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村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试图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
基于以上的想法,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创设情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游戏导入,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自主探究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
识字教学我坚持的是“多次复现”原则,主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识记字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整节课下来,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首先我觉得应该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勤思、
多问题标新立异、别出心裁。
在今后的工作我会不断学习、探索,找到最佳教育教学手段。
《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课文改成诗歌,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充分利用文本来拓宽学生写话的空间。
由此可见,教材不应是码头,而应是航船。
《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我根据单元教学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素有两点:一是朗读时注意语气,二是继续学习默读。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这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时,主要停留在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上,我还没能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说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来谈等。
《邓小平爷爷植树》在教学中我布置了让同学找找时间、地点、人物,从同学的反应来看小朋友们对地点、人物能很快地理解,但对时间掌握的不够确切,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写作意识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引导、发展同学的语文能力。
张荣荣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