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疗法医学
量
弱剂量:电极与皮肤紧贴,火花细小或看不见 火花,患者有轻微麻感
②中等剂量:电极稍离开皮肤,距离 0.2~1.0mm,火花较明显,患者有明显的麻痛 感
③强剂量:电极与皮肤距离>1.0mm,火花很 明显,患者有针刺样痛感
治疗剂量与疗程
疗程
移动法每次治疗8~15min 固定法每次治疗3~10min 每日1次,一般10~15次为一疗程
高频电的生物物理学特征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治疗时电极可以不接触皮肤 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无电解作用
高频电的分类
长波(共鸣火花疗法) 中波 短波 超短波 微波疗法
分米波疗法 厘米波疗法 毫米波疗法
按电流作用人体的方式分类
火花放电法 直接接触法 电容场法 电感法 电磁波辐射法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偏头痛、神经痛、功能性头痛、失眠、神经性 耳鸣、神经性皮炎、股外侧皮神经炎等。
瘙痒症、湿疹、带状疱疹、痤疮、冻疮等。 营养性溃疡、皮肤溃疡等。 血栓性外痔、肛裂等。
临床应用
禁忌证
恶性肿瘤、出血倾向、急性化脓性炎症、植入 心脏起搏器患者等
注意事项
治疗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治疗部位附近的金属物品 告诉患者治疗时应有的正常感觉和声响 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治疗时患者应避免触摸接地导体或金属物品,也
设备
全身共鸣火花电疗法目前已不采用 局部共鸣火花电疗法常用玻璃真空电极
(内充少量氩气)
蕈状电极用于平整的皮肤表面治疗。 梳状电极用于头部治疗。 耳电极主要用于治疗耳道疾病,也可用于皮肤
溃疡或作穴位刺激治疗
治疗方法 局部共鸣火花的治疗方法
• 火花法 • 接触法 • 电针法 • 穴位刺激法
生理作用
短波电流可以使肾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 进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分泌功能,提高儿茶 酚胺类物质的分泌作用,使肾脏功能得到改善; 并可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使皮质类固醇的 合成增加
大剂量的短波电流(一般在42.5。C以上)可 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增殖,阻滞其修复。 当它与放射线、化疗、手术等合理综合应用时, 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不许其他人与患者接触,否则触摸点会产生很强 的火花放电
注意事项
治疗时注意手持器上电极插口部位不要接触患者, 因可引起强烈火花刺激
治疗结束时电极需用酒精擦拭 机器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短波疗法
波长100~10m,频率3~30MHz的高频电流 称为短波电流
应用短波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 法,就叫短波疗法(short wave therapy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多媒体光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
频率大于100kHz的交流电属于高频电流。应用 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高频 电疗法(high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高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的作用方式有5种 共鸣火花放电法 直接接触法 电容场法 电感法 电磁波辐射法
超短波、微波电极可不接触皮肤,
以电容场、电感场、辐射场作用于
人体
明显
不明显
无,过热可引起皮肤烫伤
电解质电离为离子向异名极移动
离子在正负半周内作不同方向的移 离子高速振荡产生传导电流,偶极
动
子高速旋转产生位移电流
高频电磁场的产生
高频电的产生必须有一个振荡电路,而振 荡电路由感应线圈和电容器组成(常用于 短波、超短波电流的产生。而微波采用磁 控管或固态模块功放等方式产生)。电容 器经感应器线圈如此反复充放电,就构成 了高频振荡。振荡频率由线圈的电感量和 电容器的电容量决定
500
生物物理学特性
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 热作用不明显 独特的火花刺激作用
生理作用
对局部血管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对皮肤内脏的反射作用,火花刺激皮肤感
受器而引起皮肤内脏反射,对深部器官发 生影响 对神经肌肉的,使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肌肉的兴奋性降低
治疗作用
止痒镇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 镇静
长波疗法(共鸣火花电疗法)
利用火花放电产生的减幅、断续的高频电 流(高电压、弱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 疾病的方法,称共鸣火花电疗法
物理学特性
频率高:150~1000kHz(波长300~ 2000m)
电压高:输出治疗电压10~30KV 电流弱:输出电流强度0.02~1mA 减幅断续正弦波,断续波通断比例为1:
共鸣火花、毫米波只达表皮,短波、 分米波、厘米波可达肌肉,超短波 可达深部肌肉与骨 短波、超短波、分米波、厘米波中 等剂量时产生温热效应,小剂量及 脉冲波治疗产生非热效应 小
明显
不明显
无
电极接触皮肤,电极下用厚衬垫, 电极接触皮肤,电极下用薄衬垫, 长波、中波电极接触皮肤,短波、
以电流作用于人体
以电流作用于人体
物理学特性
常用波长(频率):22m(13.56MHz), 11m(27.12 MHz)
波形:等幅连续正弦波,等幅脉冲正弦波 输出功率:常规短波电疗机最大输出功率
250~400W。治疗恶性肿瘤的大功率短波 电疗机最大输出功率1500~2000W
生物物理学特性
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且 热分布比较均匀 热效应:属欧姆耗损产热 非热效应 易引起皮下脂肪过热 作用深度较浅
治疗作用
消炎、消肿 镇痛、解痉挛 短波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故有镇静、止痛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改善内脏功能
生理作用
改善深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和淋巴循 环,增强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亚急性炎症和 慢性炎症的吸收与消散
中小剂量的短波可以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增强,使人体的免疫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
短波作用于肝胆时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增 加胆汁分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增强胃肠 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高频电与低频电、中频电对人体作用的比较
电流频率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作用深度
温热效应
人体电阻 电解作用 治疗方式
对皮肤的刺激 作用机制
低频
中频
高频
<1kHz
1~100kHz
>100kHz
每个周期可引起一次兴奋
综合多个周期才能引起一次兴奋
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表浅 ,达到皮下 无 大
较深,可达到皮下及浅层肌肉 无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