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水中溶解氧不足,鱼类及其藻类与毒性
(1)毒性表现
肝毒性(可以引起肝癌) 神经毒性(麻癖) 肾毒性(腹泻) 遗传毒性 胚胎及发育毒性
1.3 富营养水体中的产毒藻类与毒性
(2)主要有毒藻类
铜绿微囊藻 绿色微囊藻 鱼腥藻 颤 藻 念珠藻
单位 mg/l Ug/l m %
贫营养 <0.01 <4 > 3.7 > 80
中营养 富营养
0.01- 0.02 >0.02
4-10
>10
2.0-3.7 <2.0
10-80
< 10
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2)
贫营养和富营养湖泊特征比较
1. 营养物质 2. 浮游藻类 3. 有根植物 4. 湖盆深度 5. 湖底物质 6. 水质 7. 湖水温度 8. 特征鱼类
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etz.
• 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群落的优势种之 一。通常形成囊状不定形群体,群 体呈粗筛孔状,由几十个、甚至上 千个单体细胞组成。
• 铜绿微囊藻易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改变水体生态系统群落结构,藻类 死亡时造成水域大面积缺氧,鱼类 生长受到影响,水体环境严重恶化。
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与治理
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角媛梅
授课提纲
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与危害 2 水体富营养化的类型与判断标准 3 氮、磷对富营养化影响的机理 4 氮、磷在水体中的转化 5 富营养水体的治理 6 滇池污染及其治理
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与危害
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1.2 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的影响 1.3 富营养水体中的产毒藻类与毒性
频繁 很少出现 绿藻科(Chlorophyceae) 角星鼓藻属

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taurastrum)
湖 泊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erugrinosa) 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 具缘微囊藻(Microcystis marginata)
或发状。
1.3 富营养水体中的产毒藻类与毒性
(3)饮用水中的藻毒素
淡水中常见的蓝藻能产生肝毒素和神经毒素, 与供水安全相关。
蓝藻微囊藻水华80%是产毒素的,大部分肝 毒素是微囊藻毒素,已知70多种亚型的微囊 藻毒素。
神经毒素分布范围较肝毒素小,危害程度也 不及微囊藻毒素。
1.3 富营养水体中的产毒藻类与毒性
(4)流行病学资料
太湖流域调查表明:饮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 的水会引起人群肝脏酶学指标的变化,导致 肝脏功能损害。
对肝癌高发区江苏海门和启东两地发现:饮 用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河沟水的居民患肝癌 相对危险度较饮井水或自来水的居民分别为 1.96和2.39 。
微囊藻毒素是我国南方原发性肝癌高发的三 大环境危险因素(微囊藻毒素、肝炎病毒和 黄曲霉毒素)之一。
颤藻
Oscillatoria
藻体是不分枝的丝状体, 由单列细胞组成藻丝。 丝体上有空去的死细胞 作双凹形,有时还有胶 化膨大的隔离盘,亦为 双凹形,但细胞内有均 匀的内含物,二个隔离 盘或死细胞之间的这一 段叫做藻殖段,生于潮 湿处或小型水体中,漂 浮或附着
念珠藻
Nostoc
念珠藻的藻丝 由一列近球形 细胞组成,形 似一串念珠, 藻丝通常有一 至几个异形胞, 由藻丝组成胶 质团块,形状 有球状、片状
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氮、 磷等)不断补给,过量积聚,使水体营养 过剩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水体“富 营养化”。
江湖
海洋
水华(花)
赤潮
赤潮
1.2 富营养化引起的水质变化
藻类为优势物种,并大面积覆盖 水体表面
感观性状恶化,透明度下降,水 质污浊发臭
鱼腥藻
Anabaena
鱼腥藻(Anabaena) 藻 丝单一,或群集成群体; 自由漂浮,或粘附基质上。 藻丝直走,弯曲,藻丝外 面有透明、无色的水样胶 鞘。细胞一般为球形或腰 鼓形。
易形成水华,是水体富营 养化的标志。水华鱼腥藻 具有毒株,含有鱼腥藻毒A、 B、C和D,其中鱼腥藻毒 A研究较充分,是一种低分 子量的含氮的生物碱,对 动物的最低致死剂量为每 千克体重250微克。
的工业废水、农业退水、水产养殖废水 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使水体中氮、磷 等营养物质的负荷量急剧增加而导致水 体污染的现象。
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1)
按富营养化的水质富营养状态的主要参数和标准 分为:
富营养 中营养 贫营养
参数项目
总磷浓度 叶绿素α浓度 赛克板透明度 溶解氧饱和度
片硅藻科(Diatomaceae) 平板藻属(Tabellaria) 小环藻属(Cyclotella)

念珠藻科(Nostocaceae)
金藻科(Chrysophyceae)
• 某些铜绿微囊藻能产生1种微囊藻毒 素(肿瘤促进剂),可诱发急性肝损 伤和肝肿瘤
绿色微囊藻
Microcystis viridis (A.Br.)Lemm
•绿色微囊藻主要产 生三种毒素,在适 宜条件下,每毫克 干重细胞可产生3-4 微克微囊藻毒素, 其总毒素含量可达 到细胞干重的3‰以 上,是毒素含量最 高的一种藻类。
知识
生物富集作用
回顾
DDT的生物富集作用
水俣病
2 水体富营养化的类型与判断标准
2.1 水体富营养化的类型 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标准 2.3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状况
2.1 水体富营养化的类型
按富营养化的原因分为: 天然富营养化:是指湖泊营养物质的天
然富集,需要千年甚至万年的演化过程 人为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为活动产生
贫营养湖泊
贫乏 稀少 稀疏 较深 砂石、砂砾 清澈透亮 较低(冷水) 鲑鱼等
富营养湖泊
丰富 较多 茂盛 较浅 淤泥沉积物 混浊发暗 较高(温水) 鲤、草、鲢等


数量 品种
养 分布
富营养湖泊
丰富 较少 主要生长在水体表层
贫营养湖泊
稀少 很多 可生长至深层
与 昼夜间的迁移

水华现象 主要藻类

有限 经常发生 蓝藻纲(Cyanophyceae) 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