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病人常用卧位

危重病人常用卧位

精品课件
俯卧位
方法: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置于头的两侧 ,双腿伸直,胸、髋、踝部各放一枕头
适用范围:脊柱手术或腰背臀部手术病人
;ARDS病人
精品课件
头高脚低位
方法:床头抬高 15~20 °枕头横 放于床尾防止下 滑
适用范围:脑外
科病人(降低颅
内压,预防脑水
肿)
精品课件
保护具的应用
临床上对发生坠床、撞伤、抓伤、自 伤、伤人等意外的患者,如小儿、躁 动不安、意识不清、应用保护具以限 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的安 全,保证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卧位的护理及保护具的使用
精品课件
卧位
卧位: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 所采用的卧床姿势。
目的:对治疗疾病、减轻症状、进行 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减少疲劳和 增进舒适均有良好的作用。
精品课件
根据卧位自主性分为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精品课件
根据卧位平稳性分为
稳定性卧位 不稳定性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精品课件
屈膝仰卧位
方法:患者平卧 ,两臂放于身体 两侧,两膝屈起 ,稍向外分开
适用范围:腹部 检查,导尿,会 阴冲洗
精品课件
侧卧位
方法:病人侧卧两臂 屈肘一手放于枕旁, 一手放于胸前,下腿 伸直上腿弯曲,于两 膝之间,胸腹背部放 枕头,以稳定卧位
适用范围:预防褥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 替使用;灌肠,肛门 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 ;臀部肌肉注射
肘关节功能位:肘关节屈曲90°位, 上臂与前臂成直角
精品课件
正确功能位
腕关节功能位:腕关节背屈30°~ 45°,手指轻度屈曲,可以握直径 4~5厘米的长形轻质软物。
精品课件
正确功能位
髋膝关节功能位:髋关节伸直,大腿 外侧放置沙袋或枕头以防止下肢外展 外旋位。膝关节屈曲5度—10度,随着 体位的改变,髋关节也需要变换成屈 曲或伸直的位置。
精品课件
危重症病人侧卧位要点
针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侧卧角度不超 过45°
双手处于功能位,并约束 避免侧卧位时耳廓及肩膀、髋部过度受压
精品课件
半坐卧位
方法:床头抬高30 ~50 °再摇起膝下支架床尾 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栏
适用范围:肺部疾病病人;急性左心衰;胸腹部 手术后病人;腹腔、盆腔手术后有炎症病人;颌 面部颈部手术后病人;疾病恢复期体质较弱向站 立过度的病人
松紧适宜,防止过松过紧,保证舒适
精品课件
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保持约束带清洁,没有血迹污迹 在情况允许下,可松解约束带,协助
患者活动 针对极其躁动的病人,切勿生硬动作,
用力捆绑,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护士床旁监护,配合镇静剂使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 体位时,应做全范围关节运动,有禁 忌症除外
精品课件
舒适卧位基本要求
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 适当覆盖患者,保护身体隐私,促进
身心舒适
精品课件
正确功能位
肩关节功能位:肩关节外展45°, 前臂内旋,使肘与前胸平,拇指指向 鼻子,并经常更换位置以防上肢内收 内旋畸形。
精品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估
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 征、肢体活动情况
患者及家属对保护具的作用及使用方 法的了解程度,配合程度
精品课件
保护方法
床档:预防坠床
精品课件
方法
约束带:用于手腕及踝部、先用棉垫 包裹于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 结,套在棉垫外,使之不脱出,然后 将绷带系于床缘。
松紧度: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可 容纳两指即可
踝关节:足与小腿呈90°,以防止 足下垂。
精品课件
危重病人常用卧位
精品课件
仰卧位
去枕仰卧位 中凹卧位 屈膝仰卧位
精品课件
去枕仰卧位
方法:协助去枕 仰卧头偏向一侧 ,手置身体两侧 ,枕头横放于床 头,两腿自然平 放
适用范围:全麻
未醒昏迷;椎管
内麻醉穿刺后病

精品课件
中凹卧位
方法:抬高头胸10~20°抬高下肢 20~30°
精品课件
舒适及舒适卧位
舒适: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 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 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舒适卧位: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处 于合适的体位,感到轻松自在。
精品课件
舒适卧位基本要求:
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部位,关节 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
经常变换体位,改变姿势,至少2小时 一次
精品课件
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 尊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目的、 主要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并使之 获得保护具应用的有关知识
精品课件
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 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 束部位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 摩,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患者的安 全和舒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