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无限弹性B.单位供给弹性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2.提高劳工的自尊心及责任感,给以他们心理上的满足,使劳工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是工会的()A.社会性功能B.政治性功能C.经济性功能D.心理性功能3.政府为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财政政策手段是( )A.扩大政府购买B.提高税率C.减少政府转移支付D.减少政府投资4.下列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是( )A.学校老师和学校学生 B.作家和出版社C.保险公司和投保人 D.餐馆老板和餐馆服务员5.对于雇员而言,计时工资使其承担的风险较小,基本工资主要取决于( ) A.个人的努力程度 B.完成产品数量的多少C.工作的紧张程度 D.劳动时间的长度6.强调劳动关系双方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的合作,主张通过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平等协商谈判机制,来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
这一主张体现的劳动关系类型是( )A.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B.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C.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 D.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7.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上只存在一条无差异曲线B.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值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越低8.替代效应会使( )A.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B.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增加C.闲暇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D.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减少9.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模型中,当“蛛网不稳定条件”成立时,说明(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近D.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变动在同一程度上变动10.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失业是指( )A.劳动力供求失衡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B.劳动力供求平衡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C.劳动力供求失衡时,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D.劳动力供求平衡时,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1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A.向前弯曲B.向后弯曲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12.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A.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D.增加,增加13.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个人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 )A.学费B.由于上学而放弃的收入C.超出不上学时的部分生活费用D.书籍费14.一般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缺乏有关就业的信息或一时难以找到本人中意的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是( )A.技术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15.下列假定中,( )不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
A.“理性人”或“经济人”假定B.完全信息假定C.资源稀缺性假定D.生产力发达假定16.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销人力资本存量 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17.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18.在水平形状的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下,()A.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工资出价水平来改变劳动力供给水平B.单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其劳动力需求来改变市场工资水平C.单个企业可以以低于市场工资率的工资水平雇到所需劳动力D.单个企业不可以通过工资出价水平的改变来改变劳动力供给水平19.基尼系数越大,则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A、越低B、越高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020.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控制()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
A、政府预算B、货币供应量C、工资水平D、物价水平21.决定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A.劳动资源的普遍性 B.劳动资源的稀缺性C.劳动资源的无限性D.劳动资源的复杂性22.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个人放弃闲暇从而获得劳动收入的比率B.个人放弃劳动从而获得闲暇价值的比率C.劳动收入与劳动时间之比D.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比23.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表达公式为( )A.MRTS=AP L/AP K B.MRTS=AP K/AP LC.MRTS=MP L/MP KD.MRTS=TP K/TP L24.边际成本是指( )A.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B.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C.平均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D.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的成本25.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 A.与横轴垂直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26.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 )A.正向影响 B.负向影响C.没有影响D.不能确定27.如果资本的价格不变,工资率降低了,在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需求会( )A.增加 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28.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动态均衡无法达到的条件是(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D.工资率的波动对劳动力供给量的影响越来越小29.动态均衡分析是指在考察市场均衡时,变量的调整( ) A.没有抽象掉时间因素 B.抽象掉了时间因素C.不需要花时间完成D.在同一时间内完成30.一般而言,受过特殊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会比受过一般培训的雇员的辞职率要低,原因是( )A.前者承担了全部培训成本B.前者承担了部分培训成本,且其培训价值更易得到本组织肯定C.前者更不具有流动性D.前者在其他组织更易得到价值肯定31.规范研究方法要说明的是()A.研究对象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B.如何认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客观事实C.研究对象或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揭示研究对象或现象内在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普遍联系32.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A.劳动者家庭或个人B.政府或公共部门C.行业工会D.企业或雇主33.()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经济发展要素。
A、劳动资本B、物质资本C、人力资本D、货币资本34.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A.劳动投入的数量B.资本投入的数量C.科技投入的数量D.劳动与资本要素的价格35.如果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量始终为固定不变,则劳动力需求()A.缺乏弹性B.无弹性C.为单位弹性D.富有弹性36.下列哪种情况劳动力资源能实现最优分配?()A.当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时候B.当劳动力市场偏离均衡的时候C.当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向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移劳动力时D.当不同行业出现不同的工资率时37.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A.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B.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C.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D.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38.在劳动力市场中,卖方垄断的存在将导致()A.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B.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减少C.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减少D.工资率降低,就业量增加39.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是()A.计件工资B.计时工资C.效益工资D.货币工资40.根据国务院1995年通过的《关于修改<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我国职工每周工作的制度时间是()A.35小时B.38小时C.40小时D.48小时41、关于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工资越高,则实际工资越高B、实际工资不过是经过某种价格调整后的货币工资C、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成正比D、货币工资水平总是低于实际工资水平42、下面哪一因素,不是确定工资水平的因素()。
A、劳动者个人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B、同工同酬的原则C、企业的支付工资能力D、劳动者消费水平的差异性43、各类人员工资在水平上的差异是指()。
A、工资差别B、工资水平C、工资的构成因素D、工资率44、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就业水平,应该发展就业弹性()的产业。
A、较高B、较低C、为零D、为145、市场开放与进口的增加会使国内产品的最终需求减少,从而()就业的增长。
A、促进B、阻碍C、不影响D、可能促进可能阻碍46、与教育水平较低的雇员相比,接受过正规教育较多以及在职培训较多的雇员()。
A、能获得较高的工资率B、总收入较低C、一年中工作的时间较多D、工作机会较少47、基尼系数越大,则它所代表的收入不平等程度()。
A、越低B、越高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048、“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共有的局面。
A、就业停滞B、出口停滞C、经济停滞D、资本引停滞49、下列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A、提高税率B、减少转移支付C、扩大政府开支D、提高利息率50、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哪一类人不能称之为就业者。
()A、正在工作中的人B、有职业,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暂时脱离了工作的人C、雇主和自营业人员D、义务地给街道打扫卫生的退休人员二、多项选择题1.个人劳动力供给是指( )A.单个劳动者的工作决策B.劳动者个人决定是否参加社会劳动C.劳动者个人决定何时工作D.劳动者个人决定准备工作多长时间E.劳动者个人决定如何支配闲暇时间2. 以普通教育为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以下特点()A.间接性B.迟效性C.广泛性D.长期性E.多方面性3.按失业的成因划分的失业类型包括()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周期性失业4.最低劳动标准包括()A.最低就业年龄标准B.最低工资标准C.最长劳动时间标准D.关于女职工的特殊保护E.关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5.下列关于充分就业正确的说法有( )A.当充分就业实现时,并不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B.当充分就业实现时,总需求增加,总就业量也随之增加C.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D.充分就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E.凡是接受市场工资率愿意就业的人均能实现就业的状态6.关于人力资本不正确的说法()。
A、人力资本是由劳动力资本转化而来的B、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是同一范畴C、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使价值增殖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D、人力资本是对知识资本的拓展E、人力资本是投资转化而来的,没有一定的费用投资不可能形成人力资本7.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包括()。
A、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B、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功能C、劳动者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D、劳动者服务社会功能E、社会稳定功能8.经济增长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