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扎特

莫扎特

听莫扎特音乐的感受
姓名:郭帅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级汉三班
学号:08050307 选修班号:6班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 - 1791),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

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

莫扎特的音乐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 还是钢琴作品、室内乐、舞曲、宗教音乐等各个方面, 都意味着和谐与完美。

莫扎特的音乐非常之多,《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是较早期的优秀代表,此后的《唐璜》、《女人心》、《魔笛》则象征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临终前创作的《安魂曲》最具代表性。

这部作品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 表现了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所遭受到的剥削、屈辱和贫困的痛苦以及他对光明欢乐始终不渝的追求与向往。

《安魂曲》是莫扎特人生的写照,曲中注入了作者对整个人生的深刻感受。

《安魂曲》是莫扎特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 被人们称为是“ 莫扎特为自己而作的挽
歌” 。

莫扎特的作品总体风格是积极乐观、欢乐的,尽管他的许多作品是在苦涩的逆境中完成的。

对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他们往往更喜欢听莫扎特的音乐,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也是莫扎特音乐能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原因。

莫扎特的生活并不是只有欢乐和阳光的,只是他并没有用悲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挫折。

相反,他以一种乐观、平静的态度面对世间的悲苦,他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极力地用音乐发现美,带着微笑用音符去填补生活中不愉快的经历和烦恼,所以有人称他是“微笑中的眼泪”。

周广仁说过“莫扎特的这种积极、乐观与贝多芬有着明显的不同。

贝多芬的音乐似乎每一页都是与命运斗争的历史,是不断抗争不停呐喊的力量。

他总是凭着英勇顽强给人鼓舞,给人信心,是强烈的斗争后的一种胜利,也包括战胜他自己。

莫扎特也在与自己斗争。

他是凭着坚定的信仰,在美的范围内的斗争。

他没有‘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没有狂风暴雨般的怒吼。

他有的,仅仅是乐观的忍受命运的鞭笞,他温柔地安慰着自己与别人,而莫扎特最大的宝藏,就是他那坚如磐石的信念!我们无法想象在他那温柔宁静的旋律背后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情感。

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受难者,而是微笑地站在了云霄处,成了苦难的见证者。

他用清明高贵的心态,创造了一个纯洁无暇的世界!”对于生活在18世纪维也纳的莫扎特来说,穷困而悲惨的生
活并没有使他的创作有丝毫的停滞,他始终不断地创作。

贫穷、疾病、妒忌,日常生活中一切琐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观的心态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

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更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呐喊
因着对上帝真诚的相信,他明白尘世的浮浮沉沉都是短短的一瞬,他明白在上帝那里的永恒的生命才是他的归宿,他明白应该怎样用自己的天赐之才为世界留下些什么,就像在自己最后的那部音乐《安魂弥撒曲》中那样,他摒弃了所有迷人的手段和华丽的风韵,留下的,只是一颗心,一颗谦卑、忏悔、诚惶诚恐、向上帝倾诉的心。

莫扎特的音乐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歌唱性,明朗、清新、流畅、自然就像涓涓流水般流出来的。

在我看来,莫扎特的音乐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任何人都能听懂,不论是小孩,成年人或是老人。

音乐是那样清澈、透明、充满欢乐。

对于莫扎特来说,音乐创作好像从不需要绞尽脑汁,而是如同儿童的欢笑一样发自内心、出于本能。

高士杰教授用一首汉乐府相合歌辞“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来说明莫扎特音乐简单又不脱俗。

他说:“关键就是后面的四句,如此朴素而明白的话,小孩子都会背,也都能懂。

这是一种天才的灵巧。

莫扎特的音乐也有这种灵巧。

”莫扎特的音乐难就难在音乐的处理和意境上。

莫扎特的生命是灿烂的,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莫扎特一个人被毫无异议地推举为旷古烁今的音乐天才。

然而,莫扎特的生命又是短暂的。

三十五年,见证了一颗耀眼流星的出现、灿烂与稍纵即逝。

我常常困惑不已,一位天才的如此空前绝后的大师,怎么就这样昙花一现,就悲剧般的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了呢?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像莫扎特这样的音乐家,生命的真正价值是体现在人生的宽度而非长度上的,从五岁的那支小步舞曲到三十五岁的那部安魂弥撒,莫扎特实际上已经给了世人一个最完整不过的自己,其实在很多时候,永恒往往只是因为一个瞬间,莫扎特一生的经历,包括他的死,会和他明净的音乐一起,化作一颗耀眼的流星,霎那间划破天际,尽管只是一个瞬间,但他的光芒,却会永远照耀在人们的心间,温暖着这个世界。

有人曾做过估计,如果把莫扎特在他35年短暂的一生所创作的乐曲重新抄写一遍,恐怕也得用上30年的时间。

他的
成功是特殊的天赋,无与伦比的勤奋,加上苦难生活磨练的结晶。

他的音乐既深邃又明快,总是给人一种能净化灵魂的愉悦享受。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就其精神和魅力而言,已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局限,在我们的时代没有一位习琴者和钢琴家不弹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几个世纪以来,演奏家们都在深入探究莫扎特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只有对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本身深入挖掘,对其音乐内涵加深体验,对每个音符所包含的意义透切感悟,才能真正实现对其作品的理解融汇贯通。

二百五十年过去了,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早已寻不见了莫扎特的音容笑貌,但是,莫扎特的精神和他伟大的音乐一起,永远地流传在人间,而莫扎特,也将永远微笑在每一颗为音乐而跳动的心中,伴随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