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线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线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文章在线阅读
日月经天,岁月轮回,沧海桑田,物换星移。

经过数代师生的努力,昔日之大熊成长为今日之三中,乡野之村小崛立为湘中之名校,低矮之木屋蜕变为现代之高楼,弹丸之窄地开拓为辽阔之热土,几
十之孩童增加为数千之学生。

学校在变,在创办之初的“爱国爱生
爱岗”的校园文化精神没有变,并如一股清流,在今日的校园化为
一弘碧波,滋润出一派满园春色。

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校园文化精
神也在继往开来中与时俱进,今日的新化三中精神是:求精务实,
追求卓越,心怀感恩,铭记责任。

我们有信心和勇气,在新的三中
精神鼓舞下,开创三中崭新的未来。

二、完善设施,浓化视听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们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一种重要的手段,充分发挥它的载体作用,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
积月累,形成意识,内化为行动。

1、完善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
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

我校为了改善教学设施设备,通
过多渠道筹集经费1000余元,新建了供水设施、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各教室配备电视机、投影仪等设备,各教研组办公室统一配备
办公桌凳、空调等,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硬件设施建设,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改善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使学校更显大气、美观,基本达到了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景致宜人,设施齐备,功能齐全,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
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瞄准根本,严抓德育文化
1、铸造师生认同的学校价值观,建设师生精神家园。

为了树立
起师生员工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认同感,我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
队课引导学生理解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办学理念。

抓好学生
跑操活动,在跑操中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我校因此被县委宣传部
和县教育局确定为全县第一个德育教育示范基地。

三、完善管理,建设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

我校秉承以人为本、教学为先
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
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和依法治校的能力。

总之,我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好学、力行、求实、创新”的校风,
形成了谦虚、协作、爱生、敬业的教风和博学、多思、诚信、守纪
的学风,增强了学校内功,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
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走入新乡市实验小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

”——欧文。

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学校有个优势,那就是场所很大,。

这使
我确定的题目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初探》,确定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试图提出、解决和回答针对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建?建什么?怎样建和谁来建的问题。

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宽泛而博
大的课题,需要的不仅是理性的思考,更需要的是经验的总结,于
我个人的学历、阅历很难尽述清楚。

不到之处敬请领导与同仁指正。

第一、更新观念,在思想上弄清为什么建的问题
二是实施教育创新的必然需要。

要探索出一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之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一基本手段和过程是远远
不够的。

在新的时期,发展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和推进素质教
育的有效手段。

当前在研究和建设小学校园文化中,依然存在着地
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对象主体性认识不足,
封闭式管理以及惧怕承受因教育改革而带来的压力等问题。

我们作
为一所县级小学,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观念陈旧、
方法老套、经验不足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

但我们深知,在今天一
体化、信息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不去改革我们以课堂为主的传
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必将过早地被社会所淘汰。

那么就需要下大力建设一种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生态型教育环境。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参与未来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说这
既是教育的方向也是实施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正在建设中的校园文化,从理论层面上考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分化为三个层面,既:物质层、制度层
和精神层。

二是制度文化的营造。

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
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如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
管理制度以及相应形成的严密的组织机构。

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
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高度认同,不仅能促进良好品行和价值
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一代代学生中自然传
承的文化传统。

三是精神文化的营造。

校园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隐性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容涵了办学思想、教育观、校风、班风、教风、学风、行为习惯等,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第三、突出重点,在方法上掌握怎么建的问题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依托,不
断向理性、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
机构。

今年初我们就及时成立了由校长、各科室负责人、团组织、
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
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红领巾文明监督队等学生
组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是加强了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
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
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治安管理制度等,把校园文
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并同教学科研工作一并部署,
一并落实,一并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再次是要从转变传统观念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
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高质量地领导、组织和建设校园文化。

第四、发挥主观,在具体操作上解决谁来建的问题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
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
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

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
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共青团、少先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学
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

再者,要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
以及民主创新的教育风格,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水平、心
理素质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近年来,各校园的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相比,还缺乏科学、系统、综合的研究与实践。

更多的时候是在“摸着石
头过河”。

今后,就我们学校而言,一定要积极开展大到校园文化
建设的宏观理论,小到本校在营造实践中形成的微观理论的研究。

认真挖掘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塑造作用,从
而更有效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示范、导向、凝聚、选择和辐射功能,
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创造性和社
会性价值。

最后,衷心感谢教育局及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习、思考、交流中,感受最大就是“他山之石”的斑斓色彩。

因此也领悟出:只有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他校他人的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和办学理念,才能内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
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且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走出地域、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

看过“校园文化建设文章”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