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两美浙江建设,进一步规范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申报、评估、验收、公告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包括省级生态文明建设
示范市、示范县、示范乡镇。
第三条美丽浙江办积极鼓励各地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创建工作遵循自觉自愿原则。
开展创建的地区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重民生、突出公众参与;重过程、形成长效机制;重实效、完善能力建设;重特色、坚持因地制宜。
对创建工作达到相应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的市、县,由省政府授予相应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乡镇由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相应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第四条已命名国家生态市、县和乡镇的地方,即视为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乡镇的要求,不再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乡镇创建;已申报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市、县,也视为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要求,不再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
以上地区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乡镇,由省环境保护厅
组织专家组预审,预审合格后报环境保护部申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技术评估。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各市、县、乡镇原则上均可申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设区市所属的区,辖区内含乡镇和建制村,可申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六条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地方(以下简称创建地区)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乡镇可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
规划的编制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规划编制指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规划(或方案)应与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衔接。
第七条设区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由省环境保护厅向环境保护部申请组织评审;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由省环境保护厅组织评审。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建设规划通过评审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议本级人民政府将建设规划草案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后颁布实施,并在颁布实施后3个月内报省环境保护厅和环境保护部备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或方案)由所在地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颁布实施,报省环境保护厅备案。
第八条创建地区人民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监督考核和长效管理机制。
第九条创建地区人民政府应依据规划(或方案),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行政区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进度,落实专项资金。
第十条创建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创建工作的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和归档相关资料和工作总结,作为技术评估、考核验收和复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技术评估
第十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创建市、县,可以向美丽浙江办申请技术评估,乡镇向设区市美丽办申请技术评估:
(一)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或方案);
(二)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项标准;
(三)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地区,通过设区市美丽办预审;
第十一条创建地区申请技术评估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技术评估申请文件;
(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或方案);
(三)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报告;
(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技术报告;
第十二条美丽浙江办收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地区人民政府提交的申请书后,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对初步审查合格的,受理申请,并于受理后3个月内完成技术评估;对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及时将审查情况反馈创建地区人民政府。
已经创建省级生态市、县的地区,经审查工作基础扎实、建
设成效明显、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可直接进行考核验收。
第十三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技术评估。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由设区市环境保护部门组织技术评估。
美丽浙江办应当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技术评估结束后向创建地区反馈书面整改意见。
创建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整改意见和美丽浙江办的要求,认真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第四章考核验收
第十四条通过技术评估的地区,可以向美丽浙江办申请考核验收。
第十八条美丽浙江办收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创建地区人民政府提交的考核验收申请和整改报告后,应当及时审核申请材料,并征求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
对初步审查合格的创建地区,美丽浙江办于3个月内开展考核验收;对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及时将审查情况反馈创建地区。
第十九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示范县由美丽浙江办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及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由设区市美丽办组织考核验收,美丽浙江办组织进行抽查。
考核验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一)听取创建工作及整改情况汇报;
(二)检查评估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三)开展现场检查;
(四)反馈考核验收结论。
第五章公示公告
第二十条通过考核验收的市、县、乡镇,经美丽浙江办审议后在省级主要媒体和所在设区市主要媒体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间收到的投诉和举报问题,由美丽浙江办负责查实。
第二十一条公示期间未收到投诉和举报,或投诉和举报问题经调查核实、整改完善的市、县,经美丽浙江办提请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由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市、区)”;乡镇由省环境保护厅命名。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已命名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应持续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每年向美丽浙江办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第二十三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复核。
美丽浙江办每五年对已命名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一次复核。
经复核合格者保留称号。
复核发现问题的地区要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情节严重的市、县,美丽浙江办可提请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决定,由省政府撤销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乡镇由省环保厅撤销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称号。
第二十四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后,因当地工作不力、监管不力等原因,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
件,以及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影响的市、县,美丽浙江办可提请美丽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由省政府撤销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乡镇由省环保厅撤销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称号。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指标》由美丽浙江办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两美浙江建设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六条本规程自2016年月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