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建军90周年之际,电影《建军大业》隆重上映了,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历史的尊重,我们走进了电影院。
虽然此片小鲜肉明星云集,吸引了众人目光、引发阵阵爆笑,但他们精湛的演技也是值得肯定的。
通过众多演员的演绎,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坚定、革命战斗的艰辛与残酷在影片当中表现得尽致淋漓。
看完电影,有几点感触比较深刻。
一、审时度势者是英雄。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将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等20多位革命者残忍杀害。
这时,毛泽东等人才醒悟过来,没有武装力量,共产党人将成为待宰的羔羊,以前共产党人只懂得抓笔杆子,不抓枪杆子,才会得到大屠杀的命运。
毛泽东等人坚决否定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坚持武装斗争,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事实也证明,工农革命军才是武装斗争的主体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北伐战争是实现统一新中国的必要手段。
二、团结就是力量。
年少气盛带着一支铁军的叶挺,出身草野却骁勇善战的贺龙,智勇双全战无不胜的朱德,与儒雅却坚定的周恩来站在了一起,共同发起了南昌起义。
若没有周恩来的高瞻远瞩和随机应变,若没有朱德在城中设宴困住军官,若没有贺龙率领的部队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拼搏,若没有叶挺带领的铁军强势增援,这场南昌起义就不能顺利成功。
幸好,有这么多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在坚持。
他们
立志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实现统一新中国的伟大理想。
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三河坝战役,朱德率领三千人顽强抵抗敌军三万人三天三夜,只为了给主力军争取更多的时间。
最后只剩下800人,为了让大多数人活下去,必须留下200人断后,其余人撤退,留下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朱德说:“父子同军的,儿子出队离开;兄弟同军的,兄长留下来。
”大家争先恐后地要求留下来,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在生死面前,没有人畏惧,都纷纷将集体的生存、集体的利益摆在最高位置。
多少人看到这里纷纷落下钦佩和感动的眼泪,我们革命的胜利就是一群群矢志不渝、前仆后继的勇士用献血换来的,没有他们的主动付出,就不会有军队的团结作战,更不会有新中国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