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的中医讲课笔记

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的中医讲课笔记

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的中医讲课笔记沈丕安,1937年12月生,上海中医学院1962年毕业。

1962年起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

曾担任肿瘤科主任、内科主任、风湿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研究工作室导师。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免疫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红斑狼疮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免疫病中医会诊中心主任。

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风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药膳协会会长。

给他录的第一个系列是药膳与食补,他当时还是上海市药膳协会会长;后来,又录了“灵验小药方”,反响特别好,节目一播出,电话响个不停;现在录制的是他讲的“说本草”系列,一味药一味药的讲,它们的性味功效,关键是它在现代的应用。

沈丕安教授的观点是,中医也有特效药,像地骨皮能消除脂肪肝,蒲公英能治疗乳痈,射干治疗咽喉肿痛等等,每次录完节目,我还要进行后期制作,对于他的讲课内容,真是非常熟悉,以致于同事们都把我当做了沈教授的发言人,特别是他的一些药方子,非常的好用。

沈丕安教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墨守陈规,他非常重视中药的实验研究,曾经出版了《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对于每味中药的成份非常了解,对于中药的毒性,也是非常的重视,科学而严谨。

沈丕安教授经常说,他们这一代中医都老了,现在没有人像他们一样,去看《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的原著,因为古人底子不行。

他看现在的中医教科书,也是错误连篇,如此以往,中医的传承是个问题。

我在一边默然。

且不说现在真正爱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关于中医不科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而我们能做什么呢?至此,我决定把他的讲课笔记分享出来,第一部分,就是“沈丕安说本草”系列。

他的讲稿很长,我挑选一部分,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不管有没有人关注,至少,我心安。

小儿退热的好药——金银花金银花开的花有黄有白,先白后黄,黄白相映,如金似银。

金银花用的是五月份的花蕾入药。

其叶凌冬不凋,故其藤叶药名忍冬藤,也入药。

金银花甘寒,有清热解毒功效,《本草纲目》主治寒热,热毒,疮疡等,并能“久服,长年益寿”,为清初温病学派治疗感染性发热银翘散之主药。

金银花能退热吗?在尚没有抗菌素的年代里,中医已发现了许多退热药,金银花就是重要的一味。

现代药理已证实金银花主要含绿原酸、咖啡酸、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成分。

金银花具有显著的退热效果,其机制为直接的抑制下丘脑的热神经元,降低产热水平。

这与西药退热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于细菌感染的效果虽然远不及抗菌素,但抗病毒作用是抗菌素所没有的。

金银花还具有解毒作用和抗炎作用,就是能够解除细菌和病毒所产生的毒素,和消除炎症。

这种毒素能使病人中毒而发生畏冷发热,乏力,厌食,白细胞升高或降低,细胞核左移等。

使用金银花以后就能改善这些临床表现。

儿童发热家长很急,抗菌素越用越好,越用越贵,可是对于病毒感染抗菌素是无能为力的,没有效果的,而且还有可能产生菌株紊乱,而继发真菌感染。

因此,在发热的最初1~3天里,在白细胞没有升高的情况下,先用金银花来退热。

婴幼儿金银花10克,儿童15~30克,水煎服,可以与生石膏15克,生甘草3克同用。

金银花还有许多功效,现已证实金银花具有保肝利胆作用,降脂减肥作用,长期使用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减轻脂肪肝,降低转氨酶,降低体重的效果。

对于慢性胆囊炎有利胆抗炎的效果。

金银花有清热凉血止血功效,对于口鼻容易出血的妇女儿童,经常服用金银花有清除内热和止血的效果,止血用金银花炒炭的效果更为显著。

古人认为金银花“久服,长年益寿”,这是正确的吗?现代已证实,金银花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这是抗衰老重要的机制。

金银花的药典剂量:6~15g;成人的常用剂量为12~30克,水煎服,也可开水泡,当茶水喝。

金银花无毒,长期服用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动物毒理试验,金银花没有毒性,对正常人也没有过敏反应。

金银花是花蕾,含有少量花粉,对花粉有过敏的人,不宜服用。

金银花所含之绿原酸,对于动物有致敏反应,但绿原酸在人体的肠道内,会被破坏,转化为别的化合物,从而失去了致敏活性。

今天再贴一味中药,是非常常见的生石膏,大家去买中药退烧药,看看成份,八成就有生石膏。

效果好而安全的退热药——生石膏生石膏我国人民在2000年前已经发现有很强的退热效果。

在张仲景《伤寒论》上生石膏作为白虎汤的主药,用于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称为四大症状。

2000年前尚没有体温表测体温,没有钟表数心率,也没有挂盐水和退热药片。

中医通过什么方法来诊病的呢?中医通过望问闻切四诊,就能了解病人是患了高热,诊断的疾病称为伤寒。

白虎汤四味中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就能把高热退下。

这是真的吗?生石膏的效果真的有那么显著吗?这让事实来说话吧。

上世纪五十年代,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1959年我国乙脑大流行。

病人高热不退。

西医已用了抗菌素和退热药,但效果都不明显。

当时有一大批老中医在医院里与西医一起参加了治疗,使用的中药主要就是白虎汤,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当时有药物学专家进行了研究,白虎汤没有抗菌作用,也不是抗病毒作用,也没有发汗作用。

白虎汤究竟是通过什么机制将高热退下来的?药物专家发现生石膏具有强有力的抑制体温中枢的作用而将热度退下。

知母与之同用,能增强生石膏的退热效果和延长退热时间,甘草具有增强人体的内分泌作用,并能解毒,解除病毒的毒性作用。

粳米就是大米,现用薏米仁替代了。

薏米仁有清热化湿功效,与生石膏同用也能增强降温的作用,并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婴幼儿和儿童病毒感染高热,生石膏30克,与金银花、生甘草等同用,一般2、3天就能将热度退下,而且这些中药不苦,稍有一些甜味,也可以放糖。

笔者长期从事免疫病的临床研究工作,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经常会发生高热低热内热,排除了细菌感染后,生石膏高热用90克,低热用60克,内热用30克,并与生地、黄芩、青蒿、金银花、生甘草等同用,以增效。

就能将许多患者的热度退下,内热清除。

生石膏药典剂量:15~60g,水煎服,先煎15~30分钟。

生石膏除了清热退热以外,还有三大功效,生津、补钙、降糖。

生石膏有生津功效,药理具有促进唾液分泌,证实了白虎汤可治疗口大渴的效果。

笔者常用来治疗免疫病干燥综合征,与生地、芦根等同用,能增效。

生石膏有补钙作用,生石膏是硫酸钙的结晶,在煎煮的过程中,钙离子逐渐的溶解,并与复方中的中草药所含的有机酸结合,成为有机钙,能很好的吸收和分布。

因此,生石膏是非常好的补钙药,但必须是中药复方,并必须煎煮半小时以上,越长越好。

生石膏是煮不熟煮不烂的,它的分子溶解于水是看不见的。

生石膏的产地在河南、安徽、湖北等省,生石膏的药材以块大、色白、结晶,无杂石为佳,如为粉状的,可能会含有杂质,主要是镁、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

如果硫酸镁成分一多,就可能会引起滑肠便稀。

生石膏无毒,药物专家作了实验研究,证实了生石膏毒性非常小,250克一次性水煎服,对人体没有毒性,对内脏器官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对少数大便稀薄的人会引起腹痛腹泻。

常有病人问:生石膏安全吗?各大中医医院里所购进的生石膏都是从药材公司正规市场中批发的,并且有中药专家把关的,因此是安全的。

如果有个别民间诊所贪便宜,从不规范的市场中进货,生石膏中含砒、砷等有毒杂质,那有可能会发生中毒的。

【石膏解】: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卷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

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鸠毒也。

迨至误用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

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

夫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

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

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

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也。

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

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

特是:药房轧细之石膏多系煅者,即方中明开生石膏,亦恒以煅者充之,因煅者为其所素备,且又自觉慎重也。

故凡用生石膏者,宜买其整块明亮者,自监视轧细(凡石质之药不轧细,则煎不透)方得。

若购自药房中难辩其煅与不煆,待将药煎成,石膏凝结药壶之底,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其药汤即断不可服.能消除脂肪肝的地骨皮《本草纲目》记载,续仙传云,朱某人见溪侧有二花犬状的树藤枝条,深入到枸杞丛中,挖掘后见到枸杞之树根,如二犬状,采摘返家,煮而食之,多日后感到身轻。

身轻的意思有二,一是步伐变轻,一是体重减轻。

《本草纲目》还载一故事,有一异人赤脚张,将一秘方传给猗氏县一老人,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合并阴干,用酒浸泡一夜,日晒夜露49天,得日月之精华之气,干燥后,研末,蜜丸,如弹子大小,每天早晚各服一丸,以隔夜百沸汤下。

老人长期服用后,不胖不瘦,行走身轻,白发返黑,齿落更生,阳事强健,寿过百岁。

这虽然是一则故事,老人健康长寿,寿过百岁是有可能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李时珍说,此药平和,常服能除邪热,清肝肾虚热,明目轻身。

笔者的临床经验,地骨皮长期服用后确实能够减肥和消除脂肪肝,并能清除湿热。

地骨皮是枸杞根皮,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功效,能清血热、内热、虚热、低热等。

地骨皮主要含甜菜碱、枸杞素等成分。

药理证实具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降糖降脂作用,抗脂肪肝作用,降压作用。

地骨皮药典剂量为9~15g。

大剂量:15~30g,水煎服,浸酒服。

《本草纲目》: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舒反应。

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毒理试验,地骨皮的毒性非常小,在体内无明显的蓄积性。

据说很神的板兰根,到底抗什么病毒呢?抗病毒的板兰根、大青叶板兰根冲剂、板兰根注射液曾风行一时。

中西医和病人都知道板兰根是抗病毒的好药。

但板兰根不是什么病毒都有效果的。

板兰根的药材原料有些复杂,《本草纲目》记载蓝有五种,蓼蓝、菘蓝、马蓝、吴蓝、木蓝,分布于各地,其叶用作兰色染料,其根也都作板兰根入药。

相关主题