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中的相近理论认为,人们在空间或心理上的接近会使情感上产生亲近感。
经常合作的同事,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工作、生活、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合作的时间越久,交往的次数越多,相互之间的情感也会越来越强烈。
照此说来,同事最有可能成为朋友。
怛是事实上,大家一起共同做事的唯一目标是谋取生存利益。
这一个“利”字注定了同事之间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每天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是你的同事。
他和你在办公室面对面、肩并肩,同劳动、同吃喝、同娱乐。
办公室里的距离如何把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当然是好的,但是切记同事之间拒绝亲密。
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诚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彼此信任、忠实于友谊是双方的责任。
同事就不同了,一般来说,如果不是自己创的业,也不想砸自己的饭碗,那么,你是不可能选择同事的,除非你在人事部门工作。
所以,你不能对同事有过高的期望值,否则容易惹麻烦,容易被误解。
适当的距离能让你跟他看起来最美。
美国精神分析医师布列克曾对同事间的交往打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两只刺猬在寒冷的季节互相接近以便取得温暖,可是过于接近彼此会刺痛对方,离得太远又无法达到取暖的目的,因此它们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既不会刺痛对方,又可以相互取暖。
这种剌猬式交往形象地说明了同事之间应该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不要过于亲密。
同事之间过于亲密,不但会像刺猬那样刺痛对方,还容易互相掌握对方的“隐私”,影响各自在公司里的发展。
刘磊和向涛虽然家境不同(刘磊家境富裕,向涛家境贫寒),两个人却成为知己。
他们是大学同学,在学校里时只是一般朋友,进了同一家公司后,又住在同一间公寓,才渐渐成为知己。
因为读大学,家里为向涛借了许多债,他就悄悄找了一份兼职,帮一家小公司管理财务。
刘磊发现他下班后也忙得不可开交,一问,向涛就把自己做兼职的事情告诉了刘磊。
公司每年都会选派一名优秀员工到一家著名的商学院培训。
根据选派条件,条件最好的刘磊和向涛都被列进了候选人名单。
刘磊对向涛说:“要是我俩都能去该多好啊。
”向涛说:“但愿如此。
”结果刘磊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那年唯一选派的培训员工。
向涛很失落,他非常想获得这次培训的机会,于是找老板,请求也参加这次培训。
老板看了向涛一会儿,冷笑着说:“你太忙了,就免了吧。
”向涛急忙说:“我手头上的项目,我会尽快完成的。
”老板沉下脸来说:“那家小公司怎么办,谁给管理财务?”向涛立即愣住了,他一时搞不明白老板怎么知道他兼职的事。
他本能地辩解说:“我兼职是有原因的,这并没有影响我在公司的工作……”老板打断向涛的话说:“好了,你忙你的去吧,我还有事。
”接着冲向涛摆摆手。
向涛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你太忙了”——向涛没想到这句话会成为阻止他培训的理由。
可老板怎么知道他兼职的事情呢?这件事那家小公司是绝对保密的,他也只告诉过刘磊一个人。
向涛越想越心酸,他没想到知己会出卖自己!同事之间应该“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而交而不是真情投入,做一般朋友而不是知己。
当他情绪低落的时候,你给予安慰:当他生病的时候,你端上一杯热水,并真诚地问候;当他有困难的时候,你要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但不可把你的心扉完全向同事敞开,将自己的隐私向对方倾诉。
这样,你就不会被对方刺痛了。
职场中,人与人的关系仿佛永远难以琢磨。
很多人在工作能力上无人企及,可人际关系却是他们的“软肋”。
如果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那就一定要好好领会“半糖主义”的精神。
所谓“半糖主义”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绿色、环保的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太过保全自己,让人难以接近;而太过亲近同事,又会令对方觉得私密空间被侵犯,无法喘息。
唯有与同事相处时,懂得恰到好处地加上半颗糖,甜而不腻,亲密又不失距离,这才是职场的中庸之道。
有的员工喜欢结交朋友,或者具有吸引力,身边总是团结着几个同事。
如果在单位里表现得过于亲密,就会被老板察觉,并引起老板的敌视。
这样做,一是有拉帮结派的嫌疑。
在老板眼里,员工应该彼此保持独立,这样他最容易管理。
如果你身边密切团结着几个同事,这是老板最忌讳的。
即使你没有拉帮结派的意思,老板也认为你在拉帮结派,有跟他对抗的企图。
一旦老板对你有了这种看法,就会压制你,甚至将你打入冷宫,削弱你的影响力。
二是有集体离开公司的嫌疑。
几个同事一起跳槽,或者合伙开公司,让原来部门工作顿时陷入半停顿状态,是老板最不希望发生的。
你与身边的同事过于亲密,敏感的老板就会猜疑你们是不是要一起跳槽,或者合伙开公司。
虽然你们根本不曾谈论过这些问题,但多疑的老板一旦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
老板最常用的方法是把你调离,重新换一个部门,或者调到分公司去,甚至为了公司大局稳定,不惜忍痛割爱,炒你的鱿鱼。
同事之间,最好保持一定的距离。
即使再好,也不要太近。
而还有一些同事,是你最好不要走近的。
哪些人你千万不能过深的交往呢?1.搬弄是非的“饶舌者”不可深交。
一般来说爱道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
这种人喜欢整天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有外遇等。
长舌之人可能会挑拨你和同事间的交情,当你和同事真的发生不愉快时,他却隔岸观火、看热闹,甚至拍手称快。
也可能怂恿你和上司争吵。
他让你去说上司的坏话,然而他却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传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没有明察,届时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难过了。
2.唯恐天下不乱者不宜深交。
有些人过分活跃,爱传播小道消息,制造紧张气氛。
“公司要裁员”、“某某人得到上司的赏识”、“这个月奖金要发多少”、“公司的债务庞大”等,弄得人心惶惶。
如果有这种人对你说这些话,切记不可相信。
当然也不要当头泼他冷水,只需敷衍:“噢。
是真的吗?”3.顺手牵羊爱占小便宜者不宜深交。
有的人喜欢贪小便宜,以为“顺手牵羊不算偷”,就随手拿走公司的财物,比如订书机、纸张、各类文具等小东西,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上司绝不会姑息养奸。
这种占小便宜还包括利用公司上班的时间、资源做私事或兼差,总认为公司给的薪水太少,不利用公司的资源捞些外快,心里就不舒服。
这种占小便宜的人看起来问题不严重,但公司一旦有较严重的事件发生,上司就可能怀疑到这种人头上。
4.被上司列入黑名单者不宜深交。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司将哪些人视为眼中钉,如果与“不得志”者走得太近,可能会受到牵连,或许你会认为这太趋炎附势。
但有什么办法,难道你不担心自己会受牵连而影响到晋升吗?不过,你纵然不与之深交,也用不着落井下石。
表里不一太正常有人说,职场如战场,稍不注意,哪怕是一颗小小的“流弹”也会击中你的“命”。
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对于那些我们看得见的敌人,我们可以防患于未然,可是对于那些职场里涌动的暗流呢,我们是否也能清楚地知道呢?是敌是友不会写在额头上,当不安的因素袭来,一场影响你职业生涯的暗战,或许早已打响。
有的人不一定非跟你过不去,但却有意无意地排挤你,你的努力工作被认为是表现欲强,你对同事的关心被认为是虚情假意,同时还会不经意间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来攻击你。
在这种“暗箭”之下,你的工作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怎么应对就成了当务之急。
志茜与小韩差不多是同时进这个单位的,但他们并不怎么来往,大概是两人性格相差太大了。
志茜特别开朗,每个同事和志茜关系都很好,而小韩比较内向,每天都看他皱着眉头,不知道在烦什么事情。
因为志茜的工作表现和平时的为人处世,领导准备提升志茜,正好他们办公室主任要退下来,领导找他谈话,让志茜接这个位子。
也不知道这次谈话内容怎么被小韩知道了,他就开始冷嘲热讽,意思是:志茜是个圆滑的人,很会拍马屁。
他也不顾忌什么,这种话就当着所有同事面前说了,让志茜特别尴尬。
志茜也不和他一般见识,就等着“任命状”批下来。
“任命状”如期批了下来,但他们单位有这样一种规定,就是还要等一段时间,征求大家的意见,才能正式走马上任。
这虽然是走走形式但既然是规定也不得不遵守。
但过了一个星期,上级领导来找志茜谈话了,很严肃的样子。
他说单位收到了匿名信,说志茜生活作风有问题,还煞有介事地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有某个女人进了他的家”。
看了这样的罪状,志茜差点吐血,这一老掉牙的招数现在居然还在使用,大概是觉得志茜爱人在外地工作,志茜就会有被怀疑的理由,信的署名是“一个打抱不平的同事”。
志茜第一个怀疑的人就是小韩,因为平时嫉妒排挤抢功总少不了他的份,而他在一开始的表现也实在让志茜怀疑。
幸好领导对志茜特别了解,也对这种匿名告状的形式不屑一顾,最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志茜还是如愿升上了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在志茜升职之后没几天,小韩主动提出了辞呈,这样志茜就更确信是他了,虽然志茜对小韩不算太了解,但从这段时间他的表现,已经猜出大概了。
小韩的匿名信并没有影响志茜升迁,但从这件事使他确实领略到了“暗箭”的厉害。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武林外传》中,小郭轻巧巧的一句自嘲,道尽了江湖险恶。
职场如江湖,有时,办公室里的明争暗斗,比真实的江湖更加激烈残酷,虽不见刀光剑影,自有人频频中招。
在这些伤人不见血的“武器”中,最可怕的莫过于“暗箭”。
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即使你的同事天天和你在一起对你微笑,你可能到了被炒鱿鱼时还不知道是谁在你的上司和老板面前打你的小报告,说你傲气,工作上难以配合。
其实你不是骄傲,你只是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笑不出来,不想为陌生人浪费你周末的时间参加所谓的公司活动而已。
面对身边嗖嗖而过的暗箭,一味躲避江湖,做职场逃兵当然不足取,可弄得遍体鳞伤还咬牙不流泪,也不是英雄所为。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职场上,只有时刻注意到身边潜在的危机和暗中放箭的敌人,并做好防范攻略,才是纵横捭阖,步步高升的不二法则。
有三种人最喜欢放暗箭,需要谨防之。
其一为蟑螂型。
典型特征:爱打官腔,卖弄风情,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喜欢出风头,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吹牛拍马,巴结上司,极尽谄媚之能事。
这种人在职场中地位并不高,但往往势力很大,像蟑螂一样无处不在。
防范攻略:这种小人,如果他们做的不是太过火,大可不必去理他们。
但最好能试着表面上与他们和平共处,尽量与这种人搞好关系,充分利用他们接近领导的特长,为你所用。
几句奉承的赞美,几次善意的微笑,这些对于品德无碍,但对你的职业升迂,个人机遇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遇到他们故意作弄人时,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最好高风亮节,不与小人一般见识,当然适当的时候,你也可以反击一下,因为这种人一般都欺软怕硬。
其二为老鼠型。
典型特征:阴险狡猾,爱打小报告,爱做小动作,爱给人穿小鞋,时时都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惯于剽窃他人的创意,冷不丁会偷袭你一下,但不具备致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