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标语【篇一:幼儿园区角活动】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环境是幼儿的老师”——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对环境的依恋心理强烈,很想从环境中去发掘想探索的事情,发展理解力、创造力就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 eg:孟母三迁一、什么叫区角活动?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即区域,让幼儿通过主动活动来学习,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一、什么叫区角活动?概括而言,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活动区),提供有深度有层次的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地选择活动材料,在环境中有效、系统的进行活动,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二、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1、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2、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三、常见的活动区角及功能1、生活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孩子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2、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
5、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
6、角色游戏区:(1)涵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吃吧等。
(2)主要功能:a.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b.帮助儿童丰富有关各行各业的知识:可通过故事、讨论、图片展示、社区参观等形式,丰富幼儿关于各行各业的知识经验,促使游戏不断地向更深层次发展。
8、益智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棋类活动、拼图活动等益智类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9、音乐表演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类表演活动,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音乐表现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等。
四、设置时应遵循的原则(一)适宜性原则区角游戏活动的安排、设计,环境的创设,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例如,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从事平行游戏,即幼儿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游戏是相同的。
加上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接触社会的范围小,教师在设计小班的区角游戏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可在一个区角内多放几套相同的材料;在指导方面也应以具体的示范、参与指导为主。
(二)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
例如,小班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主要依靠客体的生动性、新颖性和颜色的鲜艳性吸引他们进行活动。
而到了中、大班,幼儿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逐渐明确,活动的结果成为吸引他们进行活动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进行积木区活动时,小班幼儿积木的颜色要丰富,形状可少些,但数量要充足。
在指导方面则着重于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的构造物体,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而对于中班幼儿,积木的形状可以增加,还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
指导方面则要求他们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构造。
到了大班,可以提供更多形状的积木和丰富的辅助材料,要求幼儿学会通过协商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型结构物。
假若一套积木从小班玩到大班,小班是搭小房子,到了大班还是搭小房子这是不可取的那么应该如何做呢?到中班,改成一个电话亭,让孩子去打电话,到大班,我做一个表演区,让孩子当当小明星,是不是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呢?(三)整体化原则(可变化原则)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利于幼儿多元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美工区可以为表演区制作道具等。
由此可以衍生出许多游戏的情节,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
但是,这个动态系统要建立在幼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由幼儿创造,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并引导他们想像新的游戏情节,而不是由教师指定他们的行动。
五、活动区角的合理划分及原则1、半开放原则2、定与不定原则3、渐进性原则六、应该注意的事项:1、应注意空间上的挖掘2、应注意动静的交替3、区域应该是独立而开放的4、安全应该是区角布置考虑的前提5、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多样6、尽量利用本土资源七、游戏材料的投放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材料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资源:花、草、落叶、树枝、稻草、果实、种子泥巴,还有各类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等丰富活动的材料,都可以运用在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等区域中。
(2)废旧资源: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易拉罐等等,例如快乐美食城角色区,家长和老师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有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等,设计制作了海鲜类、饮料类、面点类、烧烤类、砂锅类等近50个不同的品种,非常丰富。
八、区域材料的评价标准1、目标明确2、有效促进幼儿思维发展3、操作性、适用性强4、创意5、趣味性和游戏性强九、制定班级区域规则1、在讨论中共同决定2、在试误中逐步形成3、在活动前明确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原则,适合本班孩子才是可行的。
分班情况介绍小班:营造家的氛围很重要,让孩子情绪稳定,才能够进行接下来的活动。
so:小班的环境布置一般是围绕娃娃家这个区域来进行的。
在这个区域内,提供一些桌椅(可以使用废旧盒子拼搭,但一定要美观),操作区可以生活操作为主 eg:提供小碗,让孩子倒珠子,舀珠子等活动小班关键词:温馨、暗示娃娃家区:活动围绕本区域为中心建构区:可以放在娃娃区边上图书区:亲和但不随意其他:故事角、饲养角提示性标语很重要温馨的家居感很重要操作内容以生活操作为主中班:由于年龄逐步增大,可以增添适量操作用具,但是不宜太难。
eg:手工区可以提供固体胶、废旧纸盒、毛线、海绵、泡沫等丰富的操作材料。
幼儿可以通过撕、剪、贴、画等各种方式,做出各不相同,具有个人价值的作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中班关键词:丰富、提升图书区:规范、整洁表演区:形式多样、经常开展益智区:解构清晰美工区:材料丰富、最好提供幼儿不常用的材料其他:音乐角、体育角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的知识结构,提升孩子的水平大班1、创设功能各异的区角,根据年龄特点,以幼儿自主操作为主。
如气象角,大部分孩子都能主动观察天气预报,然后在气象角中进行记录,同时增加一系列活动:观察、画气象、预报气象、进行广播等,从而增加孩子的兴趣。
2、益智区里要发展孩子思维能力。
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扑克游戏、拼摆游戏等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幼儿数的概念的发展。
而棋类游戏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取胜的信念、规则意识及坚强的意志等因素得到锻炼。
大班关键词:幼小衔接、智力思维发展阅读区:自主、互相监督识字区:随课堂内容变更,系统性要强。
益智区:材料丰富,让孩子参与教具的制作其他:探索角、机械角摆放、分区逻辑性要强、易于孩子自取自拿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要对孩子现有情况有所提升。
还孩子游戏的权利,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的自主性游戏中健康、富有个性的成长!【篇二: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设置与指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
一、概念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主动参与、好奇好问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幼儿的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二、意义1.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2.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4.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三、常见的活动区角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常见的活动区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角色类(包括娃娃家、医院、理发店、小菜场、银行、美食店、超市等);语言类(包括阅读、讲述、创编等);生活类(包括一些扣纽扣、拉拉链、编辫子、叠衣服、穿鞋板、夹夹子等);益智类(包括数学角、科学角、动手动脑等);美术类(包括绘画、手工制作、泥塑、剪纸等);表演类(包括语言方面的故事、儿歌;音乐舞蹈方面的;特色方面的);建构类(可视材料的不同而定)等等。
角色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性区角,其它的类别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区角。
四、区角活动内容的设置(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区角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因此,活动区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设置,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年龄特征。
区角活动应随着不同年龄幼儿智力发展而设置内容,这有利于幼儿智力、能力的发展。
如:小中大班一般的认知区角都可以开设,只要在材料的投放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
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
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二)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区角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都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