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协调与配合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抓好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协调与配合管理工作既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
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关键。
本文主要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
目管理中的协调与配合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可供同行交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协调;配合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进行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建筑材料
不足、施工现场混乱、工期超时甚至质量隐患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除
了有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因素外,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配合也是不容忽视的问
题之一。
建筑工程项目要想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地完工,除了需要技术与管理
方面的支持外,更需要工程项目中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等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高质量的工程项目都是在业主、工程队以及监理等协调配合下完成的,相关的负
责人无论是在工程设计阶段还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好管理工作,只有这
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施工项目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建筑施工项目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工到甲方、监理,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1)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它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的,它的建筑外形、使用功能、
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都是多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的工程由于它要求的
科技含量较高,所以设计的专业也就较广,而这些科技的作业者一般都是单独作
业的工作,这样就会造成人员的不合理安排。
其次,就是由于现代建筑要求的现
代化就会导致每个建筑的外观以及内在结构不同,这样就会导致对于该建筑物要
有特殊的要求,它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物,这样就会增加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
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
(2)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建筑物的分包现象,而且这种分包致使分包
者只会对自己分包的作业范围内负责,而且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
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
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导致建筑
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缺陷。
其次,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
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
掌握,有的就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是新产品、新技术,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
不太熟悉,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三、做好施工协调配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充分认识协调配合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从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出发,认识到自己的本职
工作,树立一个全局的观念,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协调机制,做好协调工作。
其次就是作为工程的协调者要时刻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使自己的主观树立协调的观念,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
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2)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就是对现有的工程中的材料、工具、人员进行管理
与监督。
只有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模式,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
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3)加强协调配合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技术协调配合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
设计图纸的好坏直
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
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
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
这就
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
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
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
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
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
问题。
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
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2)加强管理协调配合
协调配合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
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
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
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
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
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①建立问题责任制度。
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
②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③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
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
此时的工作已从图纸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也更
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
通过各部门的认真
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3)组织协调配合
建立专门的协调配合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
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
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定的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应
是实实在在,或者说所有的技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签名应承担相关责任。
这些只有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并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才有可能一级一级落到
实处。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施工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协调管理也不例外,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
于不断地总结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①加强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梁板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②加强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③强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精度,
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5)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
因此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直
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工期以及质量,因此我们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我们也要努
力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对于建筑施工的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及
时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四、结语
总之,一项优质的建筑工程项目是集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
同创造的智慧结晶。
为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各专业交叉的协调管理不容忽视。
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多工种交叉施工中存在的
问题,才能够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