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与研究

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与研究

5) 根据排水管道的高程、各工程管线覆土要求和 相交管线之间的净距要求, 计算并确定其他管线的高 程位置。并将交叉点的信息填入管线综合竖向设计表 中。《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规定: 一般市政管 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 0.15 m, 其中电力管沟与其 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 0.5 m。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 于新老管线较多, 现场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很难做 到 《城 市 工 程 管 线 综 合 规 划 规 范 》所 要 求 的 最 小 净 距 值, 一般情况下只要管线净距 >0 即可施工, 但对于电 力管线与 燃 气 管 线 应 将 最 小 净 距 争 取 控 制 在 0.5 m 外[4]。
管线综合设计应与城市道路设计相结合, 并要有 准确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现状资料。各类管线要统
收稿日期: 2008- 03- 21 作 者 简 介 : 江伟民( 1982- ) , 男, 安 徽 宣 城 人 , 助 理 工 程 师 , 硕 士 , 从 事
给排水设计工作。
筹考虑, 综合安排, 执行各专业相应的技术规范, 采用 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 1. 1 管线综合平面设计原则
2 主要设计内容与步骤 2. 1 主要设计内容
管线综合设计所涉及到的工程管线一般包括以 下几种: 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电缆沟 ( 管) 、路灯电缆、煤气管道、热力管道、弱电( 电信、移 动、联通、有线电视及军用等) 管线等。根据道路不同
2008 年第 4 期
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与研究
·275·
·274·
市政技术
第 26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3) 有条件时, 过河管线尽可能随桥梁敷设。 4) 河底敷设工程管道应选择在稳定河段, 埋设深 度以不妨碍河道的整治, 保证工程管线安全为原则, 符 合 《城 市 工 程 管 线 综 合 规 划 规 范 》中 根 据 不 同 航 道 等级和河道性质所规定的安全距离。 5) 管线综合设计时应尽量减小管道埋深, 降低施 工难度。 1. 1. 3 管线交叉设计原则 1) 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 2) 非主要管线让主要管线; 3) 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4) 压力管让重力管; 5) 小口径管让大口径管; 6) 拟建管线让已建管线; 7) 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 8) 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 综 合 规 划 规 范 》规 定 的 要 求 。在 特 殊 情 况 不 能 满 足 规 范要求的距离时必须进行局部特殊处理, 必要时采取 加固措施。 1. 2 设计方法 管线综合设计主要分为一般路段管线综合设计、 过路横管管线综合设计和道路交叉口管线综合设计。 其中, 一般路段是指在非交叉口并且没有过路横管的 路段, 该范围内的各管线一般可根据各自要求自行决 定埋深。过路横管与道路交叉口处的管线综合设计需 结合各管线的覆土要求和相交管线的最小净距要求。 具 体 的 设 计 应 按 以 下 的 方 法 进 行 控 制[3]: 1) 管线平面位置的控制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 构) 筑物之间的最小水 平 净 距 应 符 合 《城 市 工 程 管 线 综 合 规 划 规 范 》的 规 定 , 当 受 道 路 宽 度 、断 面 及 现 状 工 程 管 线 位 置 的 限 制 难 以 满足要求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小其 最小水平净距。管线平面布置次序由道路红线起依次 宜为: 电力电缆、综合信息管廊、燃气配气、给水配水、 热力管、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管、污水管。 2) 管线竖向位置的控制 各设计管线均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覆土要求。 根据各管线的性质、管径和覆土要求, 管线竖向布置 次序由上而下一般为: 电力管( 沟) 、电讯管( 沟) 、燃气 管、给水管、热力管、雨水管、污水管等。 管线的最小垂直净距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但是在 实际工程中有些管线无法直接避开, 这时可以采取一 定的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例如交叉井与管线上翻绕避 或下方通过的方式,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敷设于雨、污水管道上方, 同时保证道路两侧小区雨 水可以顺利接入, 一般雨水管顶覆土需要控制在 1.5 m 以上, 而污水管道通常埋深较大, 若为起始管段, 满足 与雨水管道的最小净距即可。
4) 根据综合管线横断面图和规划、现状资料, 在 排水施工平面图上绘制其他管线的平面位置, 标注其 管径( 或沟断面尺寸) 和走向, 并且将所有的管线交叉 点进行编号。
第 26 卷 第 4 期 2008 年 7 月
市政技术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文章编号: 1009- 7767( 2008) 04- 0273- 05
市政管线综合设计与研究
Vol.26 No.4 Jul,2008
江伟民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安徽分院, 安徽 合肥 230061)
术保障。
关键词: 市政工程; 管线; 综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 990.3
文献标志码: B
Compr ehensive Design and Resear ch of Municipal Pipeline
Jiang Weimin
管线综合设计是指确定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各专 业工程管线的布设位置及与道路平面布置和竖向高 程相协调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 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为减 少道路二次开挖现象, 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 避免人 力、物力的浪费, 在专业管线设计前应当首先进行市 政管线的综合设计。国外及国内某些城市利用综合管 沟来解决管线综合设计中的难题。我国综合管沟的建 设起步较晚, 因为存在综合管沟一次性投资大, 专业 管线的各主管单位难以协调, 管沟内部的通风、防火、 排水等很难妥善处理且其断面尺寸不易预测等问题, 所以国内绝大多数道路的综合管线仍然采用管道直 埋或者部分共沟的方式。鉴于以上问题, 管线综合设 计与研究的重点是在道路横断面范围内合理安排管 位 、合 理 控 制 管 线 标 高 以 及 将 性 质 类 同 管 线 做 成 小 管 沟等方面。 1 设计原则与方法 1. 1 设计原则[1, 2]
1) 各专业管线尽量布置在规划红线以内。 2) 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相平行。 3)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平面位置宜相对固定。 从道路规划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 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没深度确定。 4) 照明电缆在路灯杆附近就近布置。 5) 条件许可时, 快车道下尽可能不布置管道; 条 件不允许时, 可在快车道下布置雨、污水管。 6) 管道之间的 平 面 距 离 必 须 符 合 GB 50289- 9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 7) 道路规划红线 50 m 以内( 含 50 m) 雨、污水管 和给水管采用单管布置, 规划道路红线在 50 m 以上 的雨、污水管和给水管一般采取双管布置方式。 1. 1. 2 管线综合竖向设计原则 1) 工程管线高程自地表面向下排列的顺序为: 电 力管线、电讯( 包括电视) 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 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2) 工程管线布置在机动车道下时, 管线的覆土深 度不小于 0.7 m。布置在车行道以外时可适当降低, 但 以不妨碍工程管线安全为原则。
6) 依据管线综合设计图进行各专业管线的具体 施工图设计。然后, 将所有图纸汇总, 进行二次综合, 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管线综合的设计。但是在实际工 程中, 时间进度往往比较紧, 汇总及调整工作只能结 合 施 工 配 合 进 行[3]。 3 管材选用
国内近几年对管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 对管材 及配件技术的发展相当重视, 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 开发和研究工作。由于管线综合涉及专业众多, 而各 专业一般选用的管材都有所不同, 所以在管线综合设 计中有必要对每种管材进行详细的规定。管材选择是 技术经济比较的结果, 而埋地管道长年累月承受输送 液 体 内 压 、泥 土 及 地 面 荷 载 的 外 压 、高 温 变 化 引 起 的 拉伸应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综合应力, 还要承受水锤冲击力, 因此管材首先应有足够强度。
3) 综合管沟的设计 所谓综合管沟, 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即 在 城 市 地 下 建 造 一 个 隧 道 空 间 , 将 市 政 、电 力 、通 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 设有专门的检 修口、吊装口和检测系统, 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 和管理。综合管沟可以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 节约城 市用地; 减少道路的杆柱和架空线等, 并保证城市的 整体景观。当道路空间较小或者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 市, 可考虑采用综合管沟的方式。图 3 为综合管沟示 意图。
的功能、等级和形式, 在具体设计时应依据周边现状 和城市专项规划确定管线种类和断面大小。
管线综合设计的成果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总体布置图 一般采用比例尺 1︰5 000~1︰10 000, 在现状地 形图上绘制, 包含设计管线在城市管线系统网上的位 置, 沿线的重要建筑物、单位、立交、桥梁、隧道、现状 道路、规划道路和规划布局等。 2) 平面设计图 一般采用比例尺 1︰500~1︰1 000, 在排水施工 平面图或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应标明所有管线的平面 位置、走向和检查井( 或设备) 位置, 标注管线的管径 ( 或沟断面尺寸) 和所有管线交叉点编号, 注明沿线的 规划布局和道路宽度、分幅。 3) 竖向设计表 竖 向 设 计 表 应 反 映 出 管 线 交 叉 处 的 道 路 桩 号 、路 面高程、上方管线管底高程和下方管线管顶高程, 通 过以上数据可验证管线覆土和相交管线净距是否满 足规范要求。 4) 横断面设计图 横断面设计图主要是反映道路标准横断面的布 置 、各 类 管 线 平 面 定 位 、管 线 之 间 的 中 心 间 距 以 及 管 线与建筑物的间距等。 2. 2 主要设计步骤 管 线 综 合 设 计 的 主 要 步 骤 如 下[3]: 1) 进行管线综合设计首先应当收集完整的现状 和规划资料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常用管材与价格。设计 人员应当在进行设计之前向业主提交所需的资料清 单, 而业主应根据清单尽可能的将全部资料提供给设 计单位。现状资料主要包括: 现状管线的物探资料、现 状管线的竣工资料和现状管线的设计资料。规划资料 主要包括规划管线的种类、管径和走向等。 2) 要求道路专业提供道路设计平面图、纵断面图 及横断面图, 桥梁专业提供桥梁设计平面图和横断面 图 。然 后 根 据 道 路 与 桥 梁 条 件 以 及 现 状 和 规 划 情 况 , 进行综合管线横断面的设计, 确定各工程管线的平面 位置。 3) 根据道路和桥梁设计图以及已确定的综合管 线横断面图先进行排水管道( 雨、污水) 的设计, 因为 雨、污水管道为重力流管道, 其高程受现状管道以及 出水口标高限制, 管线交叉时较难调整, 所以应首先 确定其高程位置。GB 50014- 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要求雨、污水管道管顶覆土不小于 0.7 m 即可, 但 是 为 了 使 给 水 、煤 气 、热 力 、电 力 以 及 弱 电 等 管 线 可 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