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毕业论文规范和要求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及印刷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是反映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掌握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能力是培养本科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统一我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中约定的写作格式主要适用于中文毕业论文涉外专业英语或其他外语毕业论文写作标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毕业论文由设计图纸和论文两部分组成。
图纸部分的规格格式由各学院根据不同专业图纸对图纸的布局尺寸、格式、数量、内容要求等详细规格格式的要求制定。
在遵守本规范的前提下,各学院(系)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格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1.内容要求(1)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用最恰当、最简洁的词语准确地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和首字母缩写一般来说,中文标题不能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以加字幕。
一般来说,外语话题不应超过12个单词(2)摘要和关键词1。
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摘要的内容应大致反映本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为了突出这篇论文的创造性成就或新见解,不要把它与引言混淆。
语言力求简洁准确。
在总结下面的另一行,指出关键词(3-5)摘要和关键词应该在同一页上 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
键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同底线是英文关键词(3-5个关键词)(3)目录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每章的副标题目录按法规、章节、文章三级标题编制。
分类和编号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层次应清晰。
目录中的标题应该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4)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
不同的科目、专业和主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书写。
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或背景介绍是论文的开头。
引言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综述;介绍本研究工作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基础或实验基础;覆盖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简洁全面,注意不要重复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
2.论文的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
它必须是正当的,有可靠的论据,并严格遵循国际公认的学科学术规范。
写作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章节标题和公式、图表和符号必须标准化和统一。
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实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各部分的设计与计算等。
(3)对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基础、创新观点、创新成果及其改进和实际应用价值等。
;(4)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自然科学论文应有正确的推理和明确的结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应把握正确论点、充分论点和可靠论点,合理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设计模型或方案,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结论是毕业论文的结论,也是整个论
文的归宿。
应当精炼、准确、完整强调他们的创新成果及其在该研究领域的意义和作用,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5)中外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的写作应基于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的,应在论文末尾按引用顺序列出,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在正文中引用注释参考文献的描述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参见符合GB7714—XXXX (5)的严肃声明的学术声明示例)(6)英文标题页应为《时代》新罗马体第2号黑体字“武汉大学靠山学位”,居中为《论文》第2号黑体字。
中间日期小于2,其他字体为4。
有关特定格式,请参见标题页上的示例。
(宋体粗体字第2页居中)(宋体第4页)声明(宋体第3页)
(7)页的内容应有页边距标准:上边距25毫米,下边距20毫米,左边距30毫米,右边距30毫米行前、行后和行间间距:章标题前0.8行,章标题后0.5行;节标题前0.5行,节后0.5行;标题外的文本行间距为“固定值”23点,字符间距为“标准”(8)在摘要正文下的空行顶部框中打印“关键词”,并使用“;”在每一个分开的关键词之间,最后一个关键词不应该加标点,英文摘要应该从另一页开始。
具体的例子可以在中文和英文摘要中找到(九)目录应当包括章、节和篇名。
目录和正文中的标题应采用“1 …,1.1 …,1.1.1 …”的格式编制,目录各章节标题中的阿拉伯数字应采用新罗马时代的形式目录的具体排版格式见目录示例。
(十)每一章的正文应为标题,每一章结束后应为另一页标题应该简明扼要,不应该使用标点符号。
每一章、节、条的级别
按“1 …、1.1 …、1.1.1 …”进行标注,节、条下专项资金的级别依次按“1”、“1”和“1”进行标注。
参见文本示例(11)引用标记引用标记应统一在全文中,并以方括号上标的形式置于引用内容最后一句的右上角。
引用编号应放在阿拉伯数字的半方括号内,并应使用4个字符的小字体,如: “...模式”各级职称不得使用引号。
如果引文需要在正文中解释,引文编号应该用逗号分隔,并放在方括号中。
例如,“文献[1,2,6-9”从不同角度阐述……”12)名词术语的全文应统一科技术语、行业通用术语以及设备和部件的名称有国家标准的,应当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术语;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应使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名词术语或具有特定含义的新名词应加以解释或注释。
(13)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与以测量纸为单位的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统一。
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机组名称和符号应以国际公认的方式书写。
当不涉及具体数据表达时,允许使用中国计量单位,如“千克”。
表达时间应以中文计量单位表示,如“下午3: 10”,不能写成“3 h10分钟”它可以用表格中的“下午3:10”来表示。
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常数和变量符号用斜体表示,测量单位符号都是正常的[3]数字
(14)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没有特别约定所有年份都用4位数表示。
一般来说,小于1的数字应该在小数点前加上0。
但是,当某些特殊数字不能大于1(如相关系数、比值和概率值)时,应去掉小数点
前的0,如r = .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