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价格调整争议处理深讨

材料价格调整争议处理深讨

4568×(9.1%-5%)=187.288元/吨
(3)钢材HRB400补差价
20×187.288=3745.76元
发包方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计算失误,并修正了承包方的计算。

其计算如下
(4650-4261.53)/4261.53≈9.11%>5%(风险判定)
4261.53×(9.11%-5%)=175.15元/吨(补差单价)
20×175.15=35.3元(合计差价)
问题2:发、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签证了某品牌花岗岩板材456元/㎡。

工程进入结算审计阶段时,审计人员提出同类材料市场价格为416元/㎡,要求发、承包方重新定价。

2.1 案例解读
本安全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材料价格调整问题,二是材料价格确定权限问题。

这两个问题在工程结算过程中,经常出现争议,具有普遍性。

该案例专用合同条款对材料价格调整的约定非常清楚,同时,还明确了材料价格涨价后发、承包方风险分担界线。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详见表1)中项目特征描述内容全面、要素齐全,如钢材型号、接头形式、接头数量,一目了然,凡涉及造价因素的特征都描述清楚了。

另外,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相关表格齐全,内容填写不遗漏、不空缺,为工程结算、材料价格的调整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2.2案例分析
2.2.1 关于问题1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如下概念。

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材料费用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主材和辅材或所有材料的费用;材料价格仅指材料的单价。

其次,要分清综合单价、材料费、材料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组成与被组成的关系,即综合单价包含了材料费,材料费包含了材料价格。

承包方在计算材料涨价风险范围时,把材料费当作材料价格,并把直螺纹套筒和材料损耗量均计算在内,偷换了概念,与合同的约定不相符。

合同约定的是合同价格的调整。

发包方计算材料涨价风险范围时,选取了四月份当地三级钢材信息价4650元/吨(见表3),得出三级钢涨价幅度为9.11%,其中4.11%由发包方承担,5%由承包方承担。

最后三级钢材补差单价4261.53×(9.11%-5%)=175.15
元/吨。

由此可见,发包方计算是符合合同约定的,概念清晰,计算正确。

2.2.2关于问题2的分析
暂估价是编制招标控制价对标准不明确或者需要由专业承包人完成,暂时又无法确定材料(设备)具体价格时采用的一种价格形式。

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可以变更暂估价,这是合同隐性授权。

一旦双方签证某一材料价格,就有法律效力,第三者无权提出变更。

因为施工承包合同中发、承包双方是民事权力地位平等的主体,只要不违背法律有关规定,双方所签字的文书都是有效的、合法的。

在该案例中,尽管双方签证的某品牌花岗岩板材价格高于同期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但该签证价格仍然合法有效,只是对市场了解不充分,签证的价格偏高。

审计人员提出发、承包方重新定价的要求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3 若干问题探讨
3.1 特殊情况下的材料价格调整
建设工程项目所需建筑材料成千上万种,信息价不可能涵盖所有建筑材料价格信息。

如何解决材料价格涨价后的调整呢?工程实例中,有两种情况出现。

3.1.1项目实施全过程末公布某些材料信息价
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一直没有公布某些材料信息价,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采用了市场调查后的材料价格,工程实施期间,材料价格上涨。

出现这种情况,应由承包方根据市场调查向发包方提出材料价格,根据双方认可的价格调整材料的差价。

承包方在采购材料时,如合同有约定材料价格调整的条款,务必事前与发包方协商采购价格,为顺利办结工程结算做准备。

3.1.2工程实施前没有材料信息价,实施后增补了材料信息价
如果本案例编制招标控制价时,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没有发布某些材料信息价,编制人员采用了市场调查后的材料价格,但在合同发行期间,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了这些材料信息价,又该如何调整材料价差呢?这类问题的处理,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周期(阶段)分别用当期的材料信息价与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采用的材料价格计算材料的差价。

3.2 审计(价)机构对工程造价审核的法律效力
3.2.1 社会中介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价
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项目结算审价,最受发包方委托,履行发包方部分职权对承包方报送的工程竣工结算书进行全面计量核实的过程。

中介造价咨询机构在核实工程竣工结算书进行全面计算核实的过程。

中介造价咨询机构在核实工程竣工结算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工程量错误、索赔程序缺失、定额用错等),应及时向发包方提出,而不能直接与承包方交涉。

因为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当事人是中介造价咨询机构和发包人(委托人),施工承包合同的当事人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对施工承包合同没有约束力,中介造价咨询机构和承包也没有合同关系。

3.2.2行政监督部门审计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计
行政监督部门审计机构或财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审计,严格意义上是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而不是工程结算审价。

国定审计机构或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或对工程款的审核是监控财政拨款与使用的行政监督措施,对民事合同履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发包方以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未完成竣工决算审核、审计为由拒绝支付工程款或要求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作为工程款结算依据的,同样不具有法律依据。

那么,国家审计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计到底起怎样的作用呢?国家审计机构对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中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国有投资工程项目管理者有不按照招标文件、合同等法律法规规定履职,并中国家财产、资金使用造成损失等情况,提出审计报告,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责任人提出整改或问责建议。

4 执业提醒与建议
4.1 招标控制价要素要齐全
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严格按照《规范》4.2.3条编制,做到有依有据,不管是招标控制价,还是投标报价,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组成计算表和材料费用明细表三张表格填写清楚,内容齐全。

目前,编制招标控制价投票报价一般不附材料费明细表,只附主要材料价格清单表,有时涉及辅材价格调整就会有问题。

4.2明确材格价格调整的品种规格
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要约定材料价格调整的具体对象,约定什么材料可以调整,什么材料不可以调整;明确什么时点的材料信息价和材料用量作为调整的对象,材料信息价取值要有清晰的时点,材料用量也要有明确的时段,而且该时段能精确计量材料的用量。

4.3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