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文学三杰 但丁
但丁(Dante)(1265-1321)。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 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 他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和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和愚蠢,以地 方方言而不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 他认为古希 腊、罗马时代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是违背自然的。他虽 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 形式的抒情诗歌,受到各城市国家统治者的热烈欢迎。
乔托的杰作,充满 哀伤之情,是斯克 罗情感最著名,情 感最澎湃的壁画。 的 哀 的 。 的 的 。 的 情, 哀 。
乔 托 哀 悼 基 督
的
伤
的
乔 托 逃《 逃 亡 埃 及 》 .
乔 托 《犹 大 之 吻 》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 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 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 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 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 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 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 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 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 他亲吻。画面上耶稣 犹大, 犹大 。 , 。 画 是圣经故事, 的 和 暗 面 表现了一 的人的 ,表 现了 的 。 画 的 在 人 上,犹大的 大 。 画 ,上 , , 一 的 暗 ,以 染 的 。
青铜雕像大卫(David) 青铜雕像大卫 是马萨乔的一件名作, 创作于1430年左右。它 被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 期第一件在青铜铸造过 程中没有使用支撑的作 品,和第一座复兴了古 代裸体雕像传统的独立 的、无支撑的裸体男子 雕塑。
马 萨 乔 的 《格 特 梅 拉 达 骑 马 像 》
马萨乔的《纳税钱》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
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安 德 烈 亚 德 尔 卡 斯 坦 诺 《最 后 的 晚 餐 》 · · ·
卡斯坦诺的代表作《最后晚餐》 (The Last Super)画于1447 年6月至10月的佛罗伦萨圣·阿 波洛尼奥修道院,表现耶稣基 督及其十二位门徒在阿尔贝蒂 式的房间中进行最后的晚餐的 情景。卡斯坦诺根据墙面的高 度,聪明的把画面分成上下两 部分。上面的部分从左到右依 次为《基督复活》、《基督受 难》、《埋葬基督》。下面的 部分是一个阿尔贝蒂式的房间。 这个房间虽然装饰纯朴,但因 为使用多彩多姿的大理石为墙 面,使得这顿晚餐显得隆重而 高贵。画中出卖耶穌的叛徒犹 大孤处一边,头部后面正好有 一小块暗色大理石,雕饰着象 征不祥预兆的闪电。众多人物 及整体建筑透视法的运用皆准 确精到。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 资本的原始积累: 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 累了原始财富。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 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 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 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 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 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 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 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 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列奥纳多·达 芬奇 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 列奥纳多 达·芬奇 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 工程师、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 音乐家、和发明家。正因为他是一个全才,所以他也被称为 “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 奇镇,卒于法国。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 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 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 顶之石。
在艺术中最早体现出这种新风格的是毕萨诺父子, 他们在布道坛浮雕显示了艺术家对古典艺术的学 习和研究。 13世纪在绘画上出现了两位代表人物,他们是佛 罗伦萨的齐马步埃和西耶纳的杜乔。 对新风格起影响性的人物是佛罗伦萨乔托,他被 视为西方绘画的开创性大师,他最终将哥特式雕 刻的写实风格和拜占庭绘画的明暗透视法结合起 来,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一步。
三、盛期文艺复兴艺术(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 叶,罗马及威尼斯)
盛期文艺复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 期,这时艺术走向成熟,新的古典艺术规 范确立。佛罗伦萨城在15世纪末的政治动 乱后已失去了它作为意大利经济和文化中 心的地位,取而代之是教皇所统治的罗马 城和繁荣的北意大利商业城市威尼斯。
1、罗马中部及意大利艺术
二、早期文艺复兴艺术(15世纪, 佛罗伦萨及北意大利)
15世纪的意大利同古代希腊一样,形成许多独立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画派,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在 众多的地方画派中,以佛罗伦萨派最为著名。 15世纪初,佛罗伦萨出现了三位艺术大师,被誉为“小三 杰”。他们是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奇,雕塑家多纳太罗和画 家马萨乔。他们的出现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开始。
波提切利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有 相当多一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罗马神话题材。在16世纪时人们把这种对古代文化的 兴趣视作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采用文艺复兴(法文Renaissance)这个词,正如恩格斯指 出的,它并不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意大利人采用古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成 就,是因为它们肯定了人的价值。在自然科学与哲学中,他们注重的是唯物主义成分, 在文学艺术中,则是它的现实主义成分。这一切大大动摇了长期禁锢人民的神学思想。 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借用希腊神话题材,实质上是一种反封建的艺术思想反映。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 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 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 学的束缚。 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 集一处。
威 涅 齐 亚 诺
这四个使徒形象是 这一幅所蓄意描绘 的对象。画家借助 的是光与色来统一 形体与空间,很少 采用线的结构。色 彩已达到相当和谐 的程度。人物服装 的褶襞是认真写生 得来的,经过加工, 使衣褶真实自然, 又富装饰性;背景 用严格的透视远近 法作精确的测量。 遗憾的是,人物与 背景的比例是失调 的。背景就象一道 布景,尽管画得合 乎透视原理,却仍 然有失真感。作为 15世纪佛罗伦萨早 期写实主义绘画探 索者,他在色彩上 的贡献是卓越的。 此画是用蛋胶彩绘 的。现藏于佛罗伦 萨市乌菲齐美术馆, 原作为202×213 厘米。
外国美术史
第三章 理性与科学的时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的文艺界产生 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原意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再生”。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 的新艺术风尚应用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在自 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 和艺术结合起来,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真实性和时代感。这 些充满人文主义思想和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作品,为近现代 西方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师布鲁内列斯基
布鲁内列斯基出身于手工业工匠,钻研了当时先进的科学 特别是机械学,精通机械、铸工,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 都有过建树,在雕刻和工艺美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经过刻 苦努力,他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 为了设计穹顶,他在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 技术,测绘古代遗迹。回到佛罗伦萨后,作了穹顶和脚手 架的模型,制定了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1420年,在佛 罗伦萨政府召集的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筑师 参加的会议上,他获得了这项工程的委任。同年动工兴建, 1431年完成了穹顶,接着建造顶上的采光亭。1470年采 光亭完工,但布鲁内列斯基前此于1446年去世了。
哀 悼 基 督 — 曼 坦 那
从以上的十余位艺术家中,可以窥见早期文艺复兴人才的繁荣景象之 一斑。当时意大利境内各画派的艺术家总数1000人。在这个人文化主 义思想广泛传播,自由思想盛极一时的时代,艺术家们继承并发展了 古代艺术的美学原则,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把艺术创作和科学分析相 结合,初步确立了近代绘画的科学原则。由于他们多以追求艺术的科 学性为目的,出于审美的考虑相对少一些,所以这时期的艺术显得还 不够成熟和完善。尽管如此,它仍充满纯朴真挚的情感,并为盛期文 艺复兴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Petrarch)是意大利诗人。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 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代表作有《歌集》。父亲是 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父亲逝 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 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 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