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回母校与大一新生交流演讲稿

2016回母校与大一新生交流演讲稿

2016回母校与大一新生交流演讲稿5回母校与大一新生交流演讲稿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晚上好!非常开心能够与大家在此相遇,更感谢大家能够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今天活动的现场。

可是当我看着你们忧郁的表情,自然的玩起手机,你们的行为告诉我,你们对大学的活动、大学的讲座非常疲惫,非常无奈,你们觉得大学一点都不幸福,一点都不轻松,对吗???那么今天来到活动现场的同学,有组织要求过来的,有班级抽签不幸中奖的,有班级凑数的,对吗?我想你们和现在的我过得一样很累很迷茫。

与在座的大部分同学的出生年代一样,我也是一名90后,如果需要,大家可以关注我的qq和微博,在今后的日子当中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交流。

今天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并不是指这是我第一次作此类型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今天是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三年前的自己作为社管会副主席带领社管会的小伙伴第一次独立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为期一周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这项活动,成为了大学成长的转折点,为我在党团工作和专业学习之间平衡前进奠定了基础。

在我来湖州之前,我们亲爱的邹老师跟我说,就对学弟学妹们来讲讲实习的心得,讲讲学习的重要性。

然后又特别嘱咐我说:要把握分寸,不能过分强调学习重要性,还得兼并能力的锻炼。

在那一刻,我又瞬间觉得这是一位多么负责任、有远见的老师。

我用四年的时间才明白一个道理,她让我今天就讲给你们听:一个学生仅有学习或工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雄厚扎实的基础上,勤奋钻研,奋发进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拨的精神,并肩搞好学习和工作,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小伙伴们,请记牢了。

这是我大学期间的部分荣誉。

曾经我以为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可以变得很优秀。

可是当我到上海以后,我发现所谓的优秀只不过是别人的凤毛菱角,因为上海是到处可见的高材生,尤其在中山医院,边上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但是,这些荣誉的获取,我想我得感谢一些人,比如说现在的佘丹强老师、邹鑫老师、董建新老师,我的班主任刘秀华老师等等一系列的老师,当然还有支持我的很多小伙伴,比如朱云芳、章林平、王丹、邬凌峰等等,他们的存在,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敢放慢脚步,让我在犹豫徘徊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直到今天的我。

今天主要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我的大学历程,然后跟大家讲讲实习的悲欢离合。

先讲我的大学。

每一年都有其不同的故事。

大一:寻找大学的味道1、大学生活是怎样子的?2、过怎样的大学生活才不会留有遗憾?来大学之前,我的一位哥哥问过我,他说:你对大学有什么目标没有?我当时很认真的想了一想,回答说:学好专业技术、提高综合能力。

2016年的9月12日,我们的开学报到日。

我就是带着这么两点想法来到了湖州师范学院。

但是,当我来到大学,面对大学校园的自由、无约束式的生活,已习惯于中学时代三点一式执行式生活的自己,我茫然了。

我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状态,再加之高中老师对我们灌输的“来大学就轻松了的”的思想,整个大一的自己,显得特别的迷茫。

对于大一的各方面印象:学习:一方面,老师讲课快得神奇,基本跟不上节奏;另一方面:课后没有及时复习,下一节上课时,把前一节课学得东西忘得一塌糊涂。

活动:活动似乎只与大一有关,大二、大三基本不用参加;活动多得要命,每个活动还有任务指标。

会议:每天总有开不完的会议,总是临时性通知,拼命地打乱自己的节奏。

所以当时的自己,还特别的愤青,抱怨这抱怨那。

唯一让我能感觉到大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大概也就这些:社团巡礼周的现场:百团大战,人山人海运动会的现场:万人广播操、振聋发聩的呐喊声大学生梦想剧场:曼妙的歌声、性感的身姿、高雅的音乐。

在那里,我发现了大学人才的繁多。

刚开学的时候,有个老师跟我讲,冬天的时候,很多学生睡到十点都不起床。

我听了,很惊讶的说道:这么能睡,腰不会疼吗?在这个“上课无压力,课后无作业,身边无督促”三无大学校园里,到冬天的时候,我差不多已经习惯了晚睡,早上基本达到了不到十点不醒来的地步。

后来,我也成了那一类人:拼命地睡,往死里睡,睡到天昏地暗也不起床。

当大一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所获。

学习没有收获,能力没有锻炼。

大一第二学期,我有意识去改变第一学期的状态,但始终缺乏执行力,于是我就这么混混噩噩的度过了我的大一,成绩与奖学金擦肩而过,各类荣誉因成绩差而无资格参选。

我该怎么办?我的高中老师说:你第一次失败不要紧,因为你会说你依然有勇气站起来去努力;你第二次失败也许仍不要紧,因为你依然有站起来的勇气;但是当你第三次失败的时候,我相信你已不再有勇气,开始失去信心。

抱着对这句话的怀疑,我来到了大二。

大二:坚持中做回自己(摸索)这是大学里面最没自信的一年,也是大学里面最有志气的一年。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要改变大一的状态(学习作风懒散,学习成绩差),如果再不改变,我的大学就要完蛋了;因为学弟学妹要来了,我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长形象。

(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大二了,正在某个社团组织,带着那么几十个大一的孩子。

你不再具备随时犯错的机会了,因为犯错的机会要留给大一的孩子;他们遇到各种事都会找你;你不再是一个可以随时有空的人了,你要学着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机会。

假如你尽职尽责,明年能收获到你想不到的东西。

”送给那些正在努力帮助学弟学妹的学长学姐们,加油。

也转给那些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不要找借口说自己忙,如果喜欢,请努力,请认真,因为我们也是从大一走过来的。

要是你的生活被安排的满满的,以后你会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又恍惚间觉得自己的大一很幸福,大二很幸运。

因为我的大一被安排的满满的,因为我的大二对待工作尽职尽责。

为了改变自己,我强迫自己去建立习惯。

学习上,每天做第一排;生活上,每天坚持锻炼(这一点源于想在学生时代参加一次运动会)。

有研究表明,一种良好的行为或行动,只有坚持三个月以上,才有可能养成一个习惯。

在放弃与坚持不断做斗争的挣扎之间,我艰难地坚持了四个月。

于是奇迹发生了,课堂上,第一排的中间右上第一个座位成了我的固定座位,基本上没有同学跟我去争这个位置;生活上,由一开始做10个俯卧撑,30个仰卧起坐,到最后疯狂地做300个俯卧撑、300个仰卧起坐,还开始了每天绕操场跑20圈的夜练习惯。

于是我的状态就慢慢改变。

期中考试的药理学考了全班第一名,期末考试,我的成绩进入了班级前10名。

这边跟大家分享一段运动会的视频,我感谢一个小伙伴,他叫邬凌峰,因为他的留心之举,可以让我在今天还可以通过观看这段视频来回想20余年来的首次运动会的长跑。

生活需要激情,这样才能在回忆时留有激动。

大家也一样,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什么事情可以去做,趁还是学生,去做一件、几件刻骨铭心的事。

到了一年一度换届的时候,是否再留学生会让我犹豫了很久。

我那时候的竞选稿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前些日子,好几次一个人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思考,坐在平静的湖边沉思,陷入只有一个人的世界。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安静的坐在湖边的大石头上思考。

可是一个人真的能是这样子吗?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

是的,有什么好纠结的,有什么好怀疑的;是的,不就是继续承担更大的责任么,不就是一个坚定的信念,继续努力,继续奋斗么,我会的,我一定会的。

于是我就凭着这么一段自认为从犹豫中走出来的激昂之词,选择了留任。

很幸运,我成功竞选上学生会主席一职。

当大二结束的时候,我在团学工作上、学习成绩上、生活习惯上,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所谓的感觉,基本就是团学工作找到了自己的套路,学习上找到了保证上课能听懂的方法,生活习惯上有了约束自己的意志。

大三:两点之间平衡前进(总结)大三,我的目标是兼顾工作和学习,但因为职务的关系,我自己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学习第二位。

只要有工作,我就先放下学习。

这是我在大学最拼命、最辛苦的一年,因为忙碌的工作,我曾一度顾不上学习,到后来,我更不敢奢望自己能够稳在班级前十。

但幸运的是,我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为了尽量不把学习落下,我依然每天坚持坐第一排,尽量在课堂上把知识点弄懂。

期末的时候,我只有7天的时间,却需要准备四门专业课,更可恶的是,没有任何复习资料。

每考一门课,我都需要自己准备复习资料,然后用最多一天的时间背上万字的考试重点。

那几天,我几乎奔溃,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求高分,过了就行。

第二学期,主席团例会,邹鑫老师让我们每个主席团成员提前知道了专业排名:我很惊讶,我的专业排名依旧保持在了班级前十。

就是在那一刻起,我才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我要让目标得以实现。

我很幸运,大三,我不仅做好了团学工作,而且稳住了自己的成绩。

正是在这一年,因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让自己真正找到了自我,融入了湖州师范学院,所以我在自己的离任总结中,这么写道:去年的那个时候,在抉择留任与否的这个问题上,我足足思考了一个月。

这一年多过来后,我最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不后悔”。

我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的同学朋友,也感谢那些一直建议我去勇敢竞选的老师们,如果不是你们的一再坚持,或许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对于自己的人生真的要留下一个大大的遗憾。

去年的那个时候,在犹豫、迷茫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最终坚定的走上那条自己向往但又充满忧虑的工作之路。

一年之后,我大彻大悟的发现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

一年之后,我明白,在面对选择难以做出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挑战的,哪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要逼着自己去试一试。

大四:沉默中励志前进(正名)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两件事使我从自信满满、满心喜悦的状态中一落千丈,一件是因为没有获得专业一等奖学金而错失赴香港大学暑期交流的机会,一件是因为没有得过专业二等奖学金无缘十佳大学生的最终评选。

但正是这两件事情,让自己意识到,所有付出的努力,自己其实还是一无所有。

未曾拿过专业一等,未曾有过科研记录。

大三,卸下团学的所有包袱,为了实现专业成绩和科研的两大目标,开始了新的征程,新的挑战。

学习依旧保持原来的状态,上课始终坐第一排,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病例讨论,课后及时复习等等。

主持的《浙江省口腔医学方向人力资源分析》科研项目,困难重重,资金受限,医院、诊所的推诿、卫生部门的不配合、课题组成员的力不从心等等。

但是为了科研的持续性,为了得到较全面的科研数据,煎熬在奔溃边缘的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于相关卫生部门之间,体验无情的拒绝、冷漠的态度、清高的官腔,感受绝望之中的挣扎。

所以在去过浙江省最高卫生行政部门后,我在qq空间里这么写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撞南墙不回头。

今天我努力了,哪怕没有成功,我也心安足以。

大五,当我正在实习的时候,我得到了两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大四,专业成绩排名第二,也即是可以申请专业一等奖学金;我撰写的《余姚市公立医院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调研分析》论文,中外医疗杂志和淮海医药分别寄来录用稿件,也即是我的文章可以发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