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心率控制
? 5 、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为室性心动 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持续性室速为持续时间在30 秒以上 或30秒内发生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者,非持续性室速指30秒内自行 终止者。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室速,多见于长QT综合征,分 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室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心室颤动,心室颤动 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需立即进行电除颤转复心律。
3
常见的心率失常
? 4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心率 一般160~220次/分,但也有慢至130 次/分或快达300 次/分的。按发 生机制可分为心房性、房室结折返性和房室旁路折返性3类,常见于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病因不明,也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 心病等。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持续数秒、数分至数小时,甚至数天 突然中止,发作严重者可引起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导致血压下降、 头晕、恶心、心绞痛或昏厥。
? 3、胺碘酮(amiodarone ) 【适应证】 ①房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和心房扑动的转复;②结性心律失常;③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以及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预防;④小剂量适用 于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力衰竭等合并的室性心 律失常。 【禁忌证】 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阻滞;高度传导阻滞;甲状腺 功能异常;碘过敏;妊娠期和哺乳期。
4
抗心律失常药(1)
? 1、缓慢型心律失常 可用阿托品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治疗。 ? 2、 快速型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Ⅰ类 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 0相除极 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 APD 和ERP。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根据药物 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类,即 Ⅰa、Ⅰb、Ⅰc 。
? 3 、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 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 或中毒。
? 4 、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 ? 5、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
? 4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用途:高血压、冠心病伴早搏、心动过速。 副作用:失眠、肢端发冷、腹胀、便秘、大剂量时有心血管抑制作用。
? 5 、地尔硫卓 用途:室上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减慢房颤、房扑的
心室率。 副作用:眩晕、口干、心动过缓、低血压。
6
围术期心律失常发生原因
? ①术前合并心血管器质性心脏病; ? ②严重电解质紊乱以及代谢性疾病等; ? ③浅麻醉下气管内插管可刺激; ? ④低温麻醉时; ? ⑤创伤、出血、应激以及麻醉药的作用等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 ? ⑥直接刺激内脏或出现内脏牵拉反射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 ⑦麻醉药物可直接引起心律失常;肌松药如潘库溴铵可加快心脏冲动
5
抗心律失常药(2)
? 1 利多卡因(lidocaine ) 【适应证】 转复和预防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如心肌梗死、强心苷中毒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室早、室内性心动过速、心室 扑动和心室颤动等。 【禁忌证】 对利多卡因过敏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等。 【不良反应】 较常见中枢症状,如嗜睡、头晕、兴奋、语 言和吞咽困难,较大剂量出现烦躁不安,肌肉抽搐,低血压及传导阻滞等。
2
常见的心率失常
? 1、心动过缓。成人心率低于60次/分称心动过缓,由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引起.
? 2 、室性早搏。按室性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5次以上的,被称 为频发性室性早搏,不足5次的为偶发性室性早搏 ;室早的类型,室 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早;三 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早;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 早称成对室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早称室性心动过速。同一导联内, 室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或多源性室早。
? 3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心房率常在220~360次/分, 一般不能全部下传心室,形成2∶1或3∶1下传,偶有1∶1房室传导 者。心房颤动,频率350 ~600次/分,心室节律不齐,120 ~160次/ 分。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冠 心病、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不少心房颤动患者的发病原因不 明。
? 2 、普罗帕酮(propafenone ) 【适应证】 普罗帕酮是一种具属广谱抗 心律失常药物。适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伴发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的预激综合征。 【禁忌证】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本药一般不宜与其他抗心律 失常药合用,以避免心脏抑制。
(1)、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 1~10s ,以延长 ERP最为显著,药物 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
(2)、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 <1s ,降低自律性,药物包括利多卡 因、苯妥英钠、美西律等。
(3)、Ⅰc 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 >10s ,减慢传导性的作用最强。药 物包括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 Ⅱ类 β受体阻滞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 L-型钙电流增加, 表现为减慢 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 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 性。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Ⅲ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药物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溴苄 铵、依布替利和多非替利等。 Ⅳ类 钙通道阻滞药,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
围术期心率控制
1
心率
? 1、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3岁 以下的小儿常在100 次/分以上。
? 2 、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 次/分)或婴幼儿超 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 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 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 ~220次/分, 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