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精)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精)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充满度:污水管道中水深与其管径的比值。

2 最小坡度:对于某一规格的管道,为满足其不发生沉积,保证有一定的自清流速而规定的最小坡度。

3 覆土厚度:管顶到地面的距离,其厚度的大小受冰冻深度及地面荷载的影响。

4 推理公式:Q=ψqF ψ—地面径流系数q—暴雨强度F—汇流面积
5 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具有同化一定污染物质的能力,在一定量的范围内,通过环境自身的物理、化学、物化等过程将污染质净化,但超过此界限时环境就受到污染,这个界限就叫环境容量。

6 出水口:污水与雨水排入受纳水体的最终构筑物,其型式有岸边式与江心式等。

二、回答问题(每题14分,共56分)
1 城市雨水与污水是采用一套管路系统集中排放,还是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路系统分别排放,就形成了不同的排水体制,体制分为:合流制:雨水污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集中排放,直排式合流制是旧城市中遗留下的一种系统,现已少用,截留式合流制则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改造中出现的一种体制。

分流制:雨污分别排放,雨水直接排放,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这种体制便于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目前优先考虑的一种体制。

2 (1)根据设计人口确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先算平均流量 Q _1=npF/86400 n —污水量标准(L/人×日)
p —人口密度(人/ha )
根据平均流量算K T K T =2.7/ Q _10.11 F —设计面积(ha)
(1.3≤K T ≤2.3)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1=K T Q _
(2)根据比流量确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比流量: q 比=np/86400(L/s×ha) 平均流量:Q _1= q 比F
K T =2.7/Q _10.11 (1.3≤K T ≤2.3)
设计流量: Q 1=K T Q _1
污水设计流量:Q=Q 1+Q 2+Q 3 Q 2—工业企业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 1—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3 当暴雨同时笼罩全汇水面时,使降雨暴雨公式中的历时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的集流时间相等,即t=τo ,并且集流时间τ时段内的瞬时暴雨强度恰恰位于暴雨的雨峰时,这时全部汇水面积上的雨水流到集流点,集流点形成最大流量,这就是极限强度法。

推理公式: Q=ψqF q=167A 1(1+clgT)/(t+b)n
4 (1)管径:街道管 D min =300mm; 街坊管 D min =200mm ; 连接管 D min =200mm 。

(2)坡度: 街道管 I min =3‰; 街坊管 I min =4‰; 连接管 I min =10‰。

(3)流速 V min =0.75M/s(暗管) V min =0.4M/s (明渠)
(4)充满度 h/D=1
(5) 衔接:管顶平接
三、计算题(20分)解:
第I井:雨水:
.=14989L/s Q r1=ψq1F1=0.65×2000(1+0.811lg2)×80/(30+8)0711
旱流量:Q f1=npF1/86400 =100×350×80/86400=32.4L/s
截流量:Q1-2=(n o+1)Q f1=129.6L/s
溢流量:Q1-3=Q r1-n o Q f1=14989-3×32.4=14892L/s
第Ⅱ井:雨水:
.=11535L/s Q r2=ψq2F2=0.65×2000(1+0.811lg2)×120/(45+8)0711
旱流量:Q f2=npF2/86400 =100×350×120/86400=48.6L/s
截流量:Q2-2=(n o+1)(Q f1+Q f2)=324L/s
溢流量:Q2-3=Q r2-n o Q f2=11389L/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