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考试真题

教育学考试真题

教育学考试真题
1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4)
①《师说》②《论语》③《劝学》④《学记》
2教育产生于(4 )①物质生产劳动②精神生产劳动③人的模仿④动物的本能
3初中学生的年级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区别施教,其中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生生活的(2 )①关键期②适应期③过渡期④选择期
4中学教育工作应以(4 )①班主任工作为主②思想品德工作为主③共青团工作为主④教学工作为主
5由于教学原则本身是人提出来的,因此,它具有(4 )①主观性②客观性③情感性④主观和客观统一性
6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3 )①教学文件②教学计划③课程标准④教学指南
7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3)①中心环节②终了环节③首要环节④基本环节
8一般认为,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是(2)①道德情感②道德信念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9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途径的标准是
(3)①主体活动空间②施加影响的渠道③主导作用的程度④教育机构的性质
10最先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是(2 )①夸美纽斯②加里宁③高尔基④凯洛夫
11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3)
①《论语》②《劝学》③《学记》④《进学解》
12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2 )①凯洛夫②夸美纽斯③昆体良④赫尔巴特
13学校正式出现在(3 )
①资本主义社会初期②封建社会末期③奴隶社会初期④原始社会
14对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起生理前提作用的是( 4)①自然环境②教育环境③家庭环境④遗传素质
1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1 )
①教育的性质②教育的方法③教育的效益④教育的规模
二、辨析题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所以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

但是,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①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
的认识世界;②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③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2、教师要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错)
(因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义务,教师不仅要关心爱护学生,而且还要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因此,在一些涉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是,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3、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对)(因为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发生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管理者道学生进步的协助者,为了能更好地租金学生学习,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4.考试与考查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式。

正确,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平时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试等;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5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知道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

与遗传素质、环境(指家庭和儿童生活周围的社会环境)相比,教育在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包括: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教育工作是由受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来进行的。

第三,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2、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答:(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恰当;
(5)教学语言艺术精湛;(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3、为什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因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义务,教师不仅要关心爱护学生,而且还要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因此,在一些涉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是,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

4、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生学习5、教师怎样备好课?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准备媒体。

四、案例分析题
1、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的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问题:你对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学生奥林匹克竞赛进行评价。

答成都市教育局的规定除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的办学,避免教育偏离它的轨道而成为变相教育。

这个规定也促进了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前,注重智力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向。

奥赛正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用知识的精华去武装学生,迎合教育的趋向。

但许多人却一味地为了奥赛,只注重去发展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它四育的发展,厚比薄彼,有所偏废。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竞赛,而不知其他是不健全的。

2、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

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

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教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

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

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你如何看待王老师的言行?假如你是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此事?
参考答案:(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1分);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1分)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性的原则(1分)三是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1分)。

从学生地位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个同学的错误有两点:一是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1分);二是缺乏尊重老师的爱心(1分)。

(2)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例如渗透性策略、随和性策略,在学生发生打
骂事件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关心爱护和批评教育多种方法来教育管理学生(2分);其二,班主任要加强同各门学科的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当科任教师跟学生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切忌在一方说另一方的坏话,避免师生之间矛盾的激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