械伤害
检修挂牌处专人监护,
46
处理弯钢、卡钢
站立位不当
滑跌、物体打击
站在安全部位,并注意现场环境变化
47
撬钢
工具伤人
站位合适,工具确认
48
高温钢坯
烫烧伤
护品齐全、按规操作
49
指挥行车站立位不当
物体打击
根据吊装情况,随时保证处于安全位置
50
启动翻钢操作不当
使用的长管呼气器主机放置不正确。或输气管不够长
煤气中毒
主机放在上风位置,并配置足够长的管道
21
呼气器使用不当或作业过程中损害
煤气中毒
加强培训,制定应急预案
22
特殊操作
误操作
设备损坏、停炉
严格按规操作,专人监护
23
停煤气措施不当
煤气中毒、爆炸
严格按规操作,专人监护
24
停电、煤气、水等处理不当
设备损坏、停炉
处理粗轧夹钢
人员安排不合理
物体打击 烧伤
合理安排人员,注意周围环境
25
吊具缺陷,指挥行车手势不清造成天车误操作,红钢跌落
砸伤 碰伤
专人指挥,手势清楚准确
26
拆装粗轧导卫
导卫掉落
砸伤
挂好放好防止掉落
27
中精轧作业
活套起套滚未落到位或未起
飞钢伤人
远离轧机站在安全位置随时观察意外情况
28
正常过钢时,钢碰二号飞剪刃
注意观察、及时避让
15
处理卡钢
烫烧伤、机械伤害
站在安全部位,护品齐全
16
机、电检修配合不当
机械伤害
落实安全挂牌。加强信息沟通
17
手动启、开炉门
烫烧伤
护品齐全、站在上风部位
18
翻盲板阀作业
阀门平台安全防护缺陷
坠落伤害
作业前检查平台护栏,安全确认
19
操作阀门顺序不当
煤气中毒
作业前对各阀门进行安全确认
20
人身伤害
注意分析钢材形状,站在安全位置
51
吊弯钢操作不当
物体打击
捆绑合理,指挥人员处于安全位置
轧钢厂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控制措施表
作业区名称:轧钢作业区
序号
作业名称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防控制措施
1
轧钢日常作业
员工休息不好及酒后上岗
其他伤害
保证休息充足 严禁酒后上岗
2
现场行走确认
物体打击、摔倒、跌落
完善现场的警示标志,要求严格遵守
11
堆钢飞出
飞钢伤人
轧制过程中远离轧机
12
跨越轧制线或隔轧线传递物件
红钢烫伤
在轧制过程中,严禁跨越轧制线或隔轧线传递物件
13
正常过钢时或轧机运转时进入连接轴区域检查
夹伤
在轧机运转和没停稳时禁止进入轧机连接轴区域检查或进行其它作业
14
正常过钢时5米以站人,背对轧机作业,或站位不当
飞钢伤人
严禁5米站人和背对轧机作业,在轧机旁站立观察是要站在能迅速躲避突发危险的安全位置
气带应常检查 枪保持完好
21
使用电焊
一二次电线裸露,外壳带电,作业时没带防护品,焊机放置位置潮湿
触电 辐射 火灾
检查电线绝缘情况,戴好护品,外壳接地良好,焊机应放置干燥处
22
需使用大锤作业时
作业周围有人员
物体打击
抡锤时观察周围是否有人
23
戴手套使用大锤
脱手、砸伤
使用大锤时严禁戴手套且锤把不能有油
24
飞钢伤人
按要求安装好进出口,并对正轧制线
37
处理卡钢
物体打击、挤伤
注意观察,专人监护
38
上下楼梯、辊道
滑跌
注意观察,扶好踩稳
39
取样、化验
水泵房巡检
摔伤
注意观察、安全通行
40
炉台取样
烫烧伤
护品齐全、按规操作
41
分析化验
药品腐蚀
护品齐全、按打击
扶好踩稳,专人监护
43
地面积水
滑跌
及时清理
44
钢坯入炉
误操作
设备损坏、人身伤害
严格按规操作,专人监护
25
跑号
未按指定路线行走、轧线飞钢
飞钢伤害
按指定路线通过,注意力高度集中
26
吊物下穿行
物体打击
安全确认,及时避让
27
上下楼梯
滑跌
把扶踩稳
28
现场查料
吊物下穿行、停留
物体打击
安全确认,及时避让
29
车辆间穿行
车辆伤害
安全确认,加强联络
30
钢坯垛上、下查炉号
摔伤、撞伤
安全确认,踩稳踏实
2
操作程序不当
回火爆炸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炉一次点火失败
爆炸、中毒
炉置换并取样分析
4
水封击穿
煤气中毒
严格控制煤气压力,水封定期排污
5
点火阻煤气泄漏
煤气中毒
点火时两人作业,并携带便携式煤气报警仪
6
日常巡检、作业
煤气区域巡检、作业
煤气中毒
两人巡检并携带报警仪
7
煤气管道、阀门、法兰、堵板等泄漏
煤气中毒、着火、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