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
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
高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类 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159 160-179 ≥180 90-99 100-109 ≥110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舒张压 (mmHg) <80 80-89
2004年卫生部国家 统计局调查
18.8 %
约1.6亿
30.2 % 24.7 %
6.1 %
200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
中国各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亿)*
东北 25%(0.4)
西北 17%(0.3)
北方 27%(1.2)
西南 12%(0.2)
东部 19%(0.3) 中南 17%(0.2)
利尿剂
心力衰竭 老年病人 收缩期高血压
痛风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妊娠 性功能活跃的年轻男 性
高甘油三酯血症 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 1型糖尿病
b受体阻滞剂
劳力性心绞痛 心肌梗死后 快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妊娠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周围血管病 Ⅱ-Ⅲ度心脏传 导阻滞 妊娠
钙通道阻滞剂 心绞痛 周围血管病 老年高血压 收缩期高血压 糖耐量降低
充血性心衰(维拉帕 米及地尔硫卓禁用或 慎用) 心脏传导阻滞
降压药物选择建议(续)
药物种类 ARB 适应症 心力衰竭 左室肥厚 心肌梗死后 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 心力衰竭 左室肥厚 心肌梗死后 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 前列腺肥大 糖耐量降低 禁忌症 妊娠 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肌酐>5mg/dl 高血钾 妊娠 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肌酐>3mg/dl 高血钾 体位性低血压 注意、限制使用
第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环境
DNA
食盐 肥胖 ・酗酒 运动不足 ・ 压力
可控
遗传
Na潴溜 不可控 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其他
高血压危害
心 衰 冠心 病 中 风
周围血管病变
BP
死亡率 致残率
终末期肾病
心血管疾病死亡
• 占高血压患者15%
• 需专科医生诊治
顽固性高血压
病因: 降压药物应用不当 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盐摄入多 合用其他升高血压或者影响降压药物疗效的药 物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继发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试验
● Baroreceptor regulation with Rheos
实验室检查
• 常规检查: 血生化(钾、空腹血糖、血脂、肌酐) 尿液分析 心电图 • 推荐检查项目: 超声心动图、 颈动脉和股动脉超声、 餐后血糖
高血压诊断
血压值 危险分层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危险分层1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吸烟 血脂异常:TC ≥ 5.7mmol/L (220mg/dl)或 LDL-C>3.3mmol/L (130mg/dl)或 HDL-C<1.0mmol/L (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WC男性≥85cm,女性≥80cm或 肥胖 :BMI ≥28kg/m2 缺乏体力活动 C反应蛋白≥1mg/dl
Korotkoff sounds for BP measurement
Korotkoff, 1905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血压值的连续性 • WHO/ISH 定义 •中国高血压定义 ≥140 and/or 90mmHg
•定义的灵活性
第六章
高血压
(Hypertension)
二战三巨头,均死于脑出血
雅尔塔会议,前排左起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我国广大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任务艰巨
患病率
1991年再次全国抽 样调查(>15岁以上)
全国患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1.26 %
约9400万
26.6 %
12.2 %
2.9 %
中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3级 SBP ≥180 或DBP ≥ 110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Ⅰ无其他危险因素 Ⅱ1-2个危险因素 Ⅲ ≥3个危险因素或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Ⅳ并存临床情况
危险性分层的绝对危险 与降压治疗的绝对效益
绝对危险 危险性 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15% 15-20% 20-30% >30%
外周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 症状性动脉疾病
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1mmol/l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高血压危险分层
血压(mmHg)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SBP 140-159 或DBP 90-99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2级 SBP 160-179或 DBP 100-109
钙通道阻滞剂 a1受体阻滞剂
ARB
降压药的种类
减少血流量
扩张血管
α阻滞剂 β阻滞剂
血 液
血 ACE阻滞剂 管 ARB 壁
Na利尿剂
Ca拮抗剂
药物治疗原则
1) 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 2) 长效制剂,平稳降压。 3) 联合用药,提高依从性。 4) 个体化治疗。
降压药物1-利尿剂
• 机制:
利尿剂
细胞外液 心排血量 利钠作用
*数据源自2002年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
Circulation. 2008;118:2679-2686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年
美国高血压流行病学
血压定义
血压(Blood Pressure, BP) BP=心搏量×周围血管阻力 心搏量=每搏量×HR
收缩压(Systolic BP, SBP) 舒张压(Diastolic BP, DBP) 脉压(Pulse Pressure, PP)=SBP-DBP
(10年内CVD事件)
降压治疗绝对效益
(每治疗1000病人年预防CVD事件数)
10/5mmHg <5 5-7 7-10 >10
20/10mmHg <9 8-11 11-17 >17
诊
断
男性,67岁,高血压21年。最高220/120mmHg。 吸烟四十年。 体检发现蛋白尿+,尿蛋白682mg/24小时 现BP:178/98mmHg 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级,?危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
α-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
European Heart Journal Advance Access published on June 11, 2007.
顽固性高血压 (resistant hypertension)
• 定义三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其中一种为利尿剂,血压仍然未达到目标值 140/90mmHg。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能 使血压降至160mmHg以下者。
危险分层3
并存的临床情况(ACC)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男性>133 μmol/L 女性>124μmol/L) 蛋白尿(>300mg/dl) 肾功能衰竭(血肌酐 >177mmol/L或2.0mg/dL)
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压测定
诊所血压(Office BP) 家庭自测血压(Home BP) 动态血压(ABPM)
血压的正确测量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24h平均值 <130/80mmHg, 白昼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 <125/75mmHg 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 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评估高血压的严重 程度,临床研究 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均值低 10 - 15% 若不降低, 是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的可能信 号。
血压
• 药物: • 噻嗪类利尿剂为主: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 襻利尿剂 呋噻咪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螺内酯
降压药物2-b受体阻滞剂
• 机制:
b受体阻滞剂
a受体
血管 周围血管阻力 血压
• 药物:
美托洛尔 比索洛尔 卡维地洛
b受体
心脏 心排血量 心率
血压
降压药物3-钙通道阻滞剂
• 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
高血压肾病
鉴别诊断
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 1)病史、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浆肾素活性、 血及尿醛固酮、 血及尿儿茶酚胺、 动脉造影、 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MRI。
治疗策略
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
检查患者、危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
低危
观察数月,再决定治疗
中危
高危、很高危
立即药物治疗
如病情允许,先观察血压及危险因素数周 由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血管平滑肌 L型钙通道 钙内流 血管平滑肌松弛 心肌收缩力 心肌 L型钙通道
• 药物: 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 氨氯地平 贝尼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 维拉帕咪
血压
降压药物4- ACEI和ARB
• 机制:
非肾素酶 非ACE
AT2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ACE
血管紧张素Ⅱ AT1
ACEI ARB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T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 AT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