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讲 无因管理之债总结

第6讲 无因管理之债总结


(2)具有影响的原因 法律充分尊重民事主体实现自己的利益的权利,对其不 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处分行为也同样加以承认和 保护。对民事主体实现或者处分自己利益的行为,法律 不允许任何他人予以干涉,否则即以侵权行为决定其效 果。因此,管理人在管理他人的事务时,原则上不得违 反本人的意思。否则,其管理行为不仅于本人没有利益, 而且在性质上属于对本人自由意思的强制。

(2)有无管理意思的判断 管理意思为管理人的主观意思。通说认为应依管理人管 理的事务为客观上的他人事务抑或为主观上的他人事务 而为判断。 A. 客观的他人事务; 客观的他人事务指事务在性质上与他人有当然结合关系, 事务的内容属于他人利益的范畴,如修缮他人的房屋等。

B. 主观的他人事务。 主观的他人事务指该事务在外表上属于中性,依其内容 或性质,不当然与他人具有结合关系,但可依管理人的 意思而成为他人事务。 管理的事务为主观的他人事务时,判断管理人是否具有 为他人管理的意思,应主要根据其外部表现。 管理人管理的如属客观的他人事务,只要其未将该事 务作为自己的事务管理,即可认定其具有为他人管理的 意思;而管理人管理的如属主观的他人事务,则其为他 人管理的意思须表现于外部,否则是否他人事务,应由 管理人举证。

3. 法律后果 (1)本人的请求权 A. 基于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请求权; B. 基于无因管理的请求权 主旨在于请求返还管理所得。 (2)管理人的请求权 如果本人行使基于无因管理的请求权,则管理人可以请求赔偿所支 出的费用,但所取得的利益为限。

200855. 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无因管理? A. 甲错把他人的牛当成自家的而饲养 B. 乙见邻居家中失火恐殃及自己家,遂用自备的灭火器 救火 C. 丙(15岁)租车将在体育课上昏倒的同学送往医院救 治 D. 丁见门前马路下水道井盖被盗致路人跌伤,遂自购一 井盖铺上

( 3 )管理人具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即可成立无因管理, 而无须于管理时知道该事务属于何人的事务。 ( 4 )为他人管理的意思无须具有仅为他人谋利的目的。 管理人可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管理他人的事务。
பைடு நூலகம்
4. 进行事务管理的根据(不违反本人意思及例外) (1)本人意思之于无因管理成立的影响 某些立法例及一些学者不承认其为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 而仅将其作为决定无因管理效果时的考量因素,即管理 人是否违反本人的意思,将会引起不同的法律后果。也 有立法例认为违反本人意思仅构成不适法(或不合法) 无因管理,即不具有阻却违法的效果。

B. 事务的要件: 须为合法事务; 须非本人专属的事务; 须不属于非经本人授权不得办理的事务; ④须为他人的事务; ⑤须适于发生债的关系。

(2)管理 管理指对事务进行处理,实现事务内容的行为。管理人 的行为可以是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为。管理人的 行为不限于单纯的管理(保存、改良及利用),处分行 为也包括在内。 《通则》第 93 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 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 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三、适法无因管理 (一)构成要件 1. 管理他人事务(客观要件) (1)事务 A. 事务的界定 事务指一切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利益各方面需要的事项: 经济性事项(例如代交房租水电费)或非经济事项(例如收留迷失 儿童并将其送回家中); 法律行为(例如代为购买书籍)或为事实行为(例如代为收取果 实); 关于财产的事项,关于人身利益的事项; 一时的事项,继续性的事项。 单一事项或为多数事项。

(3)本人意思不具重要性的例外 本人的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时,比如本 人对于应当缴纳的税款有意不交、本人对其父母不欲赡 养、本人对其在道路上的施工不欲设置危险标志等,管 理人出于维护公益的目的,违反本人意思而为管理的, 因其管理合于公益,仍应成立无因管理。

(二)法律后果 1. 法定之债关系 (1)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 (2)本人所获利益的处理优先于不当得利的规定。 2. 管理人的义务 (1)管理人的主给付义务 (2)管理人的从给付义务 A. 通知义务; B. 计算义务。 3. 本人的义务 (1)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 (2)清偿负担债务请求权; (3)损害赔偿请求权; (4)原则上无报酬请求权。

(二)无因管理的性质 1. 在罗马法上,无因管理被认为属于准契约,可以引起 债的关系的发生。 2. 无因管理的法律性质,依通说为一种事实行为,而非 法律行为。 (1)管理意思不同于意思表示; (2)管理意思不需要表达于外部。 3. 无因管理的事务,可以是法律行为,也可以是事实行 为。


2. 无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1)无因的理解 无因指没有法律规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无因管理的客 观要件是管理他人的事务,需要管理人以积极的行为为 之,单纯的不作为不能构成无因管理,因而此处所谓义 务仅指积极义务,而消极义务(例如不为侵害)的承担 不能成立无因管理。

(2)不属于无因的情况 A. 履行法定或约定的私法义务 法定义务 扶养、监护、遗嘱执行、破产管理等。 约定义务 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存在委任、雇用、承揽、合伙等合同关系。 B. 负有公法上义务的人管理他人事务(例如消防队员救火、警察救 助),虽然旨在履行其公法上的义务,而非履行对于私人的义务, 但个人利益的保护为其公法上义务的内容,不成立无因管理。
(三)无因管理制度的社会功能 1. 基于利益衡量而设立的法律制度; (1)自我决定;(2)适度地维护他人的利益。 相应地:严格限定构成要件;明确法定债务关系的内容。 2. 与侵权行为等的区别。 ( 1 )侵权行为人不具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使他人避 免损失的意图;而无因管理的管理人则以此为其管理行 为的目的。 ( 2 )侵权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的合法权益, 具有对社会的破坏性;无因管理行为具有对社会的有益 性,进而有正当性。

三、不适法无因管理 (一)界定 BGB第678条[违背本人意思的事务管理]:事务管理的承担违背本人 真实或可推知的意思,且管理人应当辩认出这一情况的,即使管理 人自己无其他过错,也有义务向本人赔偿因事务管理而发生的损害。

管理的承担违反本人真实或可推知的意思,不存在履行法定义务的 情形,并且本人嗣后未为同意,从而缺乏管理的正当理由。

200753. 甲正在市场卖鱼,突闻其父病危,急忙离去,邻摊菜贩乙 见状遂自作主张代为叫卖,以比甲原每斤10元高出5元的价格卖出鲜 鱼200斤,并将多卖的1000元收入自己囊中,后乙因急赴喜宴将余下 的100斤鱼以每斤3元卖出。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乙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 B. 乙收取多卖1000元构成不当得利 C. 乙低价销售100斤鱼构成不当管理,应承担赔偿责任 D. 乙可以要求甲支付一定报酬 201321. 下列哪一情形会引起无因管理之债?( ) A. 甲向乙借款,丙在明知诉讼时效已过后擅自代甲向乙还本付息 B. 甲在自家门口扫雪,顺便将邻居乙的小轿车上的积雪清扫干净 C. 甲与乙结婚后,乙生育一子丙,甲抚养丙 5 年后才得知丙是乙和 丁所生 D. 甲拾得乙遗失的牛,寻找失主未果后牵回暂养。因地震致屋塌牛 死,甲出卖牛皮、牛肉获价款若干
债法部分
第6讲 无因管理之债
《民法通则》第93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 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 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德国民法典》第 2 编第 13 节“无因管理”,第 677-687 条。 《欧洲民法典草案》第5卷“无因管理”,共12条。

一、概述 (一)界定 无因管理指没有法律规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 理事务。管理他人事务的人称为管理人,该他人称为本 人。 因事务的管理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 系即无因管理之债。


二、制度框架 管理他人事务: 1. 法律义务: (1)契约义务:委任、雇佣; ( 2 )法定义务:父母对未成成年子女特有财产之管理 等情况。

2. 无法律上义务: (1)为他人管理:无因管理(真正无因管理): A. 适法无因管理; B. 不适法无因管理。 ( 2 )为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 A. 误信(错误)管理; B. 不法(不被允许的)管理。

(二)法律效果 1. 基本态度 过分干预他人事务,本人有保护的必要。不存在违法性阻却事由, 应依侵权行为规定处理本人遭受的损失。 2. 本人的请求权 (1)基于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请求权 传统观点认为仅依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处理。反对意见认为,管理 人应负有通知、交出管理所得、计算以及(基于债务违反的)损害 赔偿义务。 (2)基于无因管理的损害赔偿 “即使管理人自己无其他过错,也有义务向本人赔偿因事务管理而 发生的损害。” (3)本人得主张享有无因管理所得的利益

(3)管理人有无义务,以管理事务开始时为准 ( 4 )管理人是否有管理事务的义务,应依客观上的判 定,而不以管理人主观上的认识为准 管理人本无管理的义务而误以为有义务而为管理,可成 立无因管理.管理人有管理的义务而误以为没有管理义务 而为管理,不能成立无因管理。

3. 为他人管理的意思 (1)界定 为他人管理的意思又称管理意思,指管理人于管理事务 时所具有的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管理意思的内容是把 因管理而生的利益归属于本人。

四、自己事务管理(不真正无因管理) 应仅适用于客观的他人事务。 (一)错误的自己事务管理 误信管理。 《德国民法典》第687条第1款:某人误认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 加以处理的,不适用第677条至第686条的规定。 管理人与本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

(二)不法的自己事务管理 1. 相关立法例 《德国民法典》第687条第2款:某人虽知道自己无权将他人事务当 做自己的来对待却这样做的,本人可以主张第 677 条(管理人的义 务)、第678条(违背本人意思的事务管理)、第681条(管理人的 附带义务)、第682条(管理人欠缺行为能力(该条规定,管理人系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管理人仅依关于因侵权行为而 发生的损害赔偿的规定和关于返还不当得利的规定负责任))而发 生的请求权。本人主张这些请求权的,依第684条第1句(该句规定, 第683条(适法无因管理场合的费用偿还)的要件不具备的,本人有 义务依关于返还不当得利的规定向管理人返还因事务管理而取得的 一切利益。)对管理人负有责任。 2. 界定 不法管理指管理人明知系他人事务却故意当成自己事务而加以管理, 此时系明知而有意干预他人事务,目的纯系为自身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