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道路施工方案

矿山道路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地理位置及环境 (1)2、工程结构特征 (1)3、工程特点 (1)二、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 (1)1、施工技术准备 (1)2.施工段划分 (2)3、施工运输道路 (2)4、施工用电 (3)5、施工用水 (3)三、施工进度计划 (3)四、劳动力计划 (3)五、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3)六、施工质量计划 (4)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1、施工测量 (4)2、土方开挖、回填及路基夯实 (5)3、三七灰土施工 (5)4、水泥碎石施工 (6)5、模板工程 (7)6、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7)7、纵缝、胀缝、缩缝施工 (9)8、路缘石的施工 (9)八、质量保证措施 (10)九、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2)金川矿区东路贫矿开采工程——卧式砂仓场地及十一号道路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地理位置及环境本工程为金川矿区东路贫矿开采新建卧式砂仓场地及为砂仓场地新修运输道路,砂仓场地位于44行原矿转动矿仓旁,砂仓场地与原矿转运矿仓之间有一条修建多年的铁路,在铁路北边修建十一号道路,与砂仓场地的北侧相接,形成运输通道。

铁路修在山脚下,所以新修道路在山上,依山相伴,需开山修路。

道路总长357.656m,设计路面宽度8m,设有路肩,填石边坡的外侧用毛石填筑。

路边靠山体一侧设排水沟。

2、工程结构特征道路总长357.656m,设计路面宽度8m,道路至下而上为原土夯实(压实度>93%)、250厚块石基层、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50厚、C30水泥砼面层240厚。

道路两侧铺C25砼预制平道牙。

靠山一侧在道牙外侧用片石修砌600×600mm的排水沟。

道牙及排水沟外侧修路肩,路肩宽度根据地形坡度确定:横坡大于25度时,挖方路肩为1m,填方路肩为1.75m。

路堤高度大于等于2m时,路肩宽度为1.5m,小于2m且外部地形平坦为1m。

3、工程特点本工程所在位置全部在山上,需开山修路,原始路基为山体,属六类岩石土,开挖路基需先用砼破碎机将山体破碎,再用铲运机和装载机将土石运出现场。

另外所修道路位于已修铁路边,净距离不足4m,为保证安全,施工时需沿线铺设封闭安全网,将铁路与施工区隔开,保证安全施工及铁路正常运行。

二、施工组织及施工部署1、建立工程管理组织机构本项目被列为公司重点工程,采用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二级项目部,由有经验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施工,履约土建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本着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组建,选派具有开拓精神、经验丰富、勤奋实干、科学务实且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施工组织机构图2、施工工序安排:土方开挖(破山开垦路基)—→土方回填—→原土夯实—→施工路段涵洞施工—→块石路基施工—→水泥稳定层施工—→砼路面施工—→道路两侧铺路缘石—→砌排水沟—→道路两侧路肩施工—→回填土处砌挡土墙2、施工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执行。

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书面解决图纸及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以便施工正常进行。

3、施工运输道路所修道路在山上,只有将山体破碎,土石方拉运出施工现场,形成的道路路基作为施工运输道路,因道路设在铁路边,路基形成后,尽快铺设安全防护栏,将铁路和现场分开。

因开挖山体和铁道线相近,开挖后只能形成一个狭长地段,机械施工效率低,为加快开挖进度,所施工道路中段过铁道线搭设临时通道,采用混凝土修筑宽6m的铁路通道。

4、施工用电施工路段占线长,接线用线量大,在卧式砂仓场地处设一级配电箱,就从此配电箱中引出,采用3×25+2×10mm2电缆铺设,做到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管理。

5、施工用水主管使用焊管ф108引出,再用ф48焊管顺施工道路沿线铺设临时施工用水管道,供道路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用电、管道布置及场地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

具体工程量见现场签证单。

三、施工进度计划时至冬日,不是道路施工季节,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冬天可进行路基处理,将需开挖的山体用破碎机破碎,运用现场,形成路基,天气转暖后,再全面施工。

道路主要工序进度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附表。

四、劳动力计划各施工段平均劳动力计划表五、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本着满足施工、合理调配、科学使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配置。

施工机械计划表六、施工质量计划执行有色冶金颁发的验收规范,工程的合格率达到100%,争创部优。

七、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测量1)中心线控制(平面定位)本工程采用中心线控制法。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为基准点,采用直角坐标法引测道路四个角的控制点。

控制基点为深埋控制桩,桩顶埋钢板刻线标识。

测设型经纬仪,控制基点和道路中心线控制点的测设精度要求须达到下表。

采用T2控制基点经复核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规划部门复测验线,办好验收手续后将控制点刻画在控制桩顶的预埋钢板上。

控制基点和中心线控制点测设精度(mm)控制桩采用200×200×500mm混凝土桩,桩顶埋设100×100×4钢板,刻划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点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点引测,对各高程控制点要进行闭合复测,使这些高程控制点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报请建设、监理单位复核后,埋设高程控制桩。

3)标高控制除依据控制桩外,还应以其相接的厂区道路做参照,进行施工。

2、土方开挖、回填及路基夯实1)因道路位于山上,山体坚硬,属六类岩石土层,采用砼破碎机将山体破碎后,用铲运机和装载机将土石方拉运出现场。

2)土方开挖前应将各段的测量标高与地基基层设计标高标注在测量控制桩上,用破碎机破碎时,应有测量人员跟随,随时了解开挖情况,严禁超挖。

3)当路面的自然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应对路基进行土方回填。

4)回填的土质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禁采用建筑垃圾、腐蚀土、耕地土等土料进行回填。

5)回填土应分层回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碾压夯实后,取样作密实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回填;6)采用18t压路机对回填土和路基进行碾压,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避免漏压,压实遍数6—8遍。

运行中碾轮边缘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 mm,以防发生溜坡倾倒,边角压实不到之处,应辅以人力或小型夯实机具夯实。

7)回填土及路基压实前应对填土洒水润湿,填土的含水率应适中: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土料的含水率一般宜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晾干、换土回填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湿润。

8)原土路基每边宽出砼路面300mm。

3、块石基层施工1)路基夯实,压实度达到0.93以上时,才可进入铺块石基层工序。

2)采用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10m左右在道路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

3)基层石料强度不低于3级,块石高度为14~18cm,嵌缝料采用碎石或砂砾,嵌缝分两次施工,第一次嵌缝料粒径采用2~4cm,第二次嵌缝料粒径采用4)块石的嵌缝料必须分层施工,按照设计厚度铺设150mm块石后,铺第一层嵌缝料,适量洒水后,用18T压路机反复碾压至少8遍以上,使第一层嵌缝料完全进行块石内,块石基层形成基本稳定层后,再铺设第二层嵌缝料,适量洒不后,用18T压路机反复碾压,反复碾压至少8遍以上,使嵌缝料将块石缝隙填满,碾压不再变形,即达到稳定基层。

5)块石层每边宽出混凝土面层300mm。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1)在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拌合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施工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2)摊铺混合料前,应对下部基层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

先洒水,保证垫层表面5~10cm范围内含水量达到5%以上,以免混合料水分散失;如果下承层表面有松散现象,用压路机将下承层碾压密实,然后进行铺筑。

虚铺厚度根据实际压实度确定。

当铺筑长度达60—80m时,用压路机开始碾压。

3)采用18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既为一遍。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

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洒大水碾压,并且头两遍碾压速度较慢。

碾压顺序、速度和遍数如下:以上压路机组合共碾压8遍,经现场检测,基层压实度达到93%的要求。

碾压结束后,人工把两边按设计坡度1:1进行整修。

4)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以后,全幅每20m目测压实度薄弱点检测其压实度,若合格则检验下一段,若不合格继续振动辗压,经试验,振动6遍后,完全满足压实度的要求。

5)一作业段以60~80m为宜,太长则受到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太短则压路机的碾压接头太多,影响平整度。

6)压实度检测合格后,水车洒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上用砂粒压好以免被风吹掉,同时封闭交通。

7)水泥稳定砂砾层每边宽出混凝土面层300mm。

5、模板工程1)路面施工用模板,采用[24定型槽钢,没有标准型号的槽钢,可用两种以上型号的槽钢拼焊,以保证其高度符合混凝土路面厚度要求。

2)模板加固措施直线段模板:在槽钢外侧加焊固定支架,间距3m,作法如图所示:3)将一根直径20 mm的钢筋做成三角形,钢筋两边焊在槽钢上,另一边焊一块200×100×10mm的钢板,钢板上打上22 mm的圆孔,将直径20的钢钎通过圆孔打入地下,将槽钢从两个方向固定,槽钢不会变形。

同时,在槽钢背面的两端头10 mm的位置焊接两根钢筋,在支槽钢接缝时,将木板备在钢筋后面固定牢固,保证施工的混凝土路面在两个槽钢接缝处不会出现错台现象。

4)支模前,在水泥碎石层上,槽钢的下部用1∶2水泥砂浆铺设厚10mm左右、宽150mm的找坡找平层。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的隔离剂。

6)模板拆除后,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道路边缘进行修整,以保证接缝处的直线连续。

7)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6、混凝土工程的施工1)设计车行砼路面:混凝土强度为C30,厚度为240mm,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由建设公司搅拌站搅拌运送至现场。

混凝土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应出具出厂合格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