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知识点总结
海水的温度是海水一个重要的物理变量,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等。

1.海水的热量平衡规律
海水的冷热程度称为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能量当中50%的热量被海水蒸发消耗掉,40%被反射到太空,5%被近海面大气吸收,只有5%的热量才增加海水表层的温度。

支出的热量主要是海水的蒸发耗热。

每年海洋获得的热量大致等于支出的热量。

整个海洋的年平均水温几乎没有变化;但在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热量收支是不平衡的,因此海洋的水温分布与变化不同。

2.表层水温的地理分布规律
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温度为17.4℃,其中大西洋为16.9℃,太平洋为17℃,印度洋为19.1℃。

大洋表层温度分布有如下特点:
(1)大洋表层温度从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水温从0℃增加到28℃左右,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北半球由于受洋流及海底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多与纬线斜交,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等温线密集,东部比较稀疏。

(2)寒暖流交界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海水温度变化特别大。

(3)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不以赤道对称分布。

北半球水温比南半球水温偏高,最高水温在10°N左右,与热赤道位置基本一致。

由于三大大陆包围印度洋,并受暖流影响,因此印度洋为四大洋中水温最高的海域。

3.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海水水温不均匀递减,海水在600~1000米内变化显著,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基本没有变化。

4.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水温的日变化。

影响水温的日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季节、天气状况、潮汐和地理位置等。

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14~16时。

(2)水温的年变化。

影响水温年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洋流、海陆位置等。

一年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8月份。

5.南半球海水温度有哪些变化规律?通过北半球表层海水温度与陆地温度的比较怎样判断季节?通过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如何判断洋流的性质?如下图海水表层气温升高发散思维图。

6.通过阅读图表、数据分析怎样解决以下问题:海一气作用有哪些联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关系如何?下图哪条曲线是长江口海底温度变化图?从全球海水表层气温分布图中能发现哪些规律与联系?
例如从全球海水表层气温分布图可以总结出海水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和其他地理知识的一些内在联系:全球海水表层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同纬度相比,寒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或较高;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同时受地形、海洋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沙漠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区,形状狭长,范围亦延伸到较低的纬度。

7.探究: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与降低会给世界农业等经济结构带来哪些影响?有解决海水温度升高的办法吗?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与人类活动又有哪些联系?为何海中岛屿国家准备举国搬迁?
例如海水表层温度升高会使沿岸气候向湿润类型过渡,内陆则向干旱过渡,导致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