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调、验收。
2、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校资产经营公司、后勤集团负责对全
校生产、经营性用房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涉及
“三合一”场所的管理单位和使用人,要遵守消防法规,落实主体
责任,严格按照《福建省“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要求》
完成整治。
3、各单位、院系负责所辖各部位的排查,发现“三合一”问题
设施,增强企业和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创造我校良好的消防
安全环境。
二、排查、整治范围
1、校园内学生宿舍楼、职工宿舍楼、宾馆招待所内设置有商店、
超市等经营性场所的;
2、各单位、院系生产加工场(厂)与员工宿舍合一的场所;
3、护楼护院人员住宿与库房合一或护楼护院人员带家属在值班
室生活的场所;
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设置员工宿舍的场所;
5、校园外商业街(如大生理、南华路、西村、北村)内商场、
商店、各类加工场(店)设置员工宿舍的;
6、其他可能存在“三合一”的场所。
三、整治标准
检查和整治标准,按《福建省“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
治要求》的标准执行。
四、工作职责
1、本次“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由校综治领导
小组负总责,负责对全校各单位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协
域和重点岗位防火措施落实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
(封闭楼梯间)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是
否完好;(3)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4)内部消防设
施、灭火器材是否到位、完整有效;(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在
岗情况。
每月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
火灾探测报警器;(3)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局部应
用系统。
3.疏散楼梯的宽度必须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室外疏散楼
梯的设置必须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
4.员工宿舍的处窗或阳台不得设置金属栅栏。若生产、储存、
经营部分外窗或阳台必须设置金属栅栏,设置的金属栅栏上应设置
平开门,并在生产、经营时段保持开启状态。
2、全面排查阶段(3月31日前)。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全面排
查,摸清底数,查明情况,逐一建立台账。
3、集中整治阶段(5月31日前)。各责任单位组织对排查出的
问题进行整治。对确实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报校综治领导小组研
究解决方案。对拒不整改的单位、承租人、使用人,报执法部门依
法从重处罚,确保“三合一”整治工作的落实。
二、“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1.制定并落实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单位与部门、集中与分散、定
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新上岗和新进新岗位的员工进行
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对重点工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做到持证上
岗。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1)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
要坚决改正;在排查中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4、在完成排查后,发现有“三合一”场所的单位,都应建立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台账》一式二份,单位存档、报校
综治办各一份。
五、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月28日前)。各单位制定方案,明确分工,
召开会议进行动员,推动本单位各部门自查、整改火灾隐患。
“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2007年以来,全省开展了“三合一”场所专项整治“回头看再
整治”活动,但经营性“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仍然存在,火灾事
故时有发生,火灾事故带来的损失和教训是十分惨重和深刻的。省
政府办公厅再次发出《关于集中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
整治的通知》,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安组办(2009)1号]和厦门
一、“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根据《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GA703-2007)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省“三合一”场所的
整治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的,生产、储存、经营场所超过
一层的,该场所内的室内楼梯必须封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
级防火门;当室内楼梯无法封闭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必须设
市政府办公厅[厦府办(2009)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
况,制定以下开展“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今年6月底前,现有“三合一”场所均按《福建省“三合一”
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要求》得到有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
制,杜绝产生新的“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进一步改善消防安全
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2)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
况;(3)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4)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
分的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当无法完全分隔,住宿部分人员需经过
经营性场所疏散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住宿部分必须另外设置室
外疏散楼梯,且每层均应设置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当住
宿人数不超过5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场所,可采取设置逃生
窗,配置逃生梯、逃生缓降器或架设通往相邻建筑的逃生通道等方
式作为第二逃生出口;(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独立式感烟
置室外楼梯,且每层均应设置通向室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2)
建筑面积超300平方米且生产、储存、经营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时,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局部应用系统。
2.对于底层为经营性场所,其它楼层为人员住宿的建筑,人员
住宿部分的疏散楼梯必须与经营性场所完全分隔开,即住宿部分的
疏散不应经过经营性场所,且当建筑的层数超过三层,人员住宿部
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
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的知识和技能;
(5)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方法。
3.每日开展防火巡查,每月开展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每日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单位内部的重点部位、区
4、验收总结阶段(6月20日前)。校综治领导小组组成督查组,
对各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整治工作经验,研究
长效管理措施,巩固整治成果,迎接省、市检查验收。对工作不到
位、走过场的单位进行通报。
附:1、福建省“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要求
2、厦门市“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台账
附1:
福建省“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