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来水厂取水管网施工设计方案

自来水厂取水管网施工设计方案

巧家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县城、白鹤滩镇片区建筑项目第二自来水厂取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建工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三月八日一. 编制说明 (1)二. 工程概况 (2)三.施工布置 (2)四.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法 (4)五、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20)六、安全文明目标及保证措施 (29)七、成品保护措施 (36)八、项目成本控制技术措施 (37)九. 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48)十. 环境保护措施 (41)十一. 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 (42)十二、配套表格 (43)巧家县第二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巧家县城市供水及配套设施工程第二水厂给水管网工程招标文件》《第二自来水厂及引荞大揠至第二水厂取水管工程初步设计图》和有关文件、图集。

1.2参考规《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GB50788-20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施(GB50332-2002)》《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683-2011》《建筑工程手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BGJ202—83)》《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BGJ43—82》《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BGJ203—83)》二. 工程概况2.1 概况气象资料:巧家县地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主体为南亚热带气候。

热区面积位于沿金沙江两岸片区,居全省前列。

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0.2-30.2℃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为1102~2779毫米。

全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水文条件:巧家县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属横断山脉南段延伸余脉山地。

地势北高南低,山川自西向东南逶迤倾斜,群山起伏,谷坝镶嵌,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水系北窄南宽,由北往南,河谷加宽,帚状扩大。

全区最高点为为边大山;最低点金沙江流域。

地质:巧家县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从晚近时期造山带的动力场看,它处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部位;从地史发展的构造格局看,它处于欧亚陆块南缘和冈瓦讷陆块相碰撞的地域。

县边及地层出露校全,岩浆活动较强,地质构造较复杂,变质岩较发育。

2.2施工条件施工用水:现场解决。

施工用电:采用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施工便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如无现有便道,在允的条件下开设施工便道。

条件不允就采用人工机械配合处理。

三.施工布置3.1布置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本着保证施工质量控制环保的原则,克服工程战线长,施工现场复杂的不利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案,达到优质快速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进行布置。

3.2 工程分析本工程施工工艺简单,但施工场地复杂,材料搬运、交通保通、当地村民的田地开挖和恢复及与村民的沟通协调是本工程的难点、重点。

施工中要注意各面的配合,协调好各个面的关系,注重环保,要使工地达到安全文明标准。

尽量掌握交叉流水作业,按各项施工工序格进行施工。

3.3施工目标质量目标:按规一次验收达到合格;工期目标: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按照工期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安全目标:负伤率小于千分之一,重大伤亡事故为零,重大机械事故为零;3.4 施工流程3.5组织机构配置四.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法4.1 施工测量放线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建立健全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设备均要经过检验校核可投入使用,并做好月度校验工作,建立台帐;熟悉设计图纸,和甲,监理做好控制点的交接工作,沿管线适当的位置设立控制点,原则上在管线的起止点和转角点必须设立控制点。

根据图纸和管道的性能特点,先放出管道的中心线,并设立中心桩,在测量中的原则是:“整体测量,分段控制”。

在中心桩线放出后,请甲及监理验收测量的放线结果,验收无误签字确认后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土开挖的案。

4.2土开挖工程4.2.1 准备工作在土开挖前,需详细记录地表本来特征,还应对地表及地下排水管、给水管、电缆、通讯线管等标出其详细位置和记录其尺寸。

对将来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段,必要时使用影像资料进行记录,这些资料将做为将来恢复的依据。

还需进一步向甲调查、询问有关细节,将记录结果副本交给项目监理。

项目监理可能因为想发现现有的地下设施或其它理由而要求试挖掘,试挖掘一般采用人工式。

通过试挖,将提出一份从每个试验所获得的数据的草图或报告让项目监理审核,它将确定土地表面的类型、情况和地下深度及其它相关信息,在报告或草图被提出及项目监理同意之前,挖掘的地不能被填埋。

4.2 .2一般要求1.基槽开挖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边坡坡度,在山坡整体稳定情况下,如(表D—1)注: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是指使用时间超一年的临时道路、临时工程的挖。

2.边坡开挖边坡开挖应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3.基坑(槽)沟开挖(1)基坑(槽)沟的开挖,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以免边坡塌或基土被破坏。

(2)在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边坡可作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不宜超过下列规定:密度、中密的砂土和碎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硬塑、可塑的粉土和碎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坚硬的粘土-2m。

挖深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放坡或作成直立壁加支撑。

(3)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沟底面标高时,挖深度在5m以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下表:(4)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为使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用人工清理。

(5)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工作,相邻基坑(槽)和沟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作好基础,以防止对基土的扰动。

(6)基坑(槽)和管沟的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和标高等的变化经常检查,作好原始记录及绘出断面图。

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合时,需经有关人员研究处理,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4.挖掘材料的管理草泥、上层土、其它地表材料和下层土分离,被剥离部分将分别贮存又被再用,剥离程序可在图上标明。

如果不标,需经项目监理同意。

所有的回填所需的挖掘材料都应在当地贮存,并且多余的土壤应立即运走。

各种被挖掘出来的不同等级的物质将分别进行处理,并尽可能保存以便回填时使用。

5. 人工挖掘当因为受条件限制接近其他服务设施或其他理由,挖掘将采用人工挖掘式。

6.地下水的控制所有开挖不应带水作业。

本工程采用截流沟的法排水,需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础或构筑物底板30cm以上,直至施工结束。

应特别注意,禁由于地下水浮力造成工程漂浮及破坏。

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防止降低地下水位后影响围的土地使用结构、建筑物的安全。

地下管道、集水坑等临时性防水工程需远离永久性工程,临时性排水工程在停止使用后,应用项目甲、监理可的材料回填。

排放污水及地面水,需征得当地人或有关部门同意。

7.支撑和防护开挖中,应随时注意支撑,防止滑坡、塌伤人,支撑物需等到永久回填后可拆除。

如果项目监理认为需要,继续保留。

挖掘时,必须提供足够的保护性屏障及适当的警示标识和旗帜。

8. 场地排水在开始有可能影响到地表及地下排水系统的挖工作之前,须同业主查明已有管线的详细位置。

有关在施工中被迫打断或损坏的沟,需在其位置详细作记录,同时,在施工中注意保持地表面和底层的排水。

在永久性恢复以前,对于开挖中损坏的均应清除,代之新沟。

公司项目监理查出更换的围。

新沟旧沟保持一致的标准,如口径、材料等,回填之前应通知物主到现场检查,达成一致,可回填,竣工记录副本需移交项目监理。

4.2.3 土施工机械的选择土施工工程中,除对小型基坑(槽)、沟或少量零星土采用人工开挖外,较大量土一般均采用机械开挖。

采用先进的施工法。

土施工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开挖断面、围和大小)、不同工程对象、地质情况、土机械的特点(技术性能、适应性)以及施工现场条件而定。

4.3管道安装工程本工程管网选用Q235B钢管,以下对Q235B钢管进行技术规说明。

本部分必须遵照的现行技术规,主要有:《给水排水标准规实施手册》《给水设计手册》《城市给水管道》《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大全》4.3.1 Q235B钢管1.材料管材进场后,应根据用在部位进行喷漆或防腐处理。

①、管材在喷、涂底漆前,应进行表面的灰尘、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

②、涂料的品种及涂层遍数、标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规定。

③、漆膜附着应牢固、光滑均匀,颜色一致,无漏涂、剥落、气泡等现象。

本工程管网采用钢管需选用符合要求的国标Q235B型钢管。

2.管道基础处理的一般规定(1)管道可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但不得铺在块、木垫、砖垫或其它垫块上,如遇局部基础松软,应适当加固。

(2)砂基础应采用不含有机杂物的粗、中砂(混合砂),并分层洒水夯实。

(3)其底为岩、半岩或卵时,除设计有规定外,均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OCM的砂垫层。

3.施工准备(1)组织有关操作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规程规、制定焊接工艺、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

(2)焊工应进行相应项目的培训并有相应项目的操作资格证。

(3)检查到货钢管的圆度和错边量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4)检查金属管段表面有无斑疤、裂纹、重的锈蚀等缺陷。

(5)钢管安装前,管段应逐根测量、编号,宜选用管径一致的管段组对焊接。

(6)刮风、雨雪天气时焊接必须有挡风、防雨防潮。

(7)焊工施焊前必须使焊工明确质量要求及焊接措施。

4.管道下沟(1)管沟清理要求①管道下沟工序应统一指挥,下沟前须将管沟塌、块、积水清除。

②段管沟,松软垫层厚度不得低于IOOMM,沟底平直无块,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③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沿管沟须修筑临时拦水坝,防止地面水或雨水流入沟。

(2)水洼地段的处理①水洼地段,管道下沟应与管沟开挖回填紧密配合。

原则上管沟开挖一段,检查合格后,应立即下管,立即安装,立即检查,立即回填。

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段。

②管道下沟时,吊管机与指挥要协调。

起吊必须用专用吊具,动作要准确平稳,起吊高度以lm为宜。

轻放至沟底,禁损伤防腐层。

管道必须放置在管沟中心,其左右误差不得大于±100mm。

5.钢管铺设(焊接工艺)(1)焊接前将焊口表面用磨光机打磨干净不得有锈蚀、油渍及其他污迹,对检查坡口形式及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对角度不符合要求的用手提砂轮机修磨。

坡口及焊口外清理围不小于10 mm。

(2)钢管焊接前先修口、清根,检查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间隙。

(3)焊条要进行烘干,选用4303型,焊丝直径1.6mm。

(4)管的焊缝在接头处应错开、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100mm。

采取单面多层焊接成型,为混凝土包封绑钢筋创造工作面。

(5)有加固环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段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00mm ,加固环距管段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5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