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洪祥老师-我在大桥的五年

苏洪祥老师-我在大桥的五年

苏洪祥老师:我在大桥的五年1999年6月27日下午3时,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董事长顾蕴玉和校长丁渭道,在我以前的学生赵佐邦夫妇陪同下,冒着滂沱大雨,驱车来到省天一中学,找到我的家中。

当知道我在送走现任的高三文科班之后,将离开工作了四十年的无锡县到市里定居,就想返聘我到他们学校任班高三语文。

顾董事长的大名,早已耳闻,知道她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老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党代表会的代表,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

她能冒雨来邀请我加盟大桥中学,我是被感动了。

但是民办中学的家长,对教师要求近乎苛刻;市里学生难教,这些早已耳闻,所以我不敢贸然应允,唯恐辜负了信任,我只是说“让我考虑考虑”。

在闲谈中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了,董事长见我仍未明确表态,就换了个角度问我:“听说苏老师有个孙子在读小学。

你来吧,我让他到大桥来读初中。

”这一问可“击中”我的“要害”了:大儿媳早唠叨着要我帮她儿子,去大桥读初中,可是,市里教育界,我是“两眼一抹黑”,能有什么办法呢?因此听到顾董事长这么一说,那是“正中下怀”。

待遇一句没问,便立即表态:“那就让我试试看。

”这一“试”就“试”了五年。

大桥的五年,延长了我的教书育人的生命,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增添了许多新同事和学生。

遇到了一位可敬的领导我这里说的当然是顾蕴玉董事长。

到校后不久,因不堪病足之苦,我想托她找个市里的名医看看。

她很重视,当天下午,就派车陪同我去市中医院。

不顾天热,领着我爬上四楼,找到骨科主任拍了片。

片子送苏州医学院请教授看,结论是“要立即动手术”。

从学校和我个人讲,都不想接受这样的结论。

董事长就说:“到101医院再去看看。

”她还是要陪我去,我实在不好意思了,就说:“你别去了。

写张条子,叫校办朱老师陪我去就行了。

”她笑着对我说:“苏老师,我去不去是大不一样的。

”她又随车到医院找到院长,院长又陪我去拍片。

片子出来后,他把正在会场开会的骨科刘主任叫了出来。

刘主任看后说:“陈旧性创伤性关节炎,没有大碍。

疼痛,忍得住就忍忍,到实在忍不住了,再考虑手术。

”在回程的车上,我对董事长说:“我来大桥,尚无尺寸之功,您却两次不顾炎热,陪送我去找医生,实在是太过意不去啊。

”她听后真诚地批评说:“你想得太狭隘了。

我这样做,是因为你已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了四十年。

”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这样说。

之后我常将此事告诉人家,并说:“没有宽广的胸怀,没有悉心的体察,就绝对不可能说出这样的回答。

”记得1999年的国庆前一天,我稍提早些回家。

楼梯上正好碰到董事长,我只好告诉她说:“我母亲今天要来。

”没想到之后的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读了你的《耕耘集》,我对你的母亲很感兴趣,我要来看看她。

”她真的来到我的家,坐了好一会儿。

此事也深深地令我感动,她是如此之忙,竟然会来看望一个农村老太婆。

短短的四五个月里,这已是她第三次上我的门了。

说句大实话:我在县里工作四十年,还从没有那个领导上门超过这个数。

她知道我喜欢集邮,将参加党代会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的纪念封赠我;去美国探亲回来,又送我深海鱼肝油丸;我还曾从她手里接过千元红包。

这样的红包,于我称得上是“空前绝后”。

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很看重知遇之恩的。

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因此,在大桥的五年中,我依然保持了“没请过一天假”的纪录。

虽说,仅任一个班的课,可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有早读课的日子,我总是6:45左右到校。

汽车脱班,我就打的,唯恐误了学生。

辛苦自有回报,2000年的夏天,我送走了来大桥的第一届毕业生。

当高考成绩公布后,董事长立即给我打电话祝贺:“苏老师,你把这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一年来压在我心上的石头落了地。

在以后的两届的高考中,我仍没有辜负董事长的厚望。

2002年那届高考分出来后,班主任钱红菱说我是“创造了奇迹”,最后一届的考分,仅次于一中,为我的教师生涯,又加了个圆满的句号。

我不仅感激董事长对我的关怀,更钦佩她无私无畏的人格和实事求是的教育思想。

2003年10月,在全国高级中学校长会议上,她的发言,可说是“掷地有声惊四座,披肝沥胆斥时弊”。

她力主“英才教育”,认为“什么样的人上什么样的学校,这就是公平”。

她讲话中再三强调要“求真务实,不能跟风搞花架子”、犯“多动症”。

她还驳斥了“教育产业化”的主张,认为“这样必然会剥夺了有才能却无权无钱家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从源头上扼杀了人才。

”抨击了由此派生出来的“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名,其实是稀释了优质教育”的时弊,她讥之为“牛奶冲水,只是为了赚钱罢了”。

在这样的会议上,说这样的话,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如今蜚声海内外的、拥有超亿元资产的大桥民办中学,是她和同仁们克服重重阻力,历经十年的艰辛创立起来的,可是她在教师大会上多次表白:“当我离开大桥中学的时候,将拍拍衣衫,不带走一钱一物。

”她还说:“大桥中学的一切,是属于无锡市全体人民的。

”这又是何等的襟怀!有次,友人送我两盒中国名茶“铁观音”,我忽然想到:“铁观音”不正是董事长人格的写照吗?对家庭困苦的学生,慈爱为怀,体贴入微:对不正之举,横眉冷对,不让寸分。

因此,我送了一盒给她,聊表景仰之情。

在大桥中学2004届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校领导要我代表高三任课教师发言。

虽是即席讲话,但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会后好几位家长对我说,你的讲话,使我们听得掉了泪,甚至连教务处陆惠荣副主任也这么对我说……张校长要我将发言整理出来,准备在学校的网上发布。

——这是我在学生集会上的最后一次的讲话。

2004年6月7日,送完语文高考,我告别了已站了四十五年的讲台,开始了“每一天属于自己的”退休生活,开始做我以前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

结识了一批可亲的同事五年中的另一个收获,是我又结识了一批可亲的同事。

先说我任课的三届班主任,第一位是朱顺中老师。

那个雨天的下午,董事长向我全面介绍了他。

他时任校办主任兼校长助理,还兼任我要去任课班的班主任,教政治。

董事长称赞他很有才华,待人诚恳,实干精神强,说他一定能配合你……一年下来,应验了她的话。

由于我是第一次面对城市学生,所以在教学中,仍然有许多不适应。

特别是我管教特严,脾气又急,少数学生接受不了。

朱老师知道了,总能找他们谈,替我去化解矛盾,从而使我顺利“转型”。

之后,我俩成了“忘年交”,他曾几次到我家中聊天。

有年春节,他和班上的黄晓丹同学一起来我家吃了顿中饭。

临走时,我赠他一册《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碑刻集》,他下次来时回赠我一册钱穆的《人生十论》。

2004年教师节那天晚上,彭亮等部分学生,在“运河人家”,设宴为朱老师去海外进修送行,我也被邀参加。

这时,朱老师向我讲了离开大桥的缘由,听后很沉重。

我总感到,他的离开,对大桥来说是一个损失。

最近他告诉我:他心中最喜欢的还是教育,出国攻读的是教育学、到国外去考察最多的还是各种学校,回国以后,在新区的一所国际学校任副校长,现在又在太湖广场和朋友一起创办少儿英语培训学校,已颇具规模,影响日盛。

2002届2班的班主任是钱红菱老师。

她出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说起来,还是我首先在领导面前推荐的:一年下来,平行的两个班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学校应部分家长的要求,决定重新分班,2班就成了“慢班”。

董事长先是与我讲任1班的课,后来为安抚2班家长,她“灵机一动”,作了变动。

我是欣然从命的,但觉得必须要选一个优秀的老师任班主任。

钱老师的事迹,在报上早就读到过,如今又知道她还是全国人大代表。

后来的事实证明,让她去任班主任是绝对正确的:可说是她挽救了这个班,缩小了和1班的差距。

高考语文,和1班仅相差三分半。

我要感激她,还因有件私事帮了我的忙。

有个亲戚被卡车撞伤,成了“亚植物人”,案子判了就是执行不了。

她知道了代我向市法院反映,还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给她的专用信封,供我给高法院寄信。

此案,虽说到受害者去世也未能执行到一文钱,但是在无锡市公检法的干预下,拿到了5万元的法律援助费。

如果没有她的关注,这援助费很可能是拿不到的。

她送我的全国人大、政协开会的纪念封,和董事长送的纪念邮品,如今一起珍藏在我的邮册里。

钱老师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她慈母般的爱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重鼓起学好功课的勇气。

大雨让教室淌满了水,我见她总是提着桶,拿着拖把,在学生到校前把积水除去。

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是她,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她。

她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大桥的事业中去的,在一届届的学生和家长中,有很好的口碑。

如今,看到她已完全康复,回到了她心爱的岗位上,我是由衷的高兴2004届的班主任是张星老师,她不仅不是我新结识的同事,而且是她来大桥任教的介绍人。

更有趣的是:她曾是我班上的任课教师,如今我成了她班上的任课教师了,生活有时真像万花筒啊。

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两次合作都很愉快。

大概是2000年的春天吧,他坐在爱人的摩托车上,来到一中的老家舍里找我,说想要调到大桥来任教,因为她的家在市里。

她从梅村中学调来天一中学的第一年,就是在我任的96届班上任课,她工作勤奋,课也上得好,因此我很乐意向大桥领导引荐了她,但是我叮嘱她千万要保密,即便调动成功了,也不能说来找过我。

后来在多方努力下,天中沈茂德校长高抬贵手,张老师顺利调来大桥了。

她的聪明才智,很快显现出来,如今已成了高中的班主任和英语高级老师。

她那个班,是我来大桥后教到的最好的班级。

记得我刚上了一个星期的课,我就给出董事长打电话说:这届学生高考,可以超二中。

结果,两年下来,高考总分超出二中13分。

我预期的目标,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张星老师乐意助人。

那个任课教师有事,她都会顶上去:或调上她的课,或代为监考。

我最难忘的是:2004年6月26日,深夜11点了,为了让我放心,她还从高考公室,直接打电话告诉我了班上语文成绩。

是的,我太在意这届学生的高考分数了,因为我不想留下遗憾离开大桥。

接着,我还要写写周明华和吴朝军两位老师。

记得我来大桥的第一年,一个人一个备课组,遇到问题没人可商量。

多少次做试卷做到头上直冒汗。

一度,头发直掉。

每次洗发,看到稀薄头发下露出的头皮,内心直发怵:担心会成秃子。

后来,备课组有两个人了,遇到问题可商量了,头冒汗情况就少了。

“找材料,印讲义,出试卷”此类的事,再不要我多费心。

不仅如此,我还从她俩身上,学到了许多新东西。

周老师来自市一中。

市一中的语文教学,全省都有名,她把市一中语文教学上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比如,增加写作训练的次数和试卷的题量等,带到了大桥,也推动了我。

吴老师来自宜兴官林中学,她的认真负责,待人热情大度,曾请办公室的同事去她家坐,在饭店聚。

平时,买了好吃的,总会让办公室的老师一起分享。

那两年办公室像个大家庭。

年老的大多是市一中退下来的,如黄宇麟、王平南、段锡明、朱忠行、过宗英等,都是省市里的名教师;杨学颖、王恒科等,又都是青年才俊。

季雨青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前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