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调解制度
二、法院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八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 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 进行调解。"
二、法院调解
调解方式 《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人民法 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 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 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87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 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 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一、人民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人民调 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下设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其专门职责是 调解民间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调 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民间纠纷,并通过调解工 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 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人民调解制度的性质是一种司法辅助制度,是一 种人民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自己解决纠纷 的法律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 。
二、法院调解
调解不成 《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调解未达 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 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三、仲裁调解
依据《仲裁法》、《民事诉讼法》、《仲 裁规则》 调解模式与诉讼调解相同
四、行政调解
是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 议的一种方法。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属于本机关职权 管辖范围内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 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使纠纷的双方当事 人互相谅解,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 致协议,从而合理地、彻底地解决纠纷矛 盾。
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
Ⅰ、合理合法原则
Ⅱ、自愿平等原则 Ⅲ、尊重诉权原则
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
(1)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是人民调解委员 会。 宪法和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 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 层人民法院指导下工作。
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
二、法院调解
调解协议 《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调解达成 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 议的院调解
调解书 (1) 制作调解书 《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 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 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2) 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民事诉讼法》第90条规定,"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 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一)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 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 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 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 效力。"
四、行政调解
中国行政机关依法可以调解的种类很多。可以说,行政机关 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所遇到的纠纷,基本上都可以 进行调解。但主要常指的行政调解有这样几类: (一)基层人民政府的调解。调解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 一直是中国基层人民政府的一项职责,这项工作主要是由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司法助理员负责进行。司法助理 员是基层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也是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他 们除了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和法制宣传外,还要亲自 调解大量的纠纷。 (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 》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 政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 消费者及其社会团体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 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 项进行调查、调解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 政管理局是合同管理机关,自然人和法人 的经济纠纷,都可 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调解。
调解制度的种类
人民调解。即民间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 间纠纷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 法院调解。这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 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是诉讼 内调解。对于婚姻案件,诉讼内调解是必经的程 序。至于其他民事案件是否进行调解,取决于当 事人的自愿,调解不是必经程序。法院调解书与 判决书有同等效力。 仲裁调解。即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仲裁案件进行的 调解,调解不成即行裁决,这也是诉讼外调解。 行政调解。一是基层人民政府,即乡、镇人民政 府对一般民间纠纷的调解,这是诉讼外调解。二 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些特定民事纠 纷或经济纠纷或劳动纠纷等进行的调解,这些都 是诉讼外调解。
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1)调解程序 人民调解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主要 是: Ⅰ、受理纠纷 Ⅱ、调解准备 Ⅲ、进行调解 Ⅳ、达成协议 Ⅴ、调解结束
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2)调解方式与方法 调解方式主要有:直接调解,公开调 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等。 调解方法主要有:教之以行,动之以 情,晓之以礼,喻之以法。 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应仅仅是消极被动 地排解纠纷,而应注意调防结合,主动积 极地预防、减少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 的激化。
(2)人民调解员 调解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员应当 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为人公正; (二)联系群众;(三)热心调解工作; (四)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 (五)成年公民。" 《条例》还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 委员3至9人组成,设主任1人,必要时可设 副主任。
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
(3)司法助理员 《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 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工作。"基层人民政府 是乡、镇,设司法助理员具体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主要是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组织建设,思想 建设和业务建设。 基层人民法院主要是通过人民法庭对人民调 解委员进行业务指导。具体办法是吸收参加法庭 调解案件,旁听审判案件,指导分析案件,总结 交流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