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城乡规划方面:
城乡规划的综合性、政策性和前瞻性决定了其在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
XX新型城镇能否做到科学发展,能否建设得有特色有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
未来XX 城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XX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
按照XX市新的战略规划提出的“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把XX区59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完整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将传统意义的小城镇、村庄视为整体城市化发展的一部分加以深度统筹、规划,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较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先导、统筹作用,以“总规”规范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
2、推广城市设计理念。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这些年来XX城区形象不太理想,诸多原因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展城市设计。
为彰显XX区城乡规划建设的XX文化特色,下一步有必要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方法,以“XXXXXXXXX”城市设计征集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指导,注重发挥规划专家智慧,以扎实的宏观研究政策为先导,以功能设计为基础,把功能研究作为城市设计的前提,大力推广城市设计理念。
一是对XX几个城区出入口、旧城改造片区、新开发区域等重要节点进行城市设计,将每一处形态设计根植与相应功能细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二是严格新征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优先编制拟拍卖(出让)地块、旧城改造区、近期重点发展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
3、切实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和研究。
主动协调配合、推动有关部门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民生民安项目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各项目尽快上马建设,弥补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
重点要做好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教育、医疗、林地保护、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工作。
4、积极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
树立“规划”+“策划”理念,积极吸引策划机构,在规划的基础上,找准规划与项目的结合点和规划实施的着力点,推介、吸引一批重点投资项目落户XX,重点规划和策划好XXXXXX、XXXXXX、
XXXXXXX等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使城乡规划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5、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从规划指导入手,以XXX村、XXX村两个示范村作为典型进行宣传,以点带面,指导各村(居)从解决农村宅基地、人居环境、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入手,逐步改善优化村庄功能,力求XX新农村建设得到总体提升。
二是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严格按照城乡发展具体实际,分期分批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区推广。
三是通过统一规划,全力做好垃圾转运(压缩)站的布点规划建设,解决好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6、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是摆在XX新型城镇化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是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关、停、整、拼那些不符合规定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全面推进的原则建设环保印染工业园,制定时间表,引导印染企业
逐步转移到工业园区。
二是规划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公共服务实施,全力推进千村环境卫生整治。
三是提高绿化水平,在建设规划中制定出系统的绿化方案,严格划分出绿化专用地,最终形成完整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注重对废水的回收利用,从而减少绿地养护用水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