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事件药品供应及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药品供应及药事管理应急预案

郑州人民医院突发事件药品供应及药事管理应急机制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突发应急事件药品供应及药事管理应急机制。

一、突发应急事件是指各种意外需要紧急救援的所有状况,包括传染病、中毒抢救、地震、火灾、水灾、防恐等。

ﻫ二、组织机构(一)、在突发事件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在突发事件中可由药剂科行使药事委员会职责): ﻫ1、制订、审核治疗及预防用药方案:包括一线人员、二线人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预防用药方案和突发事件治疗用药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突发应急事件相关用药目录,及突发应急事件抢救用药目录(附表有常用急救药品目录)。

2、审核紧急备药品种的剂型、数量等,审核一般性抢救用药目录如:呼吸衰竭用药、循环衰竭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用药、中毒抢救、地震、火灾、水灾、防恐等用药;3、在药物安全监测方面:制定、审核药物安全性监测方案;ﻫ(二)、药剂科在突发事件中行使药事委员会的职责,并设立药剂科突发应急事件领导小组,其成员包括: 科主任:胡幼红副主任:刘秋莲各药房负责人:乔军辉、李爽、张永玲、李晓华、葛春丽、刘长缨药库人员:刘平药学专家(临床药学人员):陈楠(三)、药剂科下设5个专业职能组,其职能为:1、人力资源组:由科主任胡幼红任组长,分别负责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整合,稳定职工情绪、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其他各小组应定期向科主任汇报人员情况(包括:出勤、感染情况)。

(1). 人员整合:包括各组工作人员的重新定岗、人员调配、新组临时性岗位的人员安排、制定绩效考核方案、排班,一旦进入紧急状态,应宣布全科停休,全体人员预留24小时联系电话,及每人的职责,并制成表格;ﻫ(2). 稳定员工情绪,进行战时动员、员工的激励并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对一线人员及其他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慰问与安抚,如可以分别向一线工作人员及员工家属写慰问信,信中可以包括:目前的形势、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及其他安抚激励的话,适当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体会工作人员的切实困难,以达到催人奋进的目的; (3).做好必要的生活物品保障工作,例如保证隔离区内工作人员的食品、生活用品的提供;进行工作安全保障,如:制定预防措施、防护消毒、实施隔离等。

ﻫ(4).保证与上级领导沟通渠道的通畅,向上级申明药剂科的工作情况、特殊性,并申请相应的待遇,协调各种临时性问题。

ﻫ2、药品保障供应组:由药库负责人刘平任组长,其主要职责如下:ﻫ(1).从多渠道获取药品信息,进行市场信息的追踪;并根据医院制订的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意见做基本采购计划,包括治疗指南或专家组指定的药物目录中药品,写明药品的名称、疗程、用量、金额、预计接受治疗的人数,需要考虑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在采购过程中保证紧缺药品供应。

ﻫ(2)。

负责医院药品及消毒剂的采购、保管、发放工作.药库应负责向发烧门诊及隔离病区运送药品,每次需将药品送至发烧门诊或隔离病区的半污染区,与污染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3). 供应库存药品和协调各药房抢救药品的调剂。

(4)、中毒抢救、地震、火灾、水灾等抢救药品,可能不属于医院常备药品,但必须知道这些抢救药品由哪些制药企业生产及购进渠道。

抢救药品购进渠道:九瑞公司、河南省医药公司、河南省爱生公司、郑州市医药公司,恒源公司、郑州双鹤公司等.与这些医药公司签定合同,保证药品质量和数量,保证4小时内药品到位。

3、药品调剂组:由调剂部门的组长乔军辉负责(发热门诊可指定临时的组长),其主要工作为: ﻫ(1).进行医院日常药品的调剂工作,执行其他与调剂相关的临时性任务(2). 进行切实有效的员工防护(考虑到有可能个别发热病人到门诊),医生处方应用院内网络系统或传真进行传递,避免处方的手工传递,处方应进行消毒并妥善保管,避免处方造成院内交叉感染。

ﻫ(3).发热门诊药房的常规工作包括:药品领发、排班、帐物管理和消毒等。

ﻫ(4).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保障药品供应,储备药品的会诊计划,防止积压,做面向患者的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 ﻫ4、临床药学组:由副主任刘秋莲兼任或临时任命,负责突发事件中药物信息、临床药学和药物安全性方面的工作(1). 及时收集整理药物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向临床传递合理用药信息, ﻫ(2)。

ADR监测、报表的收集和上报,反馈。

5、药品质量控制组:由副主任刘秋莲兼任组长负责,其工作包括:(1). 采购药品、自制制剂、捐赠药品质量控制。

ﻫ(2). 外购、捐赠药品药检报告单的查验(3)。

对质量有疑问的性质不稳定的药品进行检测ﻫ(4)。

对捐赠药品查验每批次的质检报告和效期三、信息系统ﻫ突发事件(危机)来临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和信息的及时传递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人们在传递信息时有六要素:“5W1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a t(什么)、Why(为什么)、Who(谁)以及How(如何)。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可按照六要素,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收集相关信息,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

(一)、信息收集:临床药学室,作为医院药事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部门,日常须具备较完整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

临床药师,特别是从事药学信息的人员,须具备查询资料的能力。

临床药学室的临床药师及药学信息人员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须经常通过登陆相应网站、软件查询系统、报刊等方式,收集正规的官方信息渠道提供的关于危机的各种信息。

通过讲座、座谈、电话咨询及查阅相关书籍等方式,收集非正规信息渠道的有关危机的信息. ﻫ1.危机潜在期(每周)目的:及早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做好防治的信息储备。

主要收集内容:正规官方信息渠道:政策法规、应急方案、防治药物信息。

非正规信息渠道:防治方案、预防和治疗药物及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ﻫ2。

危机突发期(每天)目的:及时发现和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分析加工信息资料,弥补和完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ﻫ主要收集内容:正规官方信息渠道:同危机潜在期。

ﻫ非正规信息渠道:同危机潜在期,及危机发展动态变化情况ﻫ3.危机持续期和解决阶段(从每天到每周)ﻫ目的:为做好危机后期的工作及危机应对措施的改进提供信息资料和依据。

主要收集内容:正规官方信息渠道:同危机潜在期,及危机处理相应政策法规。

非正规信息渠道:有关防治药物使用经验及药物不良反应信息。

ﻫ(二)、信息分析与加工: ﻫ临床药学室的临床药师及药学信息人员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须定期将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总结归类,4-8hr内上报科主任。

在科主任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报告、电话咨询、制成宣传页或网页等形式,向医院医政管理部门、医学专家、医护人员及公众提供较完整的药物信息资料.为医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应急措施、做好对公众的宣教工作、稳定员工及公众的情绪等提供帮助.(三)、信息报告: ﻫ临床药学室的临床药师及药学信息人员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须经常把从各种渠道收集的危机时期所用预防及治疗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疗程、ADR及特别注意事项总结归类,并通过药讯、快讯、单位网页、培训等形式向医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公众进行宣传。

1、危机潜在期(每周)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工作重点:所用预防及治疗药物,特别是特效药. ﻫ2.危机突发期(迅速)目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工作重点:(1)预防及治疗新药的所有信息及新药与相关药物的比较结果。

(2)注意收集本医院用药中出现的问题。

ﻫ3.危机持续期和解决阶段ﻫ目的:寻找最佳防治方案,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工作重点:整合预防及治疗药物的所有信息。

ﻫ四、捐赠药品管理参照WHO 《捐赠药物指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制定本预案.(一)、药品的选择1、应选派一位药剂师参与捐赠接受小组的工作,从专业角度和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符合其意愿或所需的捐赠药品。

既要考虑实现捐赠者的意愿、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又要使捐赠药品得以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ﻫ2、捐赠的药品应是受赠方疾病或疫情所需的,或为对受赠者有最大益处的药品。

关于捐赠药品的品种、数量,捐赠方应事先征得受赠方同意。

ﻫ3、捐赠药品应是国家批准的药品,或已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

捐赠药品的药名、剂量和剂型应与受赠方的常用方式相似。

(二)、质量保证和有效期1、捐赠药品的来源应可靠,记录具有可追溯性,符合捐赠和受赠双方的质量标准,捐赠药品的质量应与一般药品为同一标准,不得出现双重标准。

无特殊原因时,捐赠药品应符合受赠方的药品标准;如质量控制项目为捐赠方不可接受,则也不得作为捐赠.2、已配发给患者的但未用的药品,为安全起见,不得再作为免费样品捐赠回药房或医疗机构,除非是为了安全处理。

ﻫ3、所有捐赠药到受赠方应至少有一年的效期,对特殊医疗机构的捐赠除外。

失效期前应妥善管理。

在到货前最重要的是要告知到货日期和失效日期。

短效期药品可供给急诊,但存货过多或供给过多会导致浪费,且影响受赠方的药品供应系统、贮藏和配发工作.4、捐赠方应提供药品检验报告书和参考价格.(三)、说明、包装和标签1、捐赠药品标签语言应易于被受赠方专业人员所理解.单位容器上至少应标有药品的INN名或通用名、批号、剂型、规格、生产厂家、装量、贮存条件和有效期.注射剂尚需标出给药途径。

ﻫ2、药品应尽可能以大包装或医院适用的包装捐赠,或符合国际运输规则,不宜采用非常规的样品包装。

应列表随包装箱提供如下信息:药品的INN名、剂型、数量、批号、效期、体积、重量和特别贮存条件,每箱重量不大于50kg。

药物不得与其它捐赠物混箱放置。

(四)、信息与管理1、所有捐赠药品的信息应事先通知受赠方,以便被受赠方考虑、准备或应用。

应给出捐赠者的联系方式.经过有效的交流,捐赠才有意义.2、捐赠药品价格应明确.其价值可按受赠方通用品的批发价标示,如无此信息,则可给出世界市场的平均价格作参考。

ﻫ3、捐赠药品应直接快速地送到受赠方,送到会管理、会使用、会保存的相关部门;尽量避免中间环节的影响。

国际、国内运输费用、仓储、出关及其所需相关费用应由捐赠机构支付,除非事先与受赠方达成一致意见.4、对于不易贮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药品,受赠方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ﻫ5、受赠方应建立健全受赠药品的使用制度,加强对捐赠药品的管理。

ﻫ6、受赠方应向政府或医院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受赠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

ﻫ7、注意合理用药指导,药剂科应向临床科室提供相关药品信息,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浪费和使用,避免某些新特药品、疗效或临床经验不足的药品盲目超前消费或不合理消费造成不必要的药品费用开支,引发医疗事故、或因药品的误导使用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控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