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酶的测定方法

几种酶的测定方法

4.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3.1 芽长、根长、发芽率及生根率
选取发芽的种子测量芽长和根长,取平均值。

发芽率:发芽率(%)=n/N*100(n 为发芽种子数,N 为供试种子总数)。

4.3.2 淀粉酶测定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540nm 处麦芽糖的吸光度变化来得出淀粉酶活力[119]。

1)、称取1g 小麦在研钵里研磨(加入数克石英砂),再加入4 ml 1%氯化钠溶液,再用1%氯化钠溶液洗净该研磨物洗入10ml 离心管里,在3000转/分钟 的转速中离心10 分钟。

再将上清液倒入100ml 容量瓶,再用磷酸缓冲溶液定容,即可制备各培养皿的酶溶液。

2)、取酶溶液0.5ml 放入试管中,置于40摄氏度恒温保温15分钟,再加入40摄氏度预热的1%淀粉溶液2ml,保温5分钟,取出后向各试管加入4ml 0.4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均匀后再加2ml DNS 试剂。

3)、将各试管置沸水煮沸5分钟,加蒸馏水定容至20ml 。

4)、最后,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nm 下测定各试管的吸光值,从而计算出各试管的酶活量。

4.3.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于532nm 和60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计算丙二醛含量[120]。

(1)酶液提取
称取萝卜叶片lg 放入研钵,加少许pH7.0的磷酸缓冲液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移人50ml 容量定容。

再从其中取出一部分离心,上清液即为酶液备用。

吸取3ml 酶提取液放入刻度试管中,加入5ml 0.5%硫代巴比妥酸的5%三氯乙酸溶液,在沸水浴上加热10分钟,迅速冷却,以4000转/分离心10分钟。

取上清液在532nm 和60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以不加酶液的对照调零)
(2)结果计算
W .a V A )-D (D -⨯⨯⨯⨯=
⋅16605321-10551g nmd )丙二醛含量(
A —反应液总量(4ml );
V —提取液总量(5m L);
a —测定用提取液量(1.5m L);
W —植物样品重量(g);1.55×10-1 —丙二醛μmol ·l-1的消光系数。


4.3.4 脯氨酸的测定
在酸性条件下,茚三酮和脯氨酸反应产生稳定的红色产物,该物质的最大吸收峰是520nm ,脯氨酸含量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121]。

(1)绘制脯氨酸标准曲线,配制脯氨酸溶度为l00μg/ml 的母液。

取母液0.0、0.5、1.25、2.5、5.0、12.5、10.0ml 分别放入7个50m1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蒸馏水定容至50ml ,配成0.0、1.0、2.5、5.0、10.0、15.0、20.0ug/ml 的溶液。

分别取上述各溶液2ml ,加入已编号的7个试管中,再分别加入2ml 酸性茚三酮试剂、1ml 冰醋酸、1ml 3%磺基水杨酸溶液;摇匀之后,在沸水浴中显色3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向各管加入2ml 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产物。

萃取后静置,使红色物质转入甲苯层;用滴管轻轻吸取红色的溶液于比色杯中,在分光光度计52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率;以脯氨酸含量和吸光率绘制标准曲线。

(2)游离脯氨酸的提取:称取0.1~0.5g 小麦,剪碎后放人具塞试管中,加5m1 3%磺基水杨酸溶液,加塞后在沸水浴中提取10分钟,过滤液待测,也可直接吸取提取清液测定。

(3)游离脯氨酸曲测定取提取液2mI 于具塞试管中,加入1ml 水、1ml 冰醋酸和2ml 酸性茚三酮试剂,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显色3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加入2ml 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产物。

再静置使其分层,待完全分层后,吸取甲苯层,于分光光度计52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率。

(4)计算样品中脯氨酸的含量
W a V
C )/g ⨯
=脯氨酸含量(μ
10010W a V C =)%(6⨯⨯⨯脯氨酸含量
C —由标准曲线查得脯氨酸μg 数; V —提取液总体积(ml );
a —测定液体积(ml );
W —样品重(g )
4.3.5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POD )活性[122]。

(1)酶液提取:取小麦2g ,剪碎置于研钵中,加5mL 0.1mol/L Tris-HCl 缓冲液(pH8.5),研磨成匀浆,以 4 000rpm 离心5min ,倾出上清液,必要时残渣再用5mL 缓冲液提取一次,合并两次上清液,保存在冰箱(或冷处)备用。

(2)取光径1cm 比色杯2 个,向其中之一加入上述酶液150ul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再加入2ml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6.0)0.5ml0.75%H 2O 2,0.5ml0.25%愈创木酚,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而向另一
比色杯中加入0.2 mol/L 磷酸缓冲液(pH6.0),作为零对照。

用分光光度计在470nm 波长下测定反应5min 时的光密度值。

(3)结果计算
以每分钟光密度变化(以每分钟OD470nm 变化0.01 为1 个活力单位)表示酶活性大小,即:
过氧化物酶活力 =·Vt/(0.01·W ·Vs ·t)
:反应时间内吸光度之变化
Vt :提取液总体积
W :叶片质量
t :反应时间
Vs :测定时用酶液体积
4.3.6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在pH7.7条件下,从样品中提取过氧化氢酶,在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使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作用下分解,再用1.0mol/L 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量的过氧化氢,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试样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123]。

(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
称取6.6g 高锰酸钾,溶于1050mL 水中,缓慢煮沸15min ,冷却,于暗处放置两周,用已处理过的4号玻璃滤埚过滤,贮存于棕色瓶中。

称取0.25g 草酸钠,溶于100mL 硫酸溶液中,用配置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反应液温度应保持在60℃左右,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s 。

同时做空白试验。

A470nm ∆A470nm ∆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1/5KMnO 4)],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 )
表示按公式(3.2.1)计算:
)(1000)51(214V V M m KMnO c -⨯= ……………. (3.2.1)
式中:
m —草酸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 );
V1—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2—空白试验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 —草酸钠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2)测定方法
①酶液提取:称取小麦lg 放入研钵,加少许pH7.0的磷酸缓冲液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移人50ml 容量定容。

再从其中取出一部分离心,上清液即为酶液备用。

②测定酶活性取4个三角瓶编号,1、2号瓶备加1ml 煮沸酶液为对照,3、4号瓶分别加入酶液1ml ,再向各瓶分别加入1%H 2O 22.5m1。

置于30℃
水浴上保温10分钟,立即向各瓶加入1%H 2SO 42.5ml 终止酶反应。

用标定
过的0.1mol/L KMnO 4滴定剩余的H 2O 2至粉红色在半分钟内不消失为止。


出1、2号和3、4号瓶的平均滴定值。

③酶活性计算
被分解的H 2O 2量(mg )=[对照滴定值(ml)-样品滴定至(ml)]×KMnO 4的浓度×1.7mg
(3)结果计算:
过氧化氢酶活动度X 按下式计算:
100205017)100()(10⨯⨯⨯-⨯⨯-=M m c V V X ………… (3.2.2)
式中:
X —过氧化氢酶活动度(以干基计)单位为毫克过氧化
每克(mg H 2O 2/g );
V0—空白实验用去高锰酸钾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1—试样滴定用去高锰酸钾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实际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水分含量,%:
17—与1.00m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 4)=0.2mol/L]相
当的H 2O 2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