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7章无线局域网-PPT课件
第7章无线局域网-PPT课件
第 12 页
FAF为楼层衰减因子,与具体的环境和工作频率有关
L=L0+10nlgd+FAF
X
7.3 IEEE 802.11标准
7.3.1 IEEE 802.11标准概述
IEEE802.11标准的逻辑结构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三种物理层 (PHY)中的一个
LLC MAC
•198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授权普通用 户可以使用ISM频段,从而把无线局域网推向了商 业化。 FCC定义的ISM频段为:902~928MHz、 2.4~2.4835GHz、5.725~5.875GHz三个频段。
•2019年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开放了2.4~2.4835 GHz频段。ISM频段为无线电网络设备供应商提供 了所需的频段,只要发射机功率的带外辐射满足无 线电管理机构的要求,则无需提出专门的申请就可 使用这些ISM频段。
第 10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L=L0+10nlgd+X
L0是第一米路径损耗;d是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 距离,单位:m;X是标准方差为σ的正态随机变 量。n是路径损耗指数,它的值取决于周围环境和 建筑物类型。
第 11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由建筑物外部面积和材料 以及建筑物的类型来决定。甚至建筑物窗口的数量 也会影响楼层间的损耗。因此,多楼层损耗模型包 括建筑物类型影响以及阻挡物引起的变化。
第 9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WLAN在室内应用时一般覆盖范围在30-100m之 间,覆盖全部或者部分建筑物。和传统的无线移动 信道相比,室内无线信道的覆盖范围更小,环境变 动更大,建筑物内的电波传播要受到建筑物的布置、 材料的结构和建筑物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室内的无线电波传播和室外一样,都有反射、绕 射和散射等多种形式,但是条件相差很大。 •通常将室内信道分为视距(LOS)和非视距 (NLOS)两种,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 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第 3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2019年,IEEE 802.11工作组又批准了IEEE 802.11 的两个分支:IEEE 802.11a和IEEE 802.11b。 •IEEE 802.11a扩充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规定该 层使用5GHz频段,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调制数据,传输速率为6~54Mb/s。
第 4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1、网络拓扑
WLAN中使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点对点 型、Hub型和全分布型。 2、网络接口 一种方法是从物理层接入网络,使用无线信道替代 通常的有线信道,而物理层以上各层不变。 另一种方法是从数据链路层接入网络。
第 5 页
X
第 7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3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WLAN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通信设备、用户终端和 支持单元 •通信设备依据功能可分为4类:无线LAN“固定小 区”、无线LAN“移动小区”、无线LAN“桥路器” 以及通信保密装置(COMSEC层)。 •用户终端提供的业务包括电子邮件、数据传送、 语音和图像信息 •网络支持包括本地网络管理和外部接口设备两大 部分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3、传输方式
红外(IR)系统、射频(RF)系统 毫米波频段
第 6 页
ISM频段
专用频段;18.825—18.875GHz、 19.165—19.215GHz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2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6、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和劣势
•通信范围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拓宽了网络的传输 范围 •可靠性好 •建网容易,管理方便 •网络产品昂贵,昂贵的设备增加了组网的成本 •传输速率慢
第7章 无线局域网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无线局域网(WLAN)是计算机间的无线通信网 络。相比有线通信悠久的历史,无线网络的历史并 不长,特别是充分发挥无线通信的“可移动”特点 的无线局域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事情。
第 1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第 13 页
跳频 PHY
直接序列扩频 PHY
红外线 PHY
X
7.3 IEEE 802.11标准
7.3.1 IEEE 802.11标准概述
(1)媒体访问控制(MAC)层
MAC层在LLC层的支持下为共享介质物理层提供 访问控制功能。IEEE 802.11标准MAC层采用 CSMA/CA(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协议控 制每一个站点的接入。
•IEEE 802.11b规定采用2.4GHz ISM频段,调制方式采用补 偿编码键控(CCK)。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速率机制的 媒体接入控制(MAC)确保当工作站之间距离过长或干扰 太大、信噪比低于某一个门限的时候,传输速率能够从 11Mb/s自动降低到5.5Mb/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调整到2Mb/s和1Mb/s。
第 2 页
X
7.1 无线局域网概述
7.1.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1990年11月,IEEE召开了802.11委员会,开始制 定无线局域网标准。
•2019年6月26日,IEEE 802.11标准制订完成, 2019年11月26日正式发布。 •IEEE 802.11规范了无线局域网络的媒体访问控制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 (physical,PHY)层。特别是由于实际无线传输的 方式不同,IEEE在统一的MAC层下面规范了各种 不同实体层,以适应当前的情况及未来的技术发展 。
第 8 页
X
7.2 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1、室内电波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的传播效果与特定的场所密切相关,并且 会根据地形、工作频率、移动速度、干扰源和其他 一些动态因素发生明显的变化 •无线介质的特性使无线局域网比有线局域网复杂得 多,掌握电波传播特性对任何无线网络来说都是提 供合理设计、部署和管理策略的基础 •无线局域网的工作频段属于微波频段,因此无线局 域网的数据在室外的传播与微波传播的特性完全相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