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二.中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0:流通中的现金 • 2.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
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 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
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
Drawn under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of Barclays Bank of Canada Toronto, Number TODC603921 dated 30 June 2004.
To: Barclays Bank PLC Manchaster ISB 51 Mosley Street Manchester
• 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商品 交换的
• 世界货币的发展表明,作为货币材料的贱金属铜, 铁逐步让位于贵金属金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 足值货币的特点 • 它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 它是以其本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 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 它本身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难以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向高一 级货币形态转化
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 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 式的总称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2.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进 • (一)一战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二)一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汇兑本位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 (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 次的主要依据
• 决定一项资产的流动性的因素:
• --- 变现难易和快慢; • --- 变现成本; • --- 其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一.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 • 1.M1=现金+活期存款(Currency+ Demand
存单等。
第三节.货币的现代定义
• 三.美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1.M1=通货+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 2.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
户+货币市场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 +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 3.M3=M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机构所 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 4.M4=M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 行承兑票据。
让渡,表现为商品买卖中延期支付与货 币的借贷行为。 在借贷活动中,提供信用的行为称为授 信,提供信用的一方为授信人,也是债 权人。接受信用的行为称为受信,接受 信用的一方为受信人,也称债务人。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二.信用形式 1.高利贷信用 2.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
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是直接信用, 也是现代信用的基础。 3.银行信用: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 形式提供的信用。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4.纸币本位制度 • ---纸币本位制的形成 • ---纸币本位制的特点 • 只有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
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国家政府赋 予无限清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 度 5.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区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六.国际货币体系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 1.国际货币体系 • 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
For and on behalf of NATHAN & COLES LTD ____________________ Director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本票 :是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 间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 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 票据。
又称:币制,或 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组织 形式。它包含了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 发行,兑换与流通。 其核心是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 法定计价结算货币,在流通中具有无限法 偿的能力。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用于小额交 易和找零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2.表征货币(Representative Money) 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 币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表征货币作为足值货币的价值符号,其 本身的内在价值虽然低于额定价值。但 它可以同足值货币等价交换,故仍可按 足值货币的额定价格流通。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2.金银双重本位制 以金和银两种金属作为币材,同时制造 金和银两种本位币,并在同一市场上共同 流通的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 是金币与银币同为一国本位币的制度,国 家不规定其兑换比率,完全靠市场决定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复本位制 国家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而不 随市场的比价变动而变动。 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4.国家信用:指国家负债,由国家为债务人 的一种信用形式。
5.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 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6.国际信用: 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 赊销商品形式提供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 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 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储藏手段(价值储藏)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 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的职能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执行 的职能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一. 货币制度的概念和形成 1.基本概念 货币制度
---跛行本位制 • 在上述情况下,许多国家停止了银币的自由
铸造,复本位制演变成跛行本位制 ,即银币 可以流通,但只有政府可以铸造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3.黄金本位制 • 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的黄金
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依据黄金的 汇兑的形式,可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 位,金汇兑本位。 • 金币本位 • 金本位的早期形式,又称完全金本位, 国家法律规定每个金币的成色和重量 • 在金本位之下,各国间的汇率以其货币 的含金量为基础,进行兑换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是中央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是一种 价值符号。 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和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的债务凭证。具有强制性 特征。 国家通过银行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的流通,并把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银行,也可以是企业或个人。 ---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的,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汇票:由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出票人和付款人
都是银行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3.长期信用工具 主要有股票,债券及长期票据
表征货币的特点 • 它由银行发行,可以随时兑现,代替贵金属
流通,支付。 • 发行保证分为黄金和信用。黄金是银行的金
准备;信用指银行的信用度。 • 早期由各个银行自己发行,后固定在一国内
的几家大银行发行,自央行诞生后,集中到 央行发行。
第一节货币演进与货币职能
3.信用货币(Credit Money) ---信用货币的产生 它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程序发 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 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式 ---信用货币的形式 现金和存款
无限法(清)偿 :指无限的支付能力,不管 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 次支付的本位币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 人都不得拒绝,否则视为违法。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二.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形态 1.银本位制 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 和银币本位之分。 银两本位是不铸造银币,以银两为单位 银币本位是以白银为币材,铸造银币流通。 在银本位制下:银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 自由输出入境,无限清偿,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 银币和白银。
第二节 货币本位制度
• 金块本位
• 主要特点为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 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 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一定数量上兑换
• 金汇兑本位
• 又称“虚金本位”即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 实际流通的是纸币,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一 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的央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 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三.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概述
信用工具 是一种凭证,它用以记载债 务人身份,债务金额,利率,归还日期 等。可以偿还,转让,贴现并在市场上 流通。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2.短期信用工具 ---汇票 :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并委托付款人在见票
时或者在指定时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 持票人的票据。 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的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 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
• (4)承兑:汇票需要承兑,本票无需承兑,只需 “签见”即可,支票均为即期,无需承兑。
• (5)出票人与付款人的关系汇票的出票人与付款 人之间没有资金关系;本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是同 一个人;支票的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间有资金关系, 即出票人在付款人处有存款。
第四节信用与信用工具
---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出票人和收款人都是企业 商业汇票:由企业或个人签发的汇票,付款人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