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林可霉素

开题答辩ppt
• 一、设计的目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三、设计的目标 • 四、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 • 五、设计的步骤 • 六、成果形式 • 七、其他有关问题 • 八、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 题目:年产120吨盐酸林可霉素提 取车间工艺设计(丁浓、脱色工段 )
• 设计人:吴郡 • 指导教师:周莉莉
步骤规划
• 2013年11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 • 11月初到12月完成:物料衡算 热
量衡算 • 2014年1月初到2月完成:设备选型
及计算 • 3月 完成:车间布置设计 • 4月 完成毕业设计
成果形式
• 论文说明书(包括确定工艺流程、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 车间布置等内容)
• 图纸(工艺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 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
一、设计的目的、意义
• 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 抑菌作用,特别是对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尤 其为明显,在许多感染症的治疗中 疗效显著。由于其对组织和细胞的 穿透力强,应用方便,不需做皮试, 因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越 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目前我国各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林可霉 素提炼生产工艺主要是丁醇萃取法, 此工艺是由美国人于1963年提出的, 并取得专利。其核心内容是丁醇从发 酵液中萃取林可霉素,经多次浓缩、 脱色,最后结晶得到粗晶体。也有的 工艺在萃取后利用盐酸进生反萃取, 再进行脱色,最后用丙酮直接萃取。
• 3.用途:抗生素类药。
• ①口服适用于:葡萄球菌属,化脓 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 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
• ②注射液除上述指征外,尚可用于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 骨和关节感染,慢性骨关节感染的 外科辅助治疗,葡萄球菌所致的急 性骨髓炎等。
• 4.副作用: • ① 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
四 设计研究的方法
• 盐酸林可霉素生产采用发酵法, 经过发酵、提取等生物、物理 过程生产盐酸林可霉素产品。
工艺流程概述
• 主要过程与步骤:
• ①发酵液纯化和过滤 ②丁醇萃取
• ③丁提液浓缩
④碱洗纯化
• ⑤丁提液二次浓缩
⑥一次结晶
• ⑦溶解脱色
⑧丙酮结晶
• ⑨干燥 装。
⑩混合,粉碎,包
本工艺流程设计的优点
三.产品概述
• 盐酸林可霉素 •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 • 异名:盐酸洁霉素 • 产品编号:普通规格为08-A1-4,低林可B
规格为08-A1-4-1。 • 化学结构: • 1.结构式:
• 2.化学名: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 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国外研究
• 1.超临界流体苯取法 • 超临界流体苯取法是新的分离技术,其低温、毒
性小,同时可避免产品的药效降低和颜色变坏 等.同时流程简单,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该 工艺收率可达90%-95% ,且产品质量高。该工艺 在常温高压下进行.可处理不稳定物质大量节约 人力资源。 • 2.纳滤膜与超薄膜联合提炼技术 纳滤后的水基本上可达标排放,顺便解决污 • 水治理问题,由于纳滤后剩余的体积很小,同时 节约了运转费及投资费。
• 本工艺至今仍是使用最广泛的生产林 可霉素的方法,此法存在着以下优点:
• ﹙1﹚本工艺采用生物发酵制备方法, 比化学制备法的设备简单,耗能小,
• ﹙2﹚丁醇对环境污染小,且易回收; • ﹙3﹚结晶过程中所使用的丙酮易挥发,
容易除去,使产品易于除杂。
设计可行性

• 本工艺生产盐酸林可霉素采用发酵 法,经过发酵、提取等生物、物理 过程生产盐酸林可霉素产品。此方 法简单,原料价廉易得,温度要求 不高,容易控制,废弃物少,容易 处理,经济效益较高。
食欲不振、舌炎、胃部不适及腹泻 等。
• ② 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及伪膜性肠 炎等。
• ③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生产现状
• 我国是对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 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980 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92年全 国已有生产厂家43个,年产量 达800多吨,在世界林可霉素的 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பைடு நூலகம்
• 1. 顾觉奋,微生物药品化学分析[M],北京:军 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 1996,21(1):145
2. 杨染 ,鹿颐,王爱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 酸林可霉素A和B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 1992,12(5):309
• 3. 张骁,束梅英林可霉素产销现状及展望[J] 。中国药房,1995,6(6):5
• 4. 罗青波。对国内洁霉素市场的剖析与对 策[J]。医药情报,1994,6:7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