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20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20

政治学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20
一、简答题
1.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经历的发展阶段。

答案:(1)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化”理论,主要以新兴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为背景,借助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初步建立起政治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

他们认为,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还处于传统社会阶段,政治发展就是这些国家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化社会,这种过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重大转变。

(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这一时期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一些政治学家比较了各不同地区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找出政治发展的途径。

(3)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政治学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政治发展研究的重点也从发展道路研究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研究强调发展中国家通过政策调整改善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解决各种问题。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发展行政学。

2.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几个主要流派的观点。

答案: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环境相适应,具有系统功能、转换功能、对策功能,政治系统通过这些功能,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政治发展。

亨廷顿认为,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政治后果”。

他特别强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

他认为,缺少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发展,只会导致政治衰败。

他把政治制度化作为政治发展的标准,作为政治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达尔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建立在一定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民主政治制度,其动力和途径就是政治多元化。

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决定于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动力。

上述四种观点有着共同的特征,都是把政治发展看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归纳起来,它们认为,政治发展就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发展的过程或后果。

3.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点。

答案:(1)在社会制度上,视民族独立国家为“传统社会”,其社会发展方向是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社会”。

(2)在政治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上,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视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顶点,并以此为观察、衡量、评价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政治发展的标准。

(3)按西方民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推销其政治发展的道路、模式。

(4)以“价值中立”为原则,用抽象的系统分析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割断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不顾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为其政治发展理论论证。

4.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关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答案:(1)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

他们认为,传统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血缘关系和君权神授。

因此宗教、家庭、种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

现代社会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政党、议会、选举、革命等。

(2)政治制度化水平。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是衡量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关键。

可用四组标准来衡量:①适应性—僵硬性;②复杂性—简单性;③自主性—从属性;④内聚性—分离性。

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性程度越高,则政治制度化水平越高,反之,政治制度化水平就越低。

(3)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判断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可从类型上区分。

他将文化分为狭隘型、臣属型、参与型三种类型,认为三种文化构成不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

(4)政治参与。

他们认为,政治参与在政治发展中起着特殊作用。

一般来说,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过程。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在阿尔蒙德看来,分化就是指角色发生变化,变化得更加专门化或自主化,出现了新的专门角色,出现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以及角色和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5.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所说的政治发展动力。

答案:政治发展动力是指谁推动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表面上回避了这一问题,实质上这是政治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结合政治发展策略,提出推动政治发展应依靠的力量。

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种:
①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
②通过强有力的政治组织,特别是严密组织起来的政党推动政治发展;
③依靠文官组织推动政治发展;
④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
⑤依靠文化更新推动政治发展。

(2)从整个政治发展过程来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不仅是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标志,也是推动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6.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

答案: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不是一种模式,有许多学派,理论内容很复杂,但其研究政治发展理论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一条政治发展道路,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他们所设计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价值体系,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西方式的议会制、普选制、多党竞争制的政治制度,走上西方政治民主发展之路。

西方政治学者研究政治发展理论的本质并不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而是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庸国。

因此,从政策上看,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研究是服务于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战略需要的,是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服务的。

7. 简述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局限性。

答案:(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2)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

(3)二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之间的争霸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牺牲品。

8. 简述政治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

答案:政治发展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内的量变过程,主要表现在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完善。

(2)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的质变。

当一定社会阶段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要发生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意味着政治发展性质的改变。

9. 简述革命的特征及革命产生的根源和条件。

答案:(1)革命具有如下特征:
①革命的目标指向是实现国家权力的更替,是使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换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因此,革命的目标是夺取和掌握政权。

②革命的主体是一定社会中特定的阶级。

也就是说,在革命过程中,通常由一定的进步阶级起着领导的作用,并获得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③革命是实现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

(2)革命产生的社会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革命的发生必须具备客观和主观两个条件。

①客观条件就是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由于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不能照旧生存下去,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

②主观条件就是革命阶级发动强大的革命行动。

10. 简述革命的作用。

答案:(1)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尖锐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爆发革命,只有革命才能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