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5章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
第5章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
双侧送、回
顶棚散流器送、双侧回 顶棚孔板送、单侧回
(2)上送上回 这种气流分布形式,主要适用于以夏季降温
为主且房间层高较低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单侧送风
双侧由内向外送风
双侧由外向内送风
送、回不在同一侧
顶棚送、回两用散流器
(3)中送风
这种送风方式在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的前提 下,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就竖向空间而言,存在 着温度“分层”现象。主要适用于高大的空间,如 需设空调的工业厂房等,通常称为“分层空调”。
置换通风可在教室、会议室、剧院、超市、室内体 育馆等公共建筑,以及厂房和高大空间等场合中应 用。
2、气流分布型式
站姿人员产生的上升气流 坐姿人员产生的上升气流
3.热烟羽流量
• 热烟羽是置换通风系统中气流运动的原动力。
在热源自然对流的上升初始阶段,热烟羽流 量小于送入气流流量。 热烟羽流量是上升高度的函数,它随着上升 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 c.将送风、回风总管设在走廊吊顶内,在房间 内墙的下部设格栅回风口,回风进入走廊内, 并由设在吊平顶内的回风总管上开设的回风口 处被吸走。
• d.对于双侧上送下回,其回风风管可以设在室 内,也可在地坪下做总回风道
3)应用场合
• 侧送方式具有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投资节省、能满足房间对射流扩散、温 度和速度衰减的要求,广泛地用于一般 舒适性空调房间的送风,其中侧送贴附 送风方式,具有射程长、射流衰减充分 等优点,用于高精度的恒温空调工程。
第5章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 和空调风管系统
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又称为空气分 布),是指合理地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 经过处理后的空气,送入空调区,从而使空调 区(通常是指离地面高度为2m以下的空间)内 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 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要求。
• 影响空气调节区内空气分布的因素有:
中送、下回
中送、下回+顶排
3. 顶部送风系统空调区的送风方式 (1)侧面送风
指依靠侧面风口吹出的射流实现送风的方式。
送风口(如百叶风口等)布置在房间上部的侧 墙处 回风口布置在房间下部或房间上部的侧墙处
回风口通常与送风口处在同一侧
1) 气流类型
• 对于温湿度控制有一定要求的工艺性空调,当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0.5℃时,侧送气流应 设计为贴附射流。
• 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 • 送风射流的参数(例如,送风量、出口风
速、送风温度等) • 回风口的位置 • 房间的几何形状以及热源在室内的位置等
送风口的形式和位置、送风射流的参数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空调区的气流分布方式
• 气流分布方式: 顶(上)送风系统 置换通风系统 工位与环境相结合的调节系统 地板下送风系统
当房间高度在3~5m,而又要求较大的送风量时,为保证 空调区内具有较均匀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可采用孔板送风。
(4)喷口送风
• 喷口送风是依靠喷口吹出的高速射流实现送风 的方式。
• 特点:送风速度高,射程远,射流带动室内空气 进行强烈混合,使射流流量成倍增加,射流断面 不断扩大,速度逐渐衰减,并在室内形成大的回 旋气流,从而确保工作区获得均匀的温度场和速 度场。
Ar≤0.0097
2) 布置方法
下面介绍4种“上送下回”的布置方法: • a.对于单侧上送下回,将送风总管设在走廊
的吊顶内,利用支管端部的风口向室内送 风,回风口设在回风立管的端部,立管暗 装在墙内,并利用吊平顶上部的空间做总 回风风管。
• b.将送风总管和回风总管都设在走廊吊平顶内, 而回风立管紧靠内墙或走廊墙面敷设
• 所谓贴附射流是指侧送风口贴近顶棚布置时, 由于附壁效应的作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 的射流。
• 贴附射流可看成自由射流的一半。
使整个空调区 处在回流之中, 从而获得比较均 匀而稳定的温度 场和速度场。
侧送贴附射 流必须要有足够 的贴附长度才行。
•侧送风口安装离 顶棚越近 •以一定的仰角向 上送风
1、原理 “下送上排”
• 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考虑设置置换通风: 有热源或热源与污染源伴生,人员活动区
空气质量要求严格,房间高度不低于2.4m,建 筑、工艺及装修条件许可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置换通风的目的是保持人员活动区的度和浓度符 合设计要求,允许活动区上方存在较高的温度和浓 度。
置换通风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减少空调能耗。
(2)散流器送风
1)散流器平送
散流器平送是指气流从散流器吹出后,贴附 着平顶以辐射状向四周扩散进入室内,使射流与 室内空气很好混合后进入空调区。这样整个空气 区处于回流区,可获得较为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 场。
散流器平送方式,一般用于对室温允许波动 范围有一定要求、房间高度较低,但有高度足够 的吊顶或技术夹层可利用时的工艺性空调,也可 用于一般公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 喷口送风主要用于大型体育馆、礼堂、影剧院及高大 空间(例如工业厂房与其他公共建筑)的空调工程。
8.1.2 置换通风系统
• 置换通风是将经过热湿处理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 人员活动区,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层较薄的空气湖。室 内人员及设备等内部热源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排风 口设置在房间的顶部,将热浊的污染空气排出,属于 “下送上排”的气流分布形式。
2)散流器下送
散流器下送是指气流从散流器吹出后, 一直向下扩散进入室内空调区,形成稳定的 下送直流气流,可以使空调区被笼罩在送风 气流中。
采用散流器送风均需设置吊顶或技术夹层,风管暗 装工作量大,投资比侧面送风要高
(3)孔板送风
• 孔板送风是利用顶棚上 面的空间为稳压层,空 气由送风管进入稳压层 后,在静压作用下通过 在顶棚上开设的具有大 量小孔的多孔板,均匀 地进入空调房间内的送 风方式,而回风口则均 匀地布置在房间的下部。
8.1.1 顶(上)部送风系统
• 原理:以高于室内人员舒适所能接受的速度 从房间上部(顶棚或侧墙高处)送出。
• 在进入人员活动区(高达1.8m)之前,把气 流速度减至容许的速度(不高于0.25m/s)。
2、气流分布形式
(1)上送下回
适合于有恒温 要求和洁净度要求 的工艺性空调及冬 季以送热风为主且 单侧送、回 空调房间层高较高 的舒适性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