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机构的建立为了加强培训的力度,充分体现出培训在员工生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厂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厂长成员:厂副职及各单位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培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具体由培训管理员及各车间培训负责人负责。
二、新员工的教育培训(一)坚持“三级培训”制度:入厂(厂级)培训、岗前(车间级)培训和岗上(班组级)培训。
(二)新进厂的员工必须先进行入厂培训,时间为10天,由厂技术科负责。
培训管理员负具体责任。
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文化培训: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厂的发展简史、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产品结构等情况。
2、讲解安全生产的概念、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使新入厂的员工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思想。
3、介绍我厂的安全情况,包括我厂生产特点、设备分布情况(重点介绍接近要害部位、特殊设备的注意事项),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介绍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内设置的各种警告标志和信号装置等。
5、介绍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和教训,抢险、救灾、救人常识以及工伤事故报告程序等。
6、讲解厂安全规程,包括通则、电气常识、高空作业等。
7、有关火工品管理及消防方面的有关知识。
(三)新工人厂级培训合格分到车间后,车间要对其进行不少于8天的培训,车间主任负第一责任。
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车间的概况。
如车间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及其特点,车间人员结构、安全生产组织状况及活动情况。
2、介绍车间危险区域、有毒、有害工种情况,车间劳动保护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对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项,车间事故多发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
3、介绍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文明生产方面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4、根据车间的特点介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讲解具体工种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技术参数、操作规程、常见故障及维护。
5、介绍车间防火知识,包括防火的方针,车间易燃易爆品的情况,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
6、组织新工人学习车间安全生产制度和具体工种的安全规程,并教育新工人听从指挥,安全生产。
(四)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并要由有经验的工人带领实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的时间,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1、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
重点介绍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交待本班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
2、讲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重点讲思想上应时刻重视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介绍各种安全活动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
告诉新工人出了事故或发现了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领导,采取措施。
3、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爱护劳动保护用品和文明生产的要求。
4、实行安全操作示范。
组织重视安全、技术熟练、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安全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讲解,重点讲安全操作要领,说明怎样操作是危险的,怎样操作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规程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转岗安全教育转换新工作岗位,主要指员工在车间内或厂内换工种,或转到与原工作岗位操作方法有差异的岗位,教育内容参照“三级培训”的要求确定,需进行车间、班组二级安全培训。
但转岗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厂培训部门对特殊工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许可证方准上岗作业。
(一)车间内部转换工种,车间要对其进行不少于5天的岗位培训。
(二)车间之间的调动,由接收车间对其进行不少于5天的岗位培训。
(三)临时性的替岗,班组长要交待清楚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告知替岗人员的危险因素及其它相关要求。
四、全员在岗培训(一)全员在岗培训指在岗员工的继续教训和复训,提高其各方面技能。
(二)全厂在岗员工1年内必须轮训一遍,培训内容可综合厂级和车间级培训内容。
(三)培训管理员年初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逐月分解,根据工学矛盾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培训工作。
(四)各单位和相关教师要根据培训管理员和培训计划要求做好培训工作,需有调整及时与培训管理员联系。
(五)其它要求详见《培训班管理制度》。
五、要求(一)只有上一级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分配到下一级单位,厂部由技术科负责,车间由车间主任负责。
(二)每一级的培训必须形成教材,入厂培训的教材由培训管理员负责,把相关内容分配给相关人员,各相关人员要积极配合,按培训计划的要求完成。
车间级教材由车间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分配到个人。
(三)各级培训要有记录,有考核。
没有培训记录视为没有培训。
(四)各级培训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
(五)员工要按要求参加公司、厂和车间举办的各种培训和学习,不得旷课、迟到、早退,否则参照《员工培训工作考核标准与细则》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
(八)员工要服从培训管理人员或授课老师的管理,否则按厂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如未对员工进行培训,导致员工技术水平低、操作失误或不当,造成事故,各级培训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九)要求各级培训必须使用统一专用的培训记录本,要求记录授课人、授课时间、授课内容、听课人数、缺勤人数的情况,并要有听课员工签字。
(十)厂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员工培训考核制度为健全陈选厂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促进我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培训考核领导小组组长:厂长副组长:生产经营副厂长成员:各车间、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培训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技术科负责人担任,具体负责员工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
二、考核内容考核包括对单位考核和对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两部分。
对单位考核以各单位的培训效果、培训执行力度和创新培训方式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见表1);对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以对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等知识的掌握、授课时间、考试成绩和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见表2)。
三、考核方式(一)对各单位的培训考核实行“月度考核”,考核结果在次月5日前报送经管科,考核结果与一级市场百分制挂钩,占一级市场百分制的15%。
(二)对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实行“季度考核,季度兑现”,车间考核结果的60%和个人考核结果的40%之和作为车间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个人考核结果的100%作为科室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与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
1、对车间管理人员个人培训考核成绩在车间所有考核人员前40%则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上浮40%,中间40%上浮30%,其余不浮动。
2、对科室管理人员个人培训考核成绩在科室所有考核人员前40%则个人的月度管理奖挂钩上浮30%,中间40%上浮20%,其余不浮动。
3、主任外车间负责培训人员参照所在车间副主任的考核上浮标准的90%进行奖励。
4、其它负责培训工作人员视单位考核成绩进行适当奖励。
四、考核标准(一)车间考核标准具体见表1表1 车间培训工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序号标准考评方法评分标准分值基础管理(1.5分)1有具体负责本车间员工培训工作人员。
查实际情况无员工培训工作人员扣0.5分。
0.5 2月度有计划、小结,按照计划实施,半年及全年有总结。
年终有培训需求计划。
每项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效果评估。
员工培训纳入车间二、三级百分制考核。
查实施、工资分配记录和培训需求计划未按规定下发培训计划扣0.2分;未按月完成培训计划扣0.2分;需求计划不切合实际扣0.2分;缺少培训效果评估扣0.2分/次;员工培训未纳入车间二、三级百分制考核扣0.5分。
1培训实施(6.5分)1按车间计划实施的培训班每次有合适的教材或自编讲义。
查讲义无讲义不得分;讲义质量不符合要求扣0.2分/份。
1 2 按照厂培训计划实施。
查记录不按计划实施扣0.2分;随意变更扣0.1分0.5 3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项目以上级单位提供的数据和厂的记录为依据迟到、早退扣0.1分/人次,违纪扣0.5/人次,不及格扣0.2分/人次,不积极参加扣0.2分/人次。
2 4岗前和岗上培训符合厂要求,新工人符合师傅带徒弟要求。
查记录不符合要求扣0.1分/人次。
1 5 每月进行现场提问。
查记录或抽查员工无记录扣0.2分;提问效果差扣0.2分/人次。
2 6 培训资料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查记录不符合要求扣0.1分/处。
1培训效果(6分)1 新入厂员工熟悉岗位知识。
抽查考试或提问抽查新入厂员工对岗位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人次不及格扣0.2分,平均成绩每低于80分扣0.2分/10分。
2 2一般岗位员工熟悉岗位应知应会,手指口述表达清晰。
抽查考试或提问一人次不及格扣0.2分,平均成绩每低于80分扣0.2分/10分;手指口述不及格扣0.2分/人次。
2 3车间主任、班组长应对相关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完全掌握,并具备管理沟通技巧,熟悉企业规章制度。
抽查考试或提问一人次不及格扣0.2分,平均成绩每低于80分扣0.2分/10分。
2创新项目为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管理等方面有创新。
查创新成果评审材料由陈四楼选煤厂员工培训考核领导小组统一评定后计分。
1合计15 注:各单位对员工测试成绩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依据。
(二)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标准见表2表2 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考核标准序号标准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 积极参加永煤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
违纪扣0.2/次,不及格扣0.5分/次。
32 完成培训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
授课前3天上交培训讲义,无讲义不得分;讲义质量不符合要求扣0.2分。
33 完成培训部门要求的课时。
每低于1课时扣0.1分。
34 对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等有较好的了解。
由政工科组织月度考试。
考试成绩以90分为基准,每低5分扣0.1分,每高5分加0.2分35 培训效果。
培训班综合评价或教师评分≥90分加0.1分/次;培训班综合评价或教师评分≤80分扣0.1分/次。
3合计15五、其它1、由技术科在每季度首月15日前出具上季度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报厂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办按上述规定执行。
2、具体考核细则将根据公司政策及时变更。
新工人岗上培训管理办法新工人岗上培训采用老工人(师傅)带新工人(徒弟)的制度(简称师傅带徒)。
一、要求(一)新工人经过入厂培训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后,车间必须指定一名具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即师傅)负责传帮带,并到劳资办备案。
(二)徒弟的实习期为四个月,四个月期间工资享受80%的待遇,四个月考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