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公园景观设计说明]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篇一:72某山体公园景观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背景1.设计背景根据2009年12月《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所确定的平阳县城南片“一核两轴,两廊四片”的功能结构。

本次设计的平塔-龙山公园是城南片规划区中的人文生态廊道和自然生态廊道的交融处,是最具历史人文和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南片的城市核心和人文景观核心。

平塔、龙山公园是整个平阳县昆阳镇南片区建设的排头兵,它的设讣将对周边的环境起着指引的作用,因此在设讣前,首先对平塔和龙山公园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提出了平塔、龙山公园共同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确定本案的功能定位,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和规划控制,打造出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心公园。

并以平塔,龙山公园的建设来提高整个南片区的区位优势和景观环境,并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整个南片区,使之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效应。

2.区位平塔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中部的塔山范围,东临昆鳌快速通道,西临西塘河,南临平阳一中,北接皇呑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2.832公顷。

龙山公园位于昆阳镇平塔村北部的龙山山体范圉,西临昆螯快速通道,东临新规划的高档居住区,南临牧坪下路,公园规划用地面积为15. 4364公顷。

3.自然条件本地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

年平均气温17. 9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7. 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8.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 3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梅雨和台风易造成山洪。

地块内龙山地势较高,最高处约40米,其他地势平坦,高程一般在3. 2-4. 5之间。

4.基地现状1)用地性质:基地范围内现状主要是塔山和龙山的自然山体,以及山体周边的工业、仓储用地和办公住宅用地。

现状有平阳县大小包装有限公司、平阳县广田集团经编厂、平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浙江国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平阳县经编厂等。

2)基地特征:从龙山东面视线所及,龙山山体天际线自然完整,植被覆盖率高,山下是良田万亩;但自龙山西面界面所示,山体破坏严重,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山下工厂和仓库杂乱无序,并有一处高耸的工用烟囱。

塔山山体保留完整,周边民宅已经开始拆迁。

3)人文古迹:古迹一位于塔山山顶之文明塔,建于清朝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塔分七层,高35米。

古迹二为建于南宋乾道元年的净明禅寺,宋时高僧道隆禅师和光禄禅师曾先后在净明禅寺静修,所以净明禅寺在平阳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

其他保留的特色建筑还有龙山口马殿和塔下村坤灵宫。

4)现状交通:基地周边主要交通路线有昆鳌大道、平师路、昆鳌路。

基地内现状交通都为工厂办公场所的内部道路,通往龙山的只有一条厂间小路,从龙山西通往龙山白马殿,山间无其他成型的山路。

3)现状绿化:龙山山体植被杂乱无序,山体西面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已无植被覆盖,基地内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态植被系统。

第二章设计依据1.《平阳县昆阳镇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2.《平塔、龙山公园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其组成部分3.《公园设计规范》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7.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8.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规范、及有效的政府指导性文件第三章设讣指导原则1.生态性原则:强调设计遵从自然,还原修补遭破坏的山体自然的生态环境。

2.文化性原则: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人文景观的再创造。

3.科技性原则:借助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创造全新的具有科技含量的景观建筑特色。

4.地方性原则:充分结合本地的特色,本地的风格,进行设计。

5.相宜性原则:建立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植物等的情切、互利的关系。

6. 经济性原则:强调经济实用,节约这一原则,即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地形,当地材料,构筑情切宜人的空间。

7.现代性原则:体现时代特征,构思新颖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化开发模式。

8.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设计的手段,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将龙山的山体资源充分挖掘,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充分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9.倡导健康生活原则:设讣中将健康生活的理念渗透在公园的设讣之中,期待携妻子护子于山中漫步、体会森林氧吧并登高远眺的快乐生活、健康生活的情景。

笫四章设计理念1.绿色一-低碳“低碳世博”是2010年上海世博的核心理念,园区内集中展示了各式各样的立体绿化的新技术,随着世博会的举办,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必将成为世界景观发展的总体趋势。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走过了儿个主要的阶段----依附于自然、改造自然、破坏自然到尊重自然。

我们提出的的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是基于现代一些地方的开发速求利润的回报,有时忽略了地块的可持续发展性,在此我们特别提出要重视环境的生态性,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低碳,这就赋予我们景观设计师一项艰巨的使命绿色、低碳设计。

由此我们对平塔、龙山公园的绿色、低碳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以下低碳设计的原则。

1)认真考察项LJ环境,充分了解平阳当地的民俗民情。

2)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

3)遵循基地本身的生态特性,合理开发利用并加以保护。

4)服务于大众,造福于人民。

5)生态景观,低碳设计,可持续完美生活享乐。

6)合理控制成本,不要为了低碳而低碳。

2.相地布局相地,意思是给基地“相面”,也就是对基地采用最佳的景观设计手法,根据基地的不同特色和地理特征,设计出最适合这个基地的景观。

如平塔、龙山公园,我们采取依山就势的布置登山路径,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这样的景观设讣既节约成本,乂能做出好的景观效果。

当然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本基地中人的需要不尽相同,为基地而设讣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所谓的取其意而不要单纯的取其形,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基地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基地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将这些带有基地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我们的设计之中。

3.山水禅宗"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山水构架是我们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山与水的关系用古代中国园林的说法就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城南片区要建设成为人文山水城市,就需要将平塔、龙山浓厚的历史人文沉淀与自然山水资源融入到景观设讣中去。

当然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都是有其深厚的历史传承的积淀,其“天人合一”的禅境对我国山水园林的影响深远。

山水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门类,它充分展示了东方园林艺术的特色,在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的引导下,它以老庄思想为孕育,以禅宗哲学为发展,形成了具有华夏民族独特个性的心灵写照和审美情趣,佛家禅宗的超然胸襟,最易与萧疏清旷的山水融为一体,因此禅宗的精神在中国的山水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笫五章功能分区与设计布局1.结构布局原则整个基地采取一轴七区多点布局,一轴指曲龙山山脉形成的自然山地景观轴,七区分别指龙山东园区、龙山西园区、龙山南园区、龙山北园区、平塔公园区、文化游乐区还有体育运动区和停车场区。

根据标书的总用地面积指标,体育运动区和停车场区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但因为和本案关系密切,所以设计时做整体考虑。

但估算投资不计在内。

2.主要景区的布局设计1)自然山地景观山地景观最主要的是植物配置,所以在植物配置时我们的设计师充分遵循自然规律,根据龙山所处的环境、地形特征、自然景观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

要保护利用好原有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同时把握好新设计品种与原有植物之间的关系,使新建绿地景观与龙山的总体景观趋于和谐自然。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增强绿地的人性化和亲近感。

并在龙山山脉间布置健身有氧步道使附近的居民在健身的同时领略龙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2)水体景观水体的设计赋予场地以灵性,但水景做成后养护成本较高,这不得不使设计中反复权衡。

为了更符合生态原则,设计中将水景做成两种形式加以综合利用,在枯水期,龙山西园区主入口广场的水景就会成为枯山水景观,对景瀑布成为了富有文化气息的主题浮雕墙,可成儿童活动空间。

丰水季节,就变成了瀑布、跌水、溪流,呈现给市民的是具有季相变化的水体景观。

3)龙山西园区龙山西园区由中心广场、船屯渔唱休闲园和规划展览馆组成。

中心广场既是龙山公园的主入口也是城南片区未来的城市中心,更具有城市广场的功能。

规划中龙山西将建成标志性的商业建筑群,因此中心广场设计成上举式广场。

入口时一个半圆形广场更好的与对面未来的商业广场呼应,并扩展适当的空间作为预留的人行天桥或过街地下通道的用地。

水平高程约20m处以一个圆形的太平钿演艺广场作为入口区的高潮点,把平阳特有的民间剪纸艺术引做人文景观景点,寄托了对龙山公园的良好祝愿。

中心广场旁边的主题景观为船屯渔唱休闲园,龙山古称“夹屿山”,有诗云:“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龙山从前都是海龙山就是海中的岛屿直至晋代末才成为陆地,始有村民前来屯田开荒。

因此设计时就顺着台地的等高线,见势造景,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海浪线,上面搁浅着一艘艘我们特别设计的花船,寓意着我们龙山周边“沧海桑田” ----变换的自然之美和“船屯渔唱”——和谐的山水之景。

4)平塔公园区平塔公园是平阳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有着省级文保单位一一文明塔,为楼阁式空心六角青砖结构,造型古朴大方,是浙南地区清代仿木结构砖塔的典型代表,塔下有建于南宋的净明禅寺,在平阳历史上也赫赫有名,有诗云:“闭门流水净,一径入云间,高树欲无塔,平田却有山,鸟啼游客去,花落定闲僧,寂寞棠荫院,孤舟载月还”。

描绘了平塔公园在历史长河中最美的景色,虽然平塔经过数白年的沧桑变化,环境早已不复诗中之旧观,本着将诗中之境赋予设计之中的情感表达,我们将设计中的平塔公园的抚平岁月的伤痕,还复新颜。

笫六章道路交通组织根据龙山的地形特点,道路规划是结合地形确定主干道和路网走向,对各个不同的功能分区结合路网合理布局。

这样随着自然地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路网格局。

有利于组织交通分流。

顺应地形规划道路系统,山地地形复杂、特征明显,高差比平原地形大得多,规划中要顺应原有地形地势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布置道路系统:主要车行道设置在体育运动区、文化游乐区、停车场区地块,在满足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要求的同时保证车流顺畅即可,山上游步道则结合龙山地形自山舒展,灵活布置;并尽量完善、利用原有路网基础和等高程,以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同时形成形成多层次、活泼、有机的山地游步道、健身道的网络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