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画论复习考点

中国画论复习考点

2012中国画论考点

多选题:

总有一道题是ABCDE,检查时留意!

 时代论著归纳:

1.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魏晋南北朝的有:(真题)

A《叙画》B《图绘宝鉴》C《论画》D《南田画跋》E《画山水序》

 宗炳《画山水序》

 谢赫《古画品录》

 王微《叙画》

 姚最《续画品》

 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2.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唐代的有:(真题)

A《叙画》B《贞观公私画录》C《唐朝名画录》D《南田画跋》E《历代名画记》

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3.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宋代的有:(真题)

A《林泉高致》B《山水纯全集》C《画史》D《画筌》E《广川画跋》

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

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 郭熙《林泉高致》

 米芾《画史》

 北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

 韩拙《山水纯全集》

 董逌《广川画跋》附注:考题中只有《广川画跋》是宋代的,考题提到的其它画跋都是清代的。

 邓椿《画继》

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4.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元代的有:

 夏文彦《图绘宝鉴》

 李衎《竹谱详录》

 黄公望《写山水决》

 汤垕《画鉴》

 王绎《写像秘决》

 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5.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明代的有:

太多,略,请自行归纳教材目录。

王履《华山图序》、王绂《书画传习录》

6.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清代的有:(真题)

A《广川画跋》B《传神秘要》C《苦瓜和尚画语录》D《艺概》E《指头画说》

 人物或著作观点:

1.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孔子提出来的有?(真题)

A“绘事后素”

B 以形写神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而君子。”

D“恶紫夺朱”

E“迁想妙得”

 绘事后素

 “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兴观群怨—艺术的作用:通过观察事物表达情感

 “仁智之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恶紫夺朱——艺术作用:人伦、身份、地位确认

 周明堂画(对艺术作用的观点的论述:教化)

2.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庄子提出来的有?注意与老子、《淮南子》进行区别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解衣般礴

 形色名声不足得情

 形形之不形

 真者,精诚之至

 得意忘言

3.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顾恺之的有:(人称“才绝、画绝、痴绝”三绝)

 以形写神

 传神写照

 迁想妙得(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

4. 下列绘画观点,属于宗炳《画山水序》的有:

 含道应物

 澄怀味象

 山水以形媚道

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 畅神

5.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沈括的有:

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

 徐黄之异(可能考简答题:黄荃富贵,徐熙野逸)

 董、巨画笔宜远观

 以大观小之法

 景在天就,不类人为

6.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苏轼提出来的有?(真题)

A“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B“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C“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D“自然为上品之上”

E“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 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 观画取其意气所到

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 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胸有成竹”)

7. 下列绘画观点,属于董逌《广川画跋》的有?

附注:考题中只有《广川画跋》是宋代的,考题提到的其它画跋都是清代的。

 一牛百形,形不重出

 列子御风而不应有待

 画无真山活水

 天机出于积好

 以塑如画,以画如塑(论吴道子)

8. 下列绘画观点,属于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的有?

 书画其实一事

 读书行路方可下笔

 米南宫作墨戏

9. 下列绘画理论,哪几点赵孟頫提出来的?提出来的?(真题)

A“作画贵有古意”

B“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

C“须知书画本来同”

D“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

E“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

 作画贵有古意

 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

 须知书画本来同

10. 下列以书法笔法画竹的观点,哪些是柯久思的?(真题)(柯久思画竹的具体用笔)

A“写枝似卧龙”

B“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C“写叶用八分法”

D“枝用草书法”

E“写竹还应八法通”

 画竹当以书法为之

 写竹竿用篆法

 枝用草书法

 写叶用八分法(八分:一种隶书),或用鲁公撇笔法

 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11. 下列绘画理论,哪几点是倪瓒提出来的?(真题)

A“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

B“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C“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D“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

E“只留清气满乾坤”

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PS. 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杨维桢·元)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元)

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黄公望·元)

12. 王世贞提出山水画“五变”说,除“大小李一变”,其它四变是:(真题)

A 荆关董巨又一变

B 李成、范宽又一变

C 赵孟頫、钱选又一变

D 刘李马夏又一变

E 大痴、黄鹤又一变

 大小李一变(唐),荆关董巨又一变(五代),李成、范宽又一变(北宋),刘李马夏又一变(南宋),大痴、黄鹤又一变(元)。

13. 下列绘画著作,属于董其昌的有:(真题)

A《南宗抉秘》 B《画旨》 C《石村画诀》 D《容台集》E《画禅室随笔》

 《容台集》

 《画禅室随笔》

 《画旨》

 《画眼》

14. 被董其昌“南北宗”说中划定为“北宗”的画家有:(真题)

A 巨然 B 李思训 C 马远 D 米芾 E 赵伯驹

 李思训、李昭道(唐)

 赵幹、赵伯驹、赵伯骕(北宋)

 马远、夏圭、刘松年、李唐(南宋)

15. 被董其昌“南北宗”说中划定为“南宗”的画家有:

 王维(唐)

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五代)

 李成、范宽(北宋)

 米芾、米友仁(北宋)

 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

 沈周、文徵明(明代)

16. 下列绘画理论,是石涛提出来有:(真题)

A“笔墨当随时代”

B“法无定相,气概成章”

C“不似之似似之”

D“我自用我法”

E“凡作画须有书卷气方佳”

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法无定相,气概成章

 不似之似似之

 我自用我法

 笔墨当随当代

 黄山是我师

17. 下列绘画理论,哪几点是郑燮(郑板桥)提出来的?(真题)

A“学一半撇一半”

B“学画所以养性情”

C“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

D“画以慰天下之劳人”

E“师其意不在迹象间”

 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

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 衙斋卧听箫箫竹

 书画互通其关纽

 极工而后能写意

 画以慰天下之劳人

 师其意不在迹象间

18. 下列绘画理论,哪几点是属于张庚《国朝画征录》的?

 浙派的过失:硬、板、秃、拙

 文敏(赵孟頫)妙在食古而化

 利玛窦论中西绘画之别

 秘戏图考

 花鸟有三派:钩染、没骨、写意

 色不可废

 气韵以发于无意为上

 用墨须不带烟火食气

 用笔不出古法我手

 画与性情相通

PS:

《画史》米芾·北宋

《画继》邓椿·南宋

《画鉴》汤垕·元 “观画六法”

《画笺》屠隆·明

《画筌》笪重光·清

《画旨》、《画眼》董其昌·明 “南北宗”论

观点归类:

1. 《周礼》的观点:ABCDE

2. 谢赫《古画品录》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模写。

3. 汤垕《画鉴》的观画“六法”:气韵、笔意、骨法、位置、傅染、形似。(因为元代重视书法用笔,提倡以书法用笔入画。形似的地位逐渐降低。元代盛行水墨画,色彩的地位也下降了。)

4. 荆浩,“画有六要”:气、韵、思、景、笔、墨。

5. 荆浩,“笔有四势”:筋、肉、骨、气。

6. (宋)郭熙《林泉高致》,“三远”:高远、深远、平远。(背详细)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即为论述中国山水画透视的问题,高远表现仰视的崇山峻岭,一般竖构图;平远表现平坦的地理形势,一般是手卷,横向展开;深远表示峰峦叠嶂,山势重叠数层。)

7. (宋)韩拙《山水纯全集》,“三远”:阔远、迷远、幽远。(此三远都属于“平远”范畴,因气候不同而有所区别)

8. (元)黄公望《写山水诀》,“三远”:平远、阔远、高远。

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