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专业学前教育学号 ********** 姓名彭仙慧指导教师陈丽洁日期 2013年4月5日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报告是本人在指导教师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明确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对本论文导致的所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3 年月日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一、学前儿童的特点 (5)1、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 (5)2、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6)二、教育与人的关系 (7)1、教育的含义 (7)2、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7)3、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7)4、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 (7)5、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 (8)6、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 (8)7、学前教育与个体心里健康的发展 (8)三、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 (8)1、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 (8)2、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 (8)3、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 (9)4、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 (9)5、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9)6、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9)四、幼儿教师 (9)1、幼儿教师的角色观 (9)2、幼儿教师的职业品质 (10).五、总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管理学院:彭仙慧指导教师:陈丽洁摘要:学前儿童正处于整个人生发展的启始阶段或第一阶段,是生理开始发育,心智开始萌生,个性开始萌芽的时期。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随着现代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包括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思维力和记忆力的培养,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等。
学前教育课程的特殊对象是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处于人生的起跑线上,其获得的经验,所受的教育不仅仅影响到青少年期,而是会贯穿一生。
学前教育课程具有开端性、启蒙性,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关键词:学前儿童发展教育一、学前儿童的特点1、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1)体格发育特点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与婴儿期相比,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地增长。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环境、性别、营养、教育、训练、疾病等。
当疾病等因素阻碍其生长发育的不良因素克服后,会出现加速增长,即"赶上增长",也称"生长追赶"。
(2)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期先于其他各系统。
新生儿脑重370g已达成人脑重的25%,1岁时达900g,为成人脑重的60%,3岁时神经细胞的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
4~6岁时,脑组织进一步发育,达成人脑重的86%~90%。
随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质中枢调节,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加快,从而改变了婴儿期各种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而进入睡眠的状况(3)消化功能发育特点3岁儿童20颗乳牙已出齐。
6岁时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
但咀嚼能力仅达到成人的40%,消化能力也仍有限,尤其是对固体食物需要较长时间适应,不能过早进食家庭成人膳食,以免导致消化吸收紊乱,造成营养不良。
尤其是3岁小儿。
(4)在语言能力方面学龄前儿童的词汇更加丰富,可以与成人自由进行言语交流,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开始产生内部言语(即默语),因而言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初步掌握书面言语。
言语对行为的调节功能也已经比以前加强了,因而在行为方面带上了一定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5)在认知能力方面学龄前儿童的认识过程具有明确的具体形象性,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例如,有的学龄前儿童,由于成人说喝白开水不生病,他也给鱼缸内加进白开水。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学龄前晚期(6、7岁),开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
例如,知道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去了;火柴是木头做的,所以浮上来了。
同时这些活动和行为都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还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6)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方面学龄前儿童情感的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仍具有易变性、易感性和冲动性。
同时社会情感开始产生和发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
此外,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发展,但自我行动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绪的影响而转移。
开始形成了最初的个性倾向,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初步能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按成人要求逐步掌握社会规范。
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为进入小学从事正规的学习活动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
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直觉印象的束缚。
(2)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能力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在正确的的教育他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变。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3岁前,儿童已有个性特征的某些表现,但这些特征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个性的表现范围也是有局限性,很不深刻,一般只在活动的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好奇心的强弱程度等方面反映出来。
幼儿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
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对己的态度方面,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
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二、教育与人的关系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这人的发展方,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教育是根绝一定的社会要求,用一定的内容和方法,对人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引导的影响的活动。
2、教育与儿童的发展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它们之间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儿童的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目标实现过程,而教育仅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恰恰表现于教育活动的目的设置、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性认识为基础的,因为它考虑到、并顺应了儿童的发展规律,所以,与同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其它因素——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一般性的社会人文地理条件等相比较,教育的影响力量更强大,更具有决定性。
所以,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学前教育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形为的形成比较容易。
学前期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将来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4、学前教育与个体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并在成长中逐步形成自我意识、独立性及对自尊心的需求。
在学前教育的群体活动中,通过教师正面的平角、儿童的体验,儿童逐步学者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特的个性。
因此,学前教育对儿童将来个性的发展起着较大的影响。
5、学前教育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期是情感驾驭的重要时期,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初步的情感调控能力,是儿童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和重要内容。
通过教育培养、教育环境的影响,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得到情感经验的积累,从而提高情绪的调控能力。
6、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
人的个体化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望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儿童的个性能得到塑造,逐步完善自己,并朝着特定社会的要求发展,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7、学前教育与个体心里健康的发展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身心健康、个性完善、良好的的学前教育对有效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全面地发展由基金的意义,家庭与幼儿园的正面教育影响学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1、学前教育与学习成就调查研究表明: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能够在将来获得比较良好的的学习成就。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时期,在人生认识能力的法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定作用。
因此,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予积极地引导,帮助和教育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
2、学前教育与文化水平实验表明: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智商总体来来讲要高于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当然也有例外的,但是但多数是这样子的。
所以培养高智商不可缺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因为学前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重要阶段。
3、学前教育与职业发展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为个体良好个性的形成、情绪能力的发展、个体社会化的进行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是个体参与工作、与人交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
学前教育对人的社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能使个体获得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
4、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在成年期为人处世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人生态度。
由于戈塔特社会情绪发展比较良好,在处理家庭、工作等方面更为成熟,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也相对顺利,这都有利于其职业发展,从而更早的确立独立的经济地位。
5、学前教育与犯罪率学前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良好的的学前教育,儿童获得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初步发展,而且让她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人合作、分享、谦让等这些品质和行为都得到发展。
6、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未来取得更多的经济收入,为国家为社会的建设提供动力,而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将来的学业和职业和发展自身能力做好准备,它的投资对未来的收益起着间接的作用。
四、幼儿教师1、幼儿教师的角色观幼儿教师角色问题的实质就是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生活学习中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