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
有肋压迹 内侧面(纵隔面)
31
内侧面(纵隔面)
肺门 ➢肺纵隔面中部的椭圆形凹陷 ➢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 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部位
肺根 ➢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 包绕成束
32
三缘
➢前缘 —心切迹 —左肺小舌
➢后缘 ➢下缘
33
水平裂
三、分叶 ➢左肺分上、下二叶 ➢右肺分上、中、下三叶
斜裂 34
11
额窦:
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窦: 开口于中鼻道 12
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后组:开口于上鼻道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前中组:开口于中鼻道
13
二、咽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 共用通道
14
三、喉
➢位于颈前部中份 ➢与喉咽、气管相通 ➢功能:呼吸、发音
第三节 胸膜
➢一层透明的浆膜 ➢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
35
脏胸膜(肺胸膜)
➢胸膜的分部
膈胸膜
壁胸膜
肋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36
壁胸膜 37
脏胸膜(肺胸膜)
胸膜腔
➢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的胸膜间隙 ➢左、右两个胸膜腔互不相通 ➢封闭的、呈负压 ➢腔内有少量浆液
38
39
肋膈隐窝
喉软骨 喉的连结 喉肌 喉腔
15
16
(1)甲状软骨
上切迹 喉结 前角
17
(2)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板 环状软骨弓 —平第6颈椎
18
(3)会厌软骨
会厌 (防止食物落入喉和气管)
19
(4)杓状软骨 声带突
20
喉腔
喉口
21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连于声带突和甲状软骨之间 的喉粘膜
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之间, 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左主支气管
气管隆嵴
右主支气管
27
膜壁
(二)主支气管
➢气管的第一级分支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细而长
粗而短
走向水平 走向垂直
分两支入左肺 分三支入右肺
28
29
第二节 肺
一、位置 ➢胸腔内 ➢膈上方 ➢纵隔两侧 ➢毗邻心脏和肝脏
30
二、形态 一尖、一底、二面、三缘 肺尖
突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肺底(膈面) 外侧面(肋面)
呼吸系统
1
2
一、组成
概述
呼吸道:传送气体
鼻
咽
喉
上呼吸道
气管
下呼吸道
各级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
3
二、功能 ➢气体交换 ➢与嗅觉和发音功能有关
4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呼吸道起始部 ➢嗅觉和发音的器官
(一)外鼻 (二)鼻腔 (三)鼻旁窦
5
(一)外鼻 鼻根 鼻背 鼻尖 鼻翼
6
(二)鼻腔
➢被鼻中隔分为左、右鼻腔 ➢开口:鼻孔、鼻后孔 ➢每侧鼻腔被鼻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中隔
鼻孔 7
鼻前庭
鼻后孔
固有鼻腔内侧壁:鼻中隔
筛骨垂直板
犁骨 8
固有鼻腔外侧壁: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9
鼻粘膜
嗅区 ➢位于固有鼻腔上部 ➢富含嗅细胞 ➢嗅觉功能
呼吸区 ➢位于固有鼻腔其余部位 ➢富含腺体和血管 ➢对空气加温、加湿及净化
10
(三)鼻旁窦
➢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 ➢与鼻腔相通 ➢4对: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 ➢位于同名的颅骨内 ➢功能:减轻颅骨重量、发音共鸣、对空气加温加湿
➢胸膜腔内,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 ➢左右各一,呈半环形 ➢深吸气时肺的下缘也不能到达 ➢胸膜腔最低点,积液聚积部位
40
41
第四节 纵隔
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42
声带:声韧带+声带肌+声襞
声门:声带+声门裂 22
23
喉腔的分部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声门下腔
喉室
24
四、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食管前方 ➢起于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角平面 ➢由14-17个“C”形气管软骨环构成 ➢分为:颈段和胸段
26
膜壁 气管杈 气管隆嵴(定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