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婴市场环境分析孕婴市场环境分析与前景预测孕婴市场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众所周知: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中国全年有2000-3000万婴儿出生,8-36月龄的婴儿约为4500万,儿童为3.2亿。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的统计公告,中国大陆0-3岁新生儿用品家庭月消费达900多元左右。
再加上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婴儿消费,中国大陆的婴儿用品市场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8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2008年的新生儿人口增加2200万。
未来5年,中国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婴儿潮,引爆母婴用品市场新一轮“淘金潮”。
孕婴用品行业是21世纪的朝阳行业,也是拉动各国GDP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
二、经济环境(一)、经济发展状况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环境下,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为中高档婴儿用品消费奠定了物质基础。
这也正是近年来包括衣、食、住、行、智力开发等孕婴用品市场逐步升温的内在动因所在。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
到2010年上半年,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但仍然总体保持了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正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但展望未来五年,中国孕婴用品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支出状况目前国内平均每名母婴每年在用品上的花费大概是400元,国内3亿多母婴中,8000万城市母婴每年在购买用品上要花掉320亿元,再加上2.5亿农村母婴的用品消费,每年国内母婴的用品消费在500亿元以上。
估计到2010年,中国母婴用品年消费额有望超过1000亿元。
强大的数字蕴含着母婴用品的巨大市场,巨大的市场必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强大的利润空间。
三、政治因素中国计生育政策的实施与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使得孕妇、婴幼儿既是年轻夫妇关注的焦点,又是老一辈人疼爱的核心。
当前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都说明,孕妇、婴幼儿是两代家庭消费的重点。
此外,多年的计划生育及控制人口政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国家适当放开了对出生的限制,并出台了有关准生二胎的政策。
四、社会因素社会的重视和投入也是影响孕婴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妊娠期是人生成长过程当中最需关爱与呵护的特殊阶段,孕妇需要得到家庭的认可与支持,新生儿更需要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精心培养。
因此,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优生优育的宣传,促使现代父母、婴儿健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的供应、传统的呵护,还更多注意心理的调适、心灵的蔚藉与汲取科学孕婴文化。
孕婴行业本身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要求,将产品、文化、服务导入市场,是孕婴行业未来最大的卖点。
五、文化环境孕婴观念的更新, 孕婴文化的推进使得传统的孕婴观念全面更新。
现代生活对多功能、多样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完善、人性化的售后服务、专业指导的渴求与日俱增。
六、科学技术新型环保材料的不断涌现,可替代再利用技术的不断推进,都为多功能、更环保、更安全、更适用的新型孕婴用品的不断涌现提供了可能。
微观环境分析一、竞争者孕婴用品是目前乃至以后发展潜力最大,收益丰厚的产业之一。
精明的投资者,对孕婴用品这块肥沃的领域垂涎已久,并不断的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了孕婴用品上。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孕婴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专业的大型零售商还未出现,中国期待孕婴用品零售大鳄!电器零售大鳄有国美、苏宁,日用品零售大鳄有家乐福、麦德龙等等。
孕婴用品的的零售大鳄到目前仍未产生,正处在整合构建期。
二、供应商我国孕婴用品品种繁多,除了常用的孕妇装、哺乳文胸、吸奶器、奶瓶、奶嘴外,别出心裁的婴儿指甲钳、乳头保护罩、喂奶巾、婴儿面巾、婴儿专用勺外,还有防溢乳垫、束腹带、睡袋、玩具、科教用品、护肤用品、服装一应俱全,甚至小到婴儿用的小别针、枕头等。
各种孕婴用品生产商也与日俱增。
二、消费者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我们知道孕婴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仅此,孕婴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对整个行业来说还是有限的。
消费群体的衍生:但不要忘记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情世故的社会。
孕婴幼儿身边的父母、叔叔、阿姨、好友、同事等等人群都会前来看望、恭贺。
那么,围绕孕婴幼儿这一群体又会衍生出一大批颇具购买力的消费群体。
每个孕妇或婴幼儿身边至少有8-12 个具有购买力和决定购买权的消费者,消费潜力无穷。
无论是对于婴儿还是准爸爸、准妈妈们,这一时期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鹿,强生等事件的发生。
使得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加大了对孕婴市场的重视以及相关要求。
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波及到了孕婴行业的发展,但更重要的体现了孕婴市场的发展潜力。
“2009年一季度孕婴产品市场监测报告”显示:进入2009年后,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内的孕婴产品市场状况也出现了波动,不同产品呈现出了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发展趋势的变化。
1、城市规模越大,孕婴产品品类的渗透率越高从不同的城市级别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孕婴产品品类的渗透率也就越高,这是调查中显示的结果。
其中,纸尿裤和婴幼儿洗护用品的渗透率在不同级别城市中差别较大;玩具、书籍文具等在不同级别城市中渗透率差别较小。
另从不同区域来看,华东的各种孕婴产品渗透率均较高,西南的孕婴产品渗透率整体较低。
孕婴产品的渗透率在不同月份间变化不大。
2、奶粉:多美滋占据第一在婴幼儿奶粉市场上,除了伊利排位在前,其它靠前的位置主要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低年龄的婴幼儿消费较多的是国外品牌奶粉,而较大年龄的婴幼儿消费较多的是国产品牌奶粉。
从婴幼儿奶粉消费变化趋势来看,国产品牌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在去年11月份达到低谷之后,已经开始逐渐回升。
目前事件对于婴幼儿奶粉消费的影响已经减小了很多。
即便如此,在婴幼儿奶粉中,多美滋还是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伊利作为国产品牌排在了前列,其它前五的位置均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级别城市消费奶粉有一定的特性,一级城市的婴幼儿奶粉消费主要集中在国外品牌;二级城市则是国外品牌和国内的知名品牌;三四级城市则更多地消费国内品牌奶粉。
3、玩具:不同级别城市差别各异在年龄不到12个月的婴幼儿中,婴幼儿玩具消费相对比较分散,消费较多的前三位分别是迪士尼、红孩子、奥贝;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加,婴幼儿玩具消费的品牌更加集中。
1-3岁婴幼儿的消费则更多地集中在了迪士尼和红孩子;在4-6岁婴幼儿的消费更多地集中在迪士尼。
从不同级别城市的婴幼儿玩具消费来看,一级城市的婴幼儿玩具消费的前三大品牌为迪士尼、红孩子、费雪;二级城市的前三位为迪士尼、红孩子、奥贝,费雪在二级城市表现较弱;在三四级城市中,前三位的品牌为迪士尼、红孩子还有乖乖兔,在三四级城市表现相对较好的还有宝宝伙伴和木玩世家。
4、服装:华东和西南婴幼儿服装品牌消费较多婴幼儿服装市场品牌较多,竞争激烈。
竞争主要体现在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之间,国产品牌好孩子作为代表,国外品牌以迪士尼作为代表。
4000元以下家庭收入的群体较多选择好孩子,而家庭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家庭则较多地选择迪士尼作为消费的品牌。
在不同年龄的婴幼儿服装消费中,低龄婴幼儿消费的服装品牌分散且比例都较低,说明低龄儿童的品牌消费比较单一。
4-6岁的婴幼儿对服装品牌的偏好明显增强,服装消费集中在了好孩子和迪士尼。
在不同级别城市,各品牌的表现差异较大。
服装品牌在一级城市的竞争最为激烈。
在一级城市,迪士尼的表现要好于好孩子,丽婴坊和可爱宝贝在一级城市也有很好的表现;而好孩子和迪士尼在二级城市的表现相当;在三四级城市中,好孩子的表现优于迪士尼。
从不同区域的消费品牌来看,华东和西南消费的婴幼儿服装品牌较多。
东北、华北和华南消费的服装品牌较少。
我们总结孕婴市场的三大特点:1.消费能力极强从母亲怀宝宝开始,一个家庭就进入强消费期,此前几年为生小孩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存款将进入暴发性消费期:母亲的保健品、防护服、孕妇装、护理用品等;婴儿的奶瓶、童车、童装、专用洗涤用品、玩具等;甚至胎教、家政服务、幼教服务,以及随之而来家庭买房、换房要求、小孩入学问题等等。
可以说,一旦小孩进入家庭,家庭的刚性消费支出才刚刚开始。
而且不能忘记的是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人情世故的社会,孕婴幼儿身边的父母、叔叔、阿姨、好友、同事等人群都会前来看望、恭贺。
那么,围绕孕孕婴这一群体又会衍生出一大批颇具购买力的消费群体。
每个孕妇或婴幼儿身边至少有8-12个具有购买力和决定购买权的消费者,消费潜力无穷。
2.信息需求旺盛现在这个年代的父母缺乏育儿知识,同时对育儿的要求也非常高,从准备怀孕时起,未来的准妈妈们就迫切渴望帮助——为了孕育健康的宝宝,自己该如何调整生活的方方面面?医院只做临床配合治疗,但很难提供帮助和指导,对于孕妇某种营养元素在不同时期应该怎样补充,在饮食方面如何调节等,都得不到专业帮助。
对于这些疑问,孕妇们往往会征询长辈、同事、朋友的经验,但个体差异不同,究竟怎样才更安全、更科学?妈妈和小孩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美、健、育、教等需求谁来服务?3.交流分享需求强由于准妈妈一般都有足够的休闲时间,并且有与人分享孕期、育儿经验的需求,因此,他们非常迫切与同类人进行交流。
母亲这个群体,很重视品牌和口碑,她们为什么会买网站上出售的东西?往往是因为在网站上交流了经验。
由于很多育儿社区网站设置了“育儿日志”、“亲子日志”,它比其他社区网站容易有更大的用户黏性和更新率,社区网站也更容易获得商业价值的转换。
孕婴市场前景预测有关专家指出,孕婴用品产业将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亮点。
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公报,200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47万人。
有关专家预测,中国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人口生育高峰期,在2016年以前,人口增长将保持在每年1600万至2000万的水平,将出现一个庞大的需求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社会学家分析指出,与前几个高峰期不同的是,这个生育高峰期的主要群体是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一代独生子女,在经济社会不断开放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思绪方式、受教育程度、生活观念以及消费观念和父辈差异很大。
这决定了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花费方面表现出两个特点:一个舍得花钱;二是花钱趋向越来越重视孕婴的素质教育,从而带来一个全新的孕婴用品市场。
就拿尿不湿产品举例,不满周岁的宝宝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湿,每片售价2-5元,一个月就需要300-500元。
”中国婴童行业协会副会长裴非这样算了一笔帐:新生宝宝每个月起码消费2000元以上,除了生活必需品,还有医疗、摄影、护理的费用。
“而中国每年出生的城市新生儿有350万,这个一年5000亿的蛋糕是中国婴童产业发展的天然动力。
”的确,中国婴童产品市场的发展潜力极其巨大。
据中国童装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年产童装46亿件,占全服装总产量的近10%,国内共计消费童装21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