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地理会考: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27课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自西向东流。
★四大区域的划分界线: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
区域:①西北地区②青藏地区③南方地④北方地区2、①秦岭-淮河经过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3、①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与半湿润、水田与旱地、水稻与小麦▶(气温)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河流有无结冰期、作物熟制★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如图)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0°以上0°以下温度带亚热带、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年降水量800mm以上800mm以下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为主半湿润地区为主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主要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耕地类型水田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经济作物油菜、甘蔗、棉花、柑橘、茶甜菜、花生、棉花、苹果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房屋结构斜顶平顶饮食习惯米饭面食传统运动项目游泳滑冰传统运输方式船马车4、四大地理区域: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四大地区界限:①秦岭-淮河线、②400mm等降水量线、③青藏高原边缘线。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愿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
★划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另:我国东南半湿润与西北干旱界限:400mm等降水量线。
(该线也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二、北方地区1.位置: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2、范围: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
3、①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平原面积辽阔,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和山东丘陵。
②.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③.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天然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4、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①.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②.主要农作物:东北平原(春小麦、甜菜、玉米、大豆)、华北平原(冬小麦、棉花、花生)、黄土高原(谷子、小麦、玉米)③森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④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等⑤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3.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②.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③.沙尘暴4.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①.煤、铁、石油丰富②.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为主要工业中心。
★列表比较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差异★列表比较长城南北农业特征的差异三.南方地区:1.自然环境:①.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地势西高东低。
②.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③.植被:常绿阔叶林;西南林区(横断山)和东南林区2.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①.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②.农产品:水稻、甘蔗、茶叶、生猪、桑蚕、水产。
水果:柑橘③.农业区:成都平原-----“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④.热带作物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3.资源和工业基地①、有色金属丰富②.工业区A沪宁杭工业基地、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本区西部第28课时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一、西北地区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风不度玉门关”)2、范围;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的北部3、民族:汉族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4、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降水:由东向西递减)5、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为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6、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畜牧业基地: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另外还有:(1)灌溉农业: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塞上江南”)(2)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祁连山冰雪融水)、天山山麓及盆地边缘(高山冰雪融水)7、矿产丰富稀土矿------白云鄂博。
镍矿------金昌。
煤------石嘴山、石炭井、伊敏河、霍林河。
石油------克拉玛依、南疆。
西气东输:轮南---上海。
鄂尔多斯现已成为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8、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太阳辐射强;年降水量是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9、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最长的内流河为塔里木河。
10、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新疆地形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11、主要的牲畜品种: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12、特色农产品: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甜,原因昼夜温差大)二、青藏地区1、位置范围:青藏高原(青、藏、川西)2、居民:大部分地区以藏族为主,多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圣地:布达拉宫(塔尔寺)3、藏族民居:碉楼4、环境特征: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三江源”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2)珍稀动物:藏羚羊、野驴、雪豹。
6、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①.农业生产条件:低温,但太阳辐射强(小麦单位面积亩产量高)。
②.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油菜③.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原因:河谷温度高)。
④.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7、交通和经济①.公路为主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②.铁路:青藏铁路(北段:西宁—格尔木南段:格尔木—拉萨)。
③.航空:以拉萨为中心④经济:柴达木盆地------钾盐;工业城市------西宁、格尔木、拉萨、林芝8、资源①.三大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地热。
第29课时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失分重要。
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4、“山环水绕黑土地”------东北平原:“白山黑水”的白山指长白山,黑水指黑龙江。
二、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与民族:人口分布不均,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2、城市分布: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眼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其中长春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农产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黑土肥沃,气候温和湿润,盛产玉米、水稻、春小麦、大豆、甜菜。
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甜菜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这些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重工业基地: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交通,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地区传统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第30课时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一、香港和澳门1、地理概况2、(1)位置和组成:在五带中两地都位于热带,在温度带中都位于亚热带,临海,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市,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侧,毗邻珠海市;香港由三部分组成:新界、九龙、香港岛和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组成。
(2)面积与人口:香港1100平方千米,人口670多万;澳门面积25.4平方千米,人口43万多,两者都是地狭人稠。
3澳门的经济支柱: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经济呈多元化的特征。
有“海上花园”之称,澳门的象征是大三巴牌坊。
4、香港的经济特点: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加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5、香港发达的交通。
航空:香港国际机场;海运:维多利亚港;铁路:京九线、广深线;6、香港的旅游信息和发达的教育旅游---香港迪斯尼、海洋公园、宋城、青铜坐佛、“购物天堂”。
教育---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7、地形与气候: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气候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8、国际经济贸易中心:A.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背倚祖国大陆,面向国际大市场,政策合理,良好的管理,发达的科技,资金充足。
B.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C.世界金融中心D.加工、金融业、房地产和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二、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优越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南大门”。
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2、外向型经济的壮大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的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著名的侨乡和工业基地,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
深圳毗领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商贸、信息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加强和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基础雄厚。
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2、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拥有庞大的现代工业体系,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和重要地位。
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