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亦即法的效用,是法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法的作用是法的功能的外化。
法的作用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①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按参与作用的法律的种类)。
整体作用指某一法律体系产生的作用,局部作用指法律体系中的某些或某部门法律所起的作用,如民法作用、刑法作用、行政法作用等。
②全社会作用、组织作用和个人作用(按法律满足的主体不同)
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按法与法所达到的社会效果)
④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从法作用的方式和对象)。
这里主要从讲述规范作用。
二、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指导、“划一”的作用。
墨家将法比作规矩、绳墨。
法律规范包含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故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具有规范作用。
一般认为法的规范作用包括以下五种: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
1、指引作用
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指引人选择行为的内容及其方式的作用。
法告诉人可为、应为、禁为的情况,以及应为不为、禁为去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影响人的行为的选择。
由此,指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性指引,法律规定人可以选择的行为方式,可为的有利后果,这是法赋予人权利的方式指引;一种是确定性指引,法律规定应为不为、禁为去为的不良后果,这是法设定义务或职权的方式指引。
由此看来,法的指引作用应是对本人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
作用对象是本人自己的行为。
这一点可与后面的作用加以区分。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规矩、尺度或绳墨给人提供评价、衡量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标准的作用。
由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和自身利益的干扰,由此可能使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不一,由此法超越个体提供统一的标准,当然标准有时是原则性的(如法律原则),有时是具体的技术性标准(如污染标准、卫生标准等)。
在评价他人行为时,根据法这一客观的统一标准,来判定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合法性等。
法的评价作用是法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法有预知行为的可能后果的作用。
人们根据法律可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预测作用对象是人们的相互(交互)行为。
包括自然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之间、企事业机关团体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行为的预测。
4、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法通过自身的存在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教育人们合法正当地行为。
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教育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示范作用和示警作用,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识,促进人自觉守法。
5、强制作用
因违法而受到制裁,对一般人以至受制裁人本人有教育作用,反过来,人们的合法行为以及其法律后果也同样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
法的强制作用主要用来制裁、约束违法犯罪行为。
法的强制作用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二、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相对于法的规范作用而言,指法对社会和人的行为的实际影响,可将法的社会作用分为对社会、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的作用,也可分为对社会的作用,对集团的作用,对个人的作用。
三、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法律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但同时法律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有局限性。
1、法的作用的范围的有限性。
范围不可能是无限的,不能替代道德、宗教、习俗、纪律等的作用。
2、法只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环境的制约,甚至冲突。
3、法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不是法自身所能安全解决的。
4、法也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法的语言表达、法自身的逻辑结构可能影响法的作用呈现。
第四章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的概念
法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法的需要和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标准,是法律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的意义,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
换言之,法的价值指法这种规范体系(客体)有哪些为人(主体)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
二、法的价值的基础——人的尊严
①《联合国宪章》第一句宣称“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是联合国家的目标;
②《世界人权宣言》序言将人的尊严作为人权的基础:“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
③《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更强调“确认这些权利是源于人身的固有尊严”。
三、法的价值体系
法的价值体系是由不同层次的法律价值所构成的整体。
有哪些法律价值构成,法学家门又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其归纳为利益、秩序、正义、自由和效率五种价值,有人将其归纳为秩序、利益、平等、自由、人权、正义,有人将其归纳为效益、文明、民主、法治、理性、权利、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
上述观点归纳的全面彻底,但又过于庞杂重复。
人的尊严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自主性、完整性和全面发展,由此围绕核心,将法的基本价值归结为秩序、正义、自由。
三者共同构成法的价值体系,秩序是法的工具性价值;正义是对工具性价值(秩序)评价的价值;自由是法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尊严的体现,它既评价秩序,也评价正义。
四、法的基本价值
1、秩序
社会离不开秩序,法律是防止社会无序状态的主要手段。
法律本身总是为一定秩序服务的,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法律是否服务于秩序的问题。
所存在的问题仅在于法律服务于谁的秩序、怎样的秩序。
秩序是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法律可以创设秩序,保障秩序平衡状态,无秩序即无法律。
法律维护的基本秩序有两大类,一是财产和人身安全的秩序,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秩序;二是公权力设立和运行的秩序,这类秩序的目的在于保障前一类秩序。
2、正义
“正义”是个关系范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之中。
“不正义”绝对不会存在于孤立的个人之上。
从实质内容上,正义又体现为平等、公正等具体形态。
正义用来调整人际关系,它就与权利、义务、责任等密不可分,而权利、义务、责任与法律紧密相连,恰恰是法律规范调整,正义与法律就有了密切相关性。
正义能维护社会高效率地运行,正义的制度和人家关系的公平最大限度地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也最能保障效率。
相反,非正义的制度,人
际关系的不平等阻碍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导致效率低小。
正义应当优先于效率。
3、自由
自由是人的本质,是无需论证的,“人生来是自由的,他就是自由的”,争取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从价值上而言,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是自由实现的形式。
法最本质的价值是“自由”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法律必须体现自由、保障自由。
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他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国家、法律与个人之间的完满统一。
就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