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植物学部分)

普通生物学复习题(植物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1、传递细胞小脉附近出现的特化的有利于吸收和短途运输作用的薄壁组织细胞,成为叶肉和输导组织之间物质运输的桥梁。

2、叶迹叶迹leaf trace (又称“叶脉”)高等植物茎的节上长有叶片时,从茎分出进入叶片的维管束称为叶迹3、叶痕通常指鳞木类叶座中上部心型或菱形微凸成低锥形的部分。

包括维管束痕和侧痕,是叶子脱落时离层留下的痕迹。

4、心材木本植物茎木质部的中央部分,这部分木质部已失去输导水分的能力,心材的颜色比边材深。

5、凯氏带初生壁上的一种含木栓质的带状加厚结构。

一般在根的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和横向壁上具有这种结构。

6、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内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7、内起源植物的侧根通常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8、边材次生木质部的边缘部分,颜色较浅,含生活细胞并有贮藏功能,导管、管胞具输导功能。

9、胚幼小的植物体,它是种子最主要的部分,有胚芽胚轴子叶胚根组成。

种子萌发后胚发育成幼苗。

10、上胚轴与下胚轴在胚和幼苗中,子叶着生处以上的茎轴部分是上胚轴。

11、侵填体导管或管胞附近的薄壁细胞,自纹孔处进入导管或管胞腔内,并有单宁,树脂等物质沉积,最后把整个细胞腔堵塞,是导管或管胞失去输导水分的能力。

由于侵填体的形成使木材坚硬耐腐。

12、气孔器气孔及其周围的副卫细胞一起组成一个气孔器,或称为气孔复合体。

13、维管束维管束是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组织为主的复合组织,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形成层组成的束状结构。

14、组织组织是一些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5、假年轮由于外界气候条件变化或其他原因,暂时阻止了形成层的活动,后来又恢复活动,因此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又产生了第二个生长层,这就叫假年轮。

16、合轴分枝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称为合轴分枝。

17、离层植物落叶前在叶柄基部形成的一层结构。

在这层结构中,细胞中层的果胶质分解,使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分离,因而使叶自茎上脱落。

18、同功器官凡来源不同,但功能、形态相同或相似,这样的变态器官称同功器官。

例如茎刺与叶刺,块根与块茎。

19、泡状细胞一种明显增大和薄壁的表皮细胞。

在禾本科和其他许多单子叶植物表皮中常排列成纵行,细胞中具有一个大液泡,不具叶绿体。

20、平周分裂细胞分裂与根茎的周围最近切线处相平行,即与根茎表面平行的分裂,也称径向分裂。

分裂的结果,增加细胞的内外层次,使器官加厚,他们的子细胞壁是切向壁。

21、聚合果一朵花中具有许多聚生在花托上的离生雌蕊,每一个雌蕊形成一个小果,小果聚生在花托上。

如草莓22、聚花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也称复果。

如菠萝无花果等。

23、角果角果是十字花科植物特有的开裂干果,有二心皮的子房发育而来。

24、真果由子房发育来的果实叫真果。

25、心皮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变态的叶。

由一个心皮组成的雌蕊为单雌蕊,由两个以上的心皮连合组成的雌蕊为复雌蕊。

几个心皮也可以分别形成单雌蕊,共同着生在一个花托上,这样的雌蕊叫离生心皮,复雌蕊叫合生心皮。

26、无融合生殖胚的形成不经过减数分裂和配子融合的生殖。

见于菊科,禾本科等。

(不经精卵结合也能发育成胚的现象)27、聚药雄蕊被子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

植物的花中有雄蕊多枚,花丝基部分离,而花药聚合为一体。

28、无孢子生殖指没有经过减数分裂或孢子形成而直接由孢子体进行的配子体发育(由珠心或珠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29、二强雄蕊被子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

植物的花有雄蕊4枚,其中2枚较长,2枚较短,这种现象称二强雄蕊30、无配子生殖在被子植物中,由胚囊中卵细胞以外的非生殖细胞不经受精发育产生胚的一种无融合生殖,如葱含羞草等(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非生殖细胞发育成胚)31、光系统光合生物中,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变为化学能的多蛋白质复合物。

分为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每一系统均由含叶绿素的捕光复合物和含叶绿素的反应中心所组成。

32、瘦果瘦果由1-3个心皮组成的小型闭果,子房仅具一室,内含一粒种子。

33 内共生一种生物(如真菌)生活在昆虫体内,彼此受益的共生现象。

34、外胚乳在种子中,有珠心发育来的营养组织,如胡椒科,睡莲科等。

35、植物营养繁殖由根茎叶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或不分离)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人们采用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对经济作物进行营养繁殖。

36、组织培养用培养基在试管或特制的玻璃器皿中培养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方法。

37、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拉丁文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

38、种是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

一个种的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各个体之间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能育的正常后代;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和要求该种生存的一定的生态条件。

40、卵式生殖两个形态,大小和行为均不同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相互结合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这通常是多细胞生物的一种高级有性生殖方式。

41、单性结实被子植物子房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果实。

单性结实的果实往往没有种子。

43、种子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45、有胚植物有胚植物,又称为高等植物,陆生植物,是那些最熟悉的植物有胚植物都是具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的复杂多细胞生物体二、叙述题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不同点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如下:(1)根表皮上有根毛,无气孔,茎则相反,有气孔而无根毛。

(1分) (2)根具内皮层和中柱鞘,内皮层具凯氏带;茎中多无显著的内皮层,均无凯氏带和中柱鞘。

(2分) (3)根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茎中二者成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共同组成维管束。

(2分) (4)根中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茎中为内始式。

(2分) (5)茎中有髓及髓射线,仅少数植物根有髓,多数根中央为后生木质部占据。

(2分)1.根和茎的初生构造均可从各自的成熟区横切面上观察到,双子叶植物根、茎初生结构的异同主要是:(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2分) (2)不同之处:a.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

(1分) b.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更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也无中柱鞘。

(2分) c。

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都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

(2分) d.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1.5分) e.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中央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

(1分) 根与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

(0.5分)2、叙述根的伸长生长与加粗生长的过程3、叙述茎的伸长生长与加粗生长的过程4、试述根尖分哪几个区?各区的特点、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根冠,由位于根尖最前端的数层薄壁细胞组成,帽状,功能有①保护分生区;②分泌黏液,有利于根尖在土壤颗粒间伸长;③使根具向地性。

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浓,有强烈的分生能力,使根尖细胞数目增加,是根生长的基础。

伸长区,细胞纵向伸长明显,产生推动力,使根尖不断向土壤中伸展。

根毛区,表皮细胞外壁外突,形成根毛,扩大吸收表面,同时还有增强固着的作用。

5、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年轮是形成层季节活动的结果。

春天气候温和,雨水较多,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迅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的量较多,壁较薄,细胞较大,材质疏松,颜色较淡,叫早材(春材)。

夏末秋初气温转凉,干旱,形成层活动慢慢减慢,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量少,壁较厚,细胞较小,材质坚实,颜色较深,叫晚材(夏材)。

同一年内形成的早材和晚材构成一个年轮。

6、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各属何种组织?行使何种功能?双子叶植物叶片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

叶肉属于同化组织,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核主要场所,并兼有通气功能,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叶脉是7、试述成熟组织类型及其分别存在植物体的哪些部位。

A、保护组织:表皮存在于幼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的表面层细胞,起保护作用。

周皮分布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的表面,在次生生长中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2分)。

B、2、薄壁组织:同化组织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储藏组织大量贮藏营养物质;储水组织液泡中含大量粘液;通气组织具有大量细胞间隙;传递细胞是特化的转运细胞,具有高效的传递和运输能力(2分)。

C、机械组织:厚角组织的初生壁在角隔上不均匀增厚,分布于茎、叶柄、叶片、花柄等,根中无,主要有支持和延伸的作用。

厚壁组织的次生壁均匀加厚,成熟时原生质解体,包括石细胞和纤维,起支持保护作用(1分)。

D、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运输光合产物(1分)。

E、分泌结构:细胞合成一些特殊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并将其排出体外、细胞外或积累于细胞内。

外分泌结构有腺表皮、腺毛、蜜腺、排水器;内分泌结构有分泌细胞分泌腔或分泌道以及乳汁管(2分)。

8、简述裸子植物(松树)茎的结构特点。

裸子植物的茎都是木本的,结构和双子叶木本茎大致相同,二者都是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等部分所组成,长期存在着形成层,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年轮,不同的主要在组成成分中。

a.木质部主要由管胞组成,和少数木薄壁细胞(柏科、杉科)或无薄壁细胞(松科)无导管(除麻黄科、买麻藤科外)无典型的木纤维。

管胞兼具输送水分和支持的双重作用。

从横切面上,结构现的均匀整齐。

在次生木质部中也存在早材、晚材、纯材、秋材之分。

b.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构成,也有韧皮射线细胞,无伴胞和韧皮纤维。

少数松柏类次生韧皮部中可能产生韧皮纤维,石细胞。

c.有的茎中具树脂道,如松属。

有些茎的皮层,维管柱常分布着许多管状树脂道,如松香是松树的树脂道所产生,这在双子叶植物木本茎中是没有的。

9、被子植物的胚囊发育过程。

A、大孢子的发生(:直接发育大孢子(胚囊)母细胞平周分裂造孢细胞周缘细胞分裂或不珠心细胞B、大孢子(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 4个含单相核的大孢子(各自有壁)近珠孔端3个退化珠心处1个发育单核胚囊(大孢子)连续3次有丝分裂 8个核,分属7个细胞成熟胚囊。

这种方式称为单孢型,蓼型,占被子植物的70%(2分)C、大孢子(胚囊)母细胞减数分裂二分体(第一次分裂出现细胞壁),一个退化另1个发育 2个单相核(大孢子)连续2次有丝分裂8个核,分属7个细胞成熟胚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