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推荐】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第一章平衡营养合理膳食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一、营养物质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三、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品来源和缺乏症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食品来源缺乏症维生素A 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等夜盲症维生素B1瘦肉、米糠、麦麸等脚气病维生素C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坏血病维生素D 动物肝脏、牛奶、鸡蛋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铁瘦肉贫血钙虾皮、鱼、牛奶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四、消化和吸收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的概念不同器官的吸收能力不同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五、1、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物质 消化部位消化酶消化终产物 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 胃、小肠胃、胰蛋白酶、肠肽酶 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小肠胰、肠脂肪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4、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1、血液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2、各种血液成分的正常值正常值范围红细胞(RBC)男 4.0×1012~5.5×1012个/L女 3.5×1012~5.0×1012个/L血红蛋白(Hb)男120~160g/L女110~150g/L白细胞(WBC)4×109~10×109个/L血小板(PLT)100×109~300×109个/L4、人体白细胞数量少,抵抗能力低;白细胞多,有炎症。

5、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6、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气体重的7%~8%。

一次失血超过30%(1200mL~1500mL)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400mL以下),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7、三种血管的特点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出血的初步护理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厚大小快压住近心端静脉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薄小大较慢压住远心端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极薄极细最慢处理出血处8、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9、通过比较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10、联系实际了解心率和心输出量1、心率: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2、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是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11、通过实验了解血型鉴定的方法用A型标准血清(含抗B凝集素)和B型标准血清(含抗A凝集素),分别与受血者血液相混合,根据红细胞有无凝聚A型血清+受血者血液B型血清+受血者血液受血者血液未凝聚未凝聚O型未凝聚凝聚A型凝聚未凝聚B型凝聚凝聚AB型12、13、心脏内血液流动方向:都是从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保证血液只朝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倒流。

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动脉14、淋巴循环的特点:单向流动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1、 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毛细淋巴管:起始端是盲端呼吸系统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肺泡数量多;肺泡壁由2、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3、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4、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肺被动扩张和回缩 肺内气压下降和升高 吸气和呼气 体内气体的交换CO 2 O 2O 2 CO 2血液 组织细胞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血液由静脉血 变成动脉血血液由动脉血 变成静脉血5、6、7、排尿途径 : 肾单位→肾盂→输尿管→膀胱(暂存)→尿道→体外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1、眼球的结构肾小体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肾脏 肾实质 肾盂 皮质 髓质肾单位 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终尿。

2、视觉的形成物体距离 睫状肌 晶状体 清晰物像位置 远 舒张 凸度减小 视网膜上 近 收缩凸度增大视网膜上4、近视眼和远视眼晶状体折射冲动物体反射的光线 成像于视网膜视神经传导视觉中枢视觉形成眼 病理原因清晰物像位置 矫正(眼镜) 晶状体凸度 眼球前后径 近视眼 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 戴适度的凸透镜 远视眼过小过短视网膜后戴适度的凹透镜7、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9、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感觉神经末梢:又叫传入神经末梢。

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传出神经末梢:又叫运动神经末梢。

所有的反射活动都需要经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5、耳的结构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咽鼓管、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振动冲动传导6、听觉的形成:声波 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 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形成 听觉中枢 8、神经元(神经细胞) 细胞体 突起 树突:接收外界信息 轴突:传递信息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1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2、脊髓结构和功能脊髓位于椎管里,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

脊髓灰质在中央,呈蝶形。

脊髓不仅具有反射功能,还具有传导功能。

13第五章正常发育健康成长1、体液调节:激素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最重要的形式。

2、理解常见激素的作用激素名称分泌器官主要功能分泌不足分泌过剩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呆小症成年:厚皮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胰岛调节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第六章坚持锻炼强身健体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结(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4、骨骼肌:收缩运动动力作用第七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3、常见传染病的区别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发病季节病例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黏膜、肺飞沫、空气传播冬、春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消化道传染病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饮水和食物传播夏、秋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等血液传染病血液和淋巴吸血昆虫传播四季症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出血热等1、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粘膜第二道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功能是: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

2、传染病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