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突发事件及预防措施
摘要:地铁凭借快捷、准时、舒适等优势,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保障乘客安全出行是地铁运营公司重要的研究工作。
本文从地铁突发事件入手,引出地铁运营的安全形势,提出了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五种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铁运营;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metro with fast, punctual, comfort and other advantages,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means of transport of the people’s trave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is the metro operation company important work.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metro emergency, guides out security situation of metro operation, puts forward five kind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of metro emergencies.
keywords: metro; emergency;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地铁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保障地铁安全有序运营是地铁运营公司首要任务。
然而,国内外地铁运营突发事件时而发生,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emergency)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
按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释,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地铁运营突发事件是指地铁在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影响甚至破坏地铁的正常运营,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
一般来讲,地铁在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包括:突发大客流、恶劣天气、通信及信号故障、列车脱轨、冲突、火灾、爆炸、毒气袭击、地震等。
近年来,地铁系统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下面仅列举2000年以来国内外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如表1所示。
表1 地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
由表中前5个案例可以看出,由于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了一系列地铁运营重大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的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表中第6个案列由于及时启动预案,措施得当,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对比可知,在国内外地铁运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分析各地铁的事故和灾害案例,以便研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对策、对于改善地铁的安全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预防措施
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
依据上述的事故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事前预防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这就决定了地铁运营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其长期性容易使人滋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事实证明,90%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安全工作无小事,要加强对新入司员工的三级安全启蒙教育(公司级、部门级、站室级);加强在岗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会、座谈会等方式,强化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务必使员工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2、加强巡视、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车站巡视、监督、检查,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一个有力措施。
车站值班员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站的客运组织以及各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尤其是影响行车运行的设备系统的状态。
一旦发现有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或者出现影响人身安全及列车运行
的隐患时,及时按照上报流程上报相关部门。
车站带班长需要定时(例如:2小时)对车站的各系统设备状态、人员工作状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此外,还需规范员工作业操作流程,加强管理者的运营安全管理,提高防范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将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甚至消除。
3、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
培训是企业前进的推进剂,是提升员工业务能力水平、促进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
为此,公司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员工在岗
培训(on the job training,简称ojt)体系,制定了各项培训、考核计划。
为员工提供系列在岗培训教材、课件以及视频教程,建立典型案例库,加强对地铁员工的业务技能及各设备系统操作的实操培训,如:综合监控系统、屏蔽门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票机系统、劳动防护用品,特别是消防系统的业务培训。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容量不是取决于其中的长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
同理,在培训中要重点关注业务底子差的员工,确保人人过关,做到在技能中求安全,以技能保运营。
4、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突发事件所需
的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地铁运营大客流、恶劣天气、公共卫生、水灾、爆炸、自然灾害、车辆故障以及应设备故障等其他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组织员工对各种预案进行学习,按计划进行演练。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建立完善安全规章,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
规章制度是生产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做到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
在轨道交通建立
的安全规章制度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开展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
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我们应积极地宣传贯彻执行,组织员工学习,在制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结束语
地铁的安全、快捷运营对解决群众出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线,本文作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在以上五个方面提出了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希望对促进地铁的安全运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利民,李兴.地铁运营安全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
[2] 刘志刚,谭复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 蒋雅君,杨其新.地铁防灾救援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1):13.
[4] 杨志杰,沈纹.地铁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消防科学与技
术,2002(3).
[5] 刘小娜,马东辉,郭小东. 地铁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安
全,2006(6).
作者简介:
梅世军(1985-),男,硕士研究生,现在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工作,助理工程师,岗位车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